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米甜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制曲→制备酒母→酿造→压榨、澄清→后发醇→杀菌→装瓶→6成品。操作要点
(1)原料:选用优质黑米,除净米糠,因为米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纤维素等,在发酵过程中易使酒质变差。酿造米酒要用近中性水,每升水中矿物质含量为20~50rng,氯、磷酸化合物的含量极微,几乎无铁。(2)制米曲:先将黑米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在常温下浸泡12~24小时,中间换水1~2次,再将吸足水的米置于蒸锅上蒸熟。取出蒸米冷却至32~35℃,移入曲室,堆置4小时后,揉碎加入米曲霉,再堆成丘状。品温达29~30℃后再经10小时,米粒因曲霉繁殖而互相结块,品温上升,再搅拌,调节品温,经过3~5小时,则可分盛于曲盘,重叠堆置,此后每隔5~7小时,调换曲盘位置,并搅拌一次,当品温达40~42℃时铺成30厘米左右的曲层,吹入温度32℃、相对湿度为90%~94%的空气,20小时后翻动一次,再经5小时品温达35℃,品温逐渐上升到40℃左右,制曲过程完成,全部过程约经36~40小时即可出曲。(3)制备酒母:制备酒母以蒸米为主要原料,以2份米曲、5份蒸米、6份水相互混合后再加入酒精酵母,在23~30℃下培养7天即为酒母。(4)酿酒:以酒母为基础,分次追加原料,原料重为酒母的10~15倍,添加原料为蒸米,米曲、水的混合物,其比例为3:1:5。第一次添加后每隔2~3小时再添加一次原料,加料后要搅拌均匀。当品温达10~15℃时,再进行第二次添加。经过5~12小时后,品温9℃~10℃,再进行第三次添加。经过5~6天后,使品温缓慢上升,每隔2~3小时搅拌一次,品温保持在10~21℃。经过15~40天完成发酵。(5)压榨、澄清:将成熟的酒醪装入尼龙布袋中滤出酒液,然后再用压榨机压滤酒液。将酒液置入澄清池内进行澄清。(6)后发酵:将过滤后的米酒密闭于大贮酒桶中,经过30天左右的发酵,使其充分成熟,同时使其进一步澄清。(7)杀菌:取其上清液置于大容器中,通过加热蛇形管使酒液升温55℃~62℃,维持5分钟,然后移至贮酒桶,装满加密,置于低温处密闭贮藏,约经180天即可调配装瓶。
酿制的甜酒中酒精含量约为20%,市售前勾兑成含酒精15%~16%,装瓶密封后,再经巴氏杀菌,即可贴标出售。米甜酒的质量标准色泽要求:褐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有微量聚集物;口味:醇厚,微甜爽口,鲜香,酒体协调,无异味,具有米酒特有的浓郁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