子莲以采收莲子为主,根茎不发达,耐深水,成熟晚,结子多,为使莲子高产优质,栽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品种,选优去劣
莲常因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从而使种性变劣,应年年选优除劣。
常见的优良品种有湖南的"湘莲"、江苏的"青莲"、福建的"建莲"、浙江丽水的"处州白莲"、"龙游白莲"及江西的"红花"、"白花"等。
二、整理莲田,施足基肥
莲田应选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处。藕田选定后,多施有机肥。冬季应翻耕晒土,开春后再耕1次,然后灌水沤田,把泥土泡透,再带水耕肥。
三、精选种藕,适期密植、倒栽
1、选种。种藕在临栽前挖出,选藕身粗壮,芽旺,节疤细,皮光滑,充分成熟,后把节较粗,无伤的整藕作种。每株种藕除亲藕外各带1-2个子藕。
2、适期密植。江南各省大致在3-4月,北方各地约在5月上中旬,当10cm土层地温达10℃以上,气温12℃时栽植。过早,地温低,种藕容易烂;过迟,芽子长、易折断。早熟栽培时,可先进行催芽,然后栽植。
3、及时倒栽。子莲栽植后一般可连续采收3年。第1年生长发育不太旺盛,产量低,每667m2仅收干籽30-40kg;第2年生长旺盛,产量最高,每667m2产量可达50-100kg;第3年生长衰退,每667m2只收40-45kg。故3年后必须挖去老株,重新栽植,才能获得丰收。
四、加强管理
1、掌握水位。栽植后为提高土温,促进发芽,水深宜保持3--6cm,浮叶出现时保持6cm,2-3片立叶时10cm,旺盛生长期12-15cm。终止叶出现后进入做藕期,即采收前1个月,保持3-7cm,使温度接近25-28℃。子莲生长期不可断水,但也要注意防涝,避免淹没立叶。
2、勤施追肥。子莲追肥关键要做到早、勤、稳3点。
⑴早:是指早施提苗肥。在莲苗生长前期追肥,即种植后1个月,当长出1--2片立叶时,每667m2施尿素5kg或碳酸氢铵15kg,过磷酸钙7kg,拌细肥土10kg,排干水后从卷叶两侧10-13cm处施入土中。
⑵勤:是指自施提苗肥开始,每隔半月追肥1次。大部分植株开始开花时,生长量最大,是需肥的临界期,可在露水干后向莲叶下每667m2撒施尿素10-15kg或碳酸氢铵30-45kg,过磷酸钙10--15kg,氯化钾5--10kg,催花增蕾。7月份,莲子采收前后10-15天,再按植株生长状态适当补肥1-2次。若植株有早衰现象,可施尿素5--10kg或碳酸氢铵15-20kg,过磷酸钙5-10kg,氯化钾7-10kg,增强植株长势,使籽粒更加充实。
⑶稳:是指为避免营养生长过旺,控制追肥。特别是5月下旬至6月,如果莲叶过分密集,色浓绿且肥大,而花苞少时,则应停止追肥,或不用速效肥而用畜粪等有机肥,使之稳健生长。
3、清理老藕、残叶。当莲鞭长出5--6片立叶时,种藕中的营养物质已耗尽,变黑腐烂,产生有毒物质,不利于新鞭生长,可将其折断取出,并将老藕处的泥土深翻一遍,换来新土,施入枯叶肥,调入新莲鞭。子莲生长旺盛,叶叶带花,田间容易密闭,因此随时要将已枯黄或已变成黑褐色的浮叶及过于密集的分蘖小叶摘埋泥中;莲子开始采收后,每收1个莲蓬,可将其旁着生的老叶摘掉,以增强通风透光,有效提高产量。但为了利于地下结耦留种,当秋季气温下降至约25℃时,因藕田中立叶生长缓慢,不要再摘除老叶了。
摘自《蔬菜》200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