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温度、光照条件变化大,外界温度明显下降,棚室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要注意根据温度、光照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避免影响蔬菜生长。温度降低,光照减弱,湿度增大,病害明显增加。尤其是10月以后,棚内露水会开始大量出现,而液态水是多数病害侵染发病的先决条件。想要减少病害发生,做好防控,控制棚内湿度是基础。
一是调整浇水方式。夏天温度高,蒸发快,菜农多以大水漫灌为主,进入深秋后,蒸发量减小,浇水应以滴灌为主,减小浇水量,避免棚室湿度过大。建议滴灌为主,视天气情况,每月浇灌操作行一次,确保土壤含水量均衡,根系分布广,提高根系抗逆性。
二是地膜要盖好。秋茬蔬菜推荐晚覆盖地膜,若植株已经比较大,建议选择窄地膜覆盖种植行,地膜两侧撕开覆盖,种植行覆盖玉米秸秆、稻壳等,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提高湿度调节能力,减轻对地表土壤结构的破坏。
三是合理运用多种手段,减少喷药。空气消毒片、生物菌剂、烟剂等合理使用,提早预防病害,可以大大减少病害发生,避免过多喷药。秋季气温、光照变化频繁,白粉病、叶霉病、灰叶斑病、早疫病、细菌性病害等发生较多,要注意做好预防准备。
(来源:北方蔬菜报种植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