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降雨季节,高温高湿对各种病虫害的侵染发生提供了适合的环境。另一方面,果树受雨水冲刷,也降低了用药效果。如何提高雨季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因天气变化适时用药。
雨季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掌握时机,适时用药。一般情况下,农药在喷后24小时内如果没有雨淋,即可有效地控制病虫的危害,因此,保证在喷药后24小时内不要见雨,就能够达到防治效果。
二.、增加粘着剂。
雨季用药,由于空气中湿度大,也会影响防治的效果,施药时若能添加一些粘着剂,提高药剂的附着能力,也可提高防治效果。
三.用药后24小时内遇雨及时补喷。
若在施用药物后24小时内遇雨,一般情况下药效作用不大。因此,雨后必须重喷,不要怕麻烦。
四,缩短间隔期。
目前使用的农药中,杀虫剂的药效期一般为15天时间,杀菌剂的药效一般为10天时间。多雨季节,应根据情况缩短用药间隔期,确保防治效果。如降雨频繁,杀虫剂的用药时间间隔控制在7~10天为宜,杀菌剂的用药间隔时间控制在5~7天为宜。
(来源:果友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