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介绍:金农棉2号农杂70,是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杂交棉组合。2001-2002年参加本校的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14.3%,2003年进入湖南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籽棉每亩产256.39千克,比对照增产7.66%,极显著,皮棉单产96.65千克。2005年通过湖南省品审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湘审棉2005001。
该组合生育期132天。表现出苗快,整齐、壮。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呈塔形,紧凑,果枝与主茎夹角多为45°,果节密而多,生长稳健。耐肥,耐高温,苞叶较长,结铃性强,在省区试中,单株成铃为31.1-48.6个。居参试组合第1位。铃壳薄,吐絮畅,易采摘。纤维洁白有丝光。单铃重易受肥水条件控制,在2003年省区试中,为5-5.86克。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为5.6克。
农杂70结铃性强,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很少脱落。2003年在全国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区试点中最高单株成铃平均为48.6个。品比试验中衣分40%,铃重5.6克,区试为38.25%,铃重5.3克。子指10.95,衣指6.63。
2004年度在湖南省澧县、安乡、临澧、鼎城、汉寿、石门、南县、华容、临湘、大通湖,湖北省荆州、潜江、天门、汉川,安徽省安庆、宣城、芜湖,江西省彭泽、都昌、湖口、九江等县市进行大面积示范中,每亩成铃数平均为73202个,最高成铃达101735个,铃重变幅为5.0-6克,以上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受栽培管理因素影响较大,肥力足,密度稀,栽培管理得当,其增产幅度就大。
农杂70除有耐高温的特点外,还有较强的抗(耐)苗病能力。在省区试的8个试点中,仅有一个点发现枯萎病,病株4.26%,其他点为0.8个点均未发现黄萎病株。
二、适用区域:湖南及周边省市。
三、推广方式:与企业合作推广。
四、联系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联系人:蒋廷杰电话:0731-4618034
(来源:《星火实用技术汇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