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育成,2003年3月经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早熟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夏播102天,疏枝型、株型直立紧凑,单株分枝8条,主茎高45厘米,侧枝长48厘米。叶片倒卵型,叶色深绿,叶片较厚。荚果普通型,果壳网纹明显,果长、果腰中细,果大,百果重250克左右。子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无裂纹、无油斑,内种皮金黄色。仁大,百果重102克,果壳薄,出米率75.2%。属连续开花习性,开花早、开花集中,花量大,结果性能好,结果集中,双仁率90%以上,荚果整齐。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抗叶斑病和锈病,后期叶片不早衰,落叶晚,保持青枝绿叶成熟,耐重茬性好,耐瘠、耐肥、耐涝、种子休眠期长,收获期一般不烂果、不发芽,根系和根瘤发达。经加工后的果仁质地香脆,口感好,耐贮藏,符合传统大花生果、仁出口要求,适合作优质出口专用品种栽培。
产量表现:该品种增产幅度大,产量潜力高,生长势强,耐密植,结果性能好,荚果充实性好,饱果率90%以上,高产潜力亩产700千克以上,经多年品比试验,平均比鲁花11增产荚果子15.5%,增产子仁16.7%,在2000-2001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区试中,全省平均比对照品种鲁花11增产荚果13.7%,居大花生组第一位。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特别适宜高肥水条件高产栽培,适宜春播和麦田套种、麦后覆膜直播等。应施足基肥,以磷、氮肥为主,辅以钾肥。适宜密植,在高肥水条件下,每亩播种8000-10000墩,每墩两粒。高肥水地区需要进行化控预防徒长,中低产田不必化控,中后期喷施2-3遍杀菌剂防治叶面病害,达成熟标准时应及时收获。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04.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