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如何防治甘蓝裂球

时间 : 11-28 投稿人 : 谷冬 点击 :

甘蓝裂球最常见的症状是叶球顶部开裂,有时侧面也开裂。多为一条线开裂,也有纵横交叉开裂。开裂程度不同,轻者仅叶球外面几层叶片开裂,重者开裂可深至短缩茎。叶球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细胞吸水过多胀裂所致。若土壤水分不足,结球小,而且不紧实。但结球后,叶球组织脆嫩,细胞柔韧性小,一旦土壤水分过多,就易造成叶球开裂。

如何防治甘蓝裂球 | 养殖技术大全

预防措施:1、选择不易裂球的品种,甘蓝品种间裂球情况不一样,一般尖头型品种裂球较少,而圆头型、平头型品种裂球较多。2、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土壤种植甘蓝。3、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缓冲土壤中水分过多、过少和剧烈变化对植株的影响。4、甘蓝需水量较大,整个生长期要多次浇水。浇水要适量,以土壤湿润为标准,避免大水漫灌,浇水后地面不应存有积水。雨后排除田间积水,特别是甘蓝结球后遇到大雨,地面积水,易产生大量裂球。5、适时收获,过熟的叶球容易开裂。

(来源:山西农民报郑忠民)

相关文章

  • 番茄黄顶有四因
    番茄黄顶有四因

    (1)缺铁土壤铁的绝对含量低,或多肥、多钾、多氨、多钙,容易引起缺铁;栽培时温度过低,使植株对铁的吸收受阻。(2)缺氧土壤或营养液缺氧,硝酸被氧化成亚硝酸,或土壤严重酸化,由亚硝酸向硝酸的转化被中止,由亚硝酸积累引起的中毒也会造成顶部嫩叶黄化。(3)残留除草剂的药害,如果前作使用过除草剂西玛津,其顶部嫩叶也会黄化。(4...

    27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危害杏树的三种蚜虫
    危害杏树的三种蚜虫

    危害杏树的蚜虫有三种: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它们生活习性:三种蚜虫均以卵在杏的腋芽处越冬。桃蚜在翌年3月开始卵化,含苞待放时达到盛期,花开放后即近结束。展叶后,成虫或小若虫群集在叶背后危害,并不断孤雌繁殖,5月危害激烈,繁殖最快。但到5月中旬之后,产生有翅膀胎生雌蚜迁飞到十字花科蔬菜烟草等夏寄主上,至晚秋在飞回到杏树上...

    3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茶园搭棚  提高品质增效益
    冬季茶园搭棚 提高品质增效益

    冬季利用塑料大棚或地膜覆盖栽培茶树,可使春茶提前15-30天采收,并提高茶叶单产和茶叶品质。大棚的主要功能是保温防霜冻,所以搭建盖膜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霜冻来临前搭建盖膜,到翌年4月上中旬揭膜。大棚的施工程序大致是:先按大棚设计体积,把塑料薄膜用电烙铁拼接烫好,然后在选定的茶园中按纵向间距1-1.5米、横...

    7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棚室设施条件差管理措施来补救
    棚室设施条件差管理措施来补救

    棚室是保护地蔬菜生产重要的基础设施,但并不是每项设施都能够达到良好的要求。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有不少新建的棚室都因设施设置不当而出现使用问题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建议菜农应从管理上来进行弥补。“高位”水渠浇水冲根多种措施可预防山东省昌乐县谭坊镇,有些菜农棚室内的水渠距离种植行地面过高,有的甚至达到40厘米高。如此高位...

    5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如何确定供暖设备使用范围
    冬季如何确定供暖设备使用范围

    供暖设备是为使生产的空间保持在适宜热状态而设置的供热设施。其供暖方式可以直接将产生热量的火炉装在其中,可以抽出其中的空气加热后再送回,也可以在其中安装保持较高温度的物体,向所在空间放热。典型的供暖设备是由热源、热媒管道和供暖放热器组成,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有时可简化、合并或省略。例如火炉供暖的热源和放热器合在一起,就不需...

    7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用犊牛科学饲养管理
    肉用犊牛科学饲养管理

    目前农村养牛户在犊牛培育过程中因管理粗放、不科学,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断奶体重也偏低,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培育出健康的犊牛是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关键。尽早吃到足够初乳刚出生的犊牛没有免疫力,只有犊牛吃到初乳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透过肠壁以未消化的完整状态被吸收,才发挥免疫作用,但是犊牛出生24小时后对未经消化的免疫...

    21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投足铒料
    投足铒料

    夏季应坚持每天早晚投饵,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10%左右,以第二略有剩余为度。其中下午5点投饵量为全天投饵量的70%,对吃不掉的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动植物性饵料要合理搭配。其中,植物性饵料占60%左右。也可投喂河蟹全价颗粒饵料。投饵时视天所、水质、河蟹吃食活动等情况灵活掌握。所投饵料要投放在有水草的浅水区,布点要...

    11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苗子有问题,别拔,这样应对
    苗子有问题,别拔,这样应对

    当前,正是秋延迟蔬菜大量定植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不少菜农反映接收的苗子不理想,有的苗子长势不齐,有的买到了老小苗等。苗子生长是否健壮直接决定着后期能否培育壮棵,那么,对于这些长势不良的苗子,菜农如何管理才能让苗子迎头赶上呢?提头促根应对老小苗应对老小苗重点在一个‘促’字,打破各种限制营养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及激素药物...

    9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孔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孔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孔雀育雏期(1~90日龄)的饲养工作是养殖孔雀的重要时期,它直接影响雏孔雀的生长发育,体质状况、成活率,进而影响成年孔雀的生产力、种用价值,育雏期孔雀的饲养管理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适宜温度雏孔雀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十分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育雏初期,一定要保证适宜的温度。1~3日龄育雏伞下的温度为34...

    27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药用植物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药用植物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药用植物的虫害很多,危害很大,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保证和提高药材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当前正值春夏之交,是各种虫害最活跃的阶段,现将中药材栽培常见的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蚜虫:4—9月发生,4—6月虫情严重,“立夏”前后,特别是阴雨天蔓延更快。它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体色有黄、绿、黑、褐、灰等。为害时多聚集于叶、...

    19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碱土的改良利用
    碱土的改良利用

    碱土的改良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水利措施,包括排水、灌溉、放淤;二是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肥;三是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改良剂。一、水利措施:利用明沟排水或竖直排水降低水位减少碱的上升;大水灌溉洗刷大量盐碱。二、农业生物措施:平...

    27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犊牛早期如何补充营养
    犊牛早期如何补充营养

    早期采食开食料开食料也称犊牛代乳料,是根据犊牛的营养需要用精料配制,其作用是促进犊牛由以乳为主的营养向完全采食植物性饲料过渡。饲料形状为粉状或颗粒状,让犊牛出生后第二星期使用,在低乳饲喂条件下,犊牛采食代乳量逐渐增加,慢慢就开始习惯精饲料和粗饲料,如果在母牛食槽上加设小牛用的采食护栏(既能模仿母牛采食,又防止母牛吃犊牛...

    13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李子棚栽技术要点
    李子棚栽技术要点

    为了探讨利用大棚栽培李子的早果早丰技术,我站于1997-2000年进行了试验研究,于定植第2年冬季扣棚,2000年4分地棚产李子1000kg。产值1万多元,成熟期较露地栽培早60天左右。通过试验我们总结出利用大棚栽培李子管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供参考。1、扣棚后升温方法。扣棚后逐渐升温,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白天“隔二拉...

    7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微灌技术介绍
    微灌技术介绍

    微灌技术是利用低压管系统和灌水器,将水(有时也将溶入作物所需养分)直接送到作物附近的土壤中或喷洒在枝叶上,以利于作物吸收利用,微灌是节水灌溉的方法之一。目前微灌技术在我国有以下几种。滴灌:通过布设或埋没在地表下的微小管理系统和装设在毛管端部的滴头、滴灌带等灌水器,缓慢地将水以滴状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有时也将灌水器...

    21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谨防冬眠龟死亡
    谨防冬眠龟死亡

    龟在11月份后即进入冬眠期。在冬眠期间,有的龟发生死亡。其原因:一是冬眠期的气温、水温过低;二是在冬眠前龟的体质弱,有的在秋季产卵后没能及时补充营养,不能满足冬眠期的需要而导致死亡。为此,建议养龟户在龟冬眠前给龟增喂高质量的饵料,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E粉、土霉素粉等。对体质特别弱的龟进行单独饲喂,并给其加温,让龟不冬眠...

    7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