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棉田在经受苗期低温多雨和三十天干旱以后,近几天来全省各棉区又普降大雨,对今年的棉苗生长带来较大的影响,沿江部分棉田受淹,6月中旬以来各地二代棉铃虫卵量偏高,病死苗情况较普通,全省棉花生育期较常年推迟10天左右,针对这种情况,当前棉田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做好棉田降湿养根工作。积极做好棉田清沟排水,做到雨停田干,彻底清除明涝暗渍,天晴抓紧中耕破土排湿,逐步培土,以利促进根系生长。
二、酌情化调。部分棉田有水发现象,表现为节间长、红茎比下降,叶大色浓,应在初花期前后结合施"当家肥"化控一次,每亩1.5-2g缩节胺兑水30-40公斤喷全株。部分水控棉田株小、叶小、叶黄、叶薄、蕾小,应增肥降湿促根,不必化控。
三、及时整枝。水发田块易发"水杈",叶芽多发,不仅消耗养分,且诱引害虫,应及时抹除,应除小、除净。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棉田近期病虫较多。暴雨对二代棉铃虫危害虽有抑制作用,但不可忽视,避免棉田出现多头棉。棉铃虫防治应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结合,以减少污染和药害。七月中旬应对三代棉铃虫进行科学防治。枯黄萎病区更应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棉株抗病力,注意养根。强根棉株,即使染病、病死率低,对产量损失也小。
五、重施花铃肥。花铃期需肥占一生的65%以上,对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今年棉田普遍迟发,应早施花铃肥。应在初花期和7月下旬分二次追施,一般肥力棉田花铃肥应保证20-25公斤尿素、10-15公斤钾肥、25-40公斤磷肥,对出现缺硼症状(叶柄出现环带)棉田,应及时补施0.5公斤/亩硼肥,随同花铃肥深施,不能近根施,以防灼根,应保持与主茎20厘米以上的距离,根据棉田棉花生育状况和前期基肥情况,处理对待。
总之,今年气候条件对棉花生育有些不利影响,进入初花期以后要特别关注特殊气象条件的田间管理,以促棉花高产优质。
(来源:中棉种业长江公司专家顾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