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竹。大型竹,皖南、大别山各地均有分布,主产广德、宁国、泾县、霍山等皖东南低山丘陵的酸性黄壤,引种较广,可在江南重点发展,成林时间为7-10年。可四季产笋,春笋3-4月、鞭笋6-10月、冬笋11月至次年2月,笋产量高,集约水平每亩产笋500-2000公斤,一般水平只有50-200公斤。竹笋可鲜食、制笋罐头、笋干、笋衣等,竹材还可加工利用,用途很广。
二、雷竹(类似的有早竹、早园竹、燕竹等)。
中小型竹,各地有分布或引种,主产广德、宁国、绩溪、旌德、泾县等地,可在全省各地发展或引种,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竹种,适宜“四旁”栽植和大棚栽培,3-5年成林。可四季产笋,2-3月春笋、5-9月鞭笋、10-11月秋笋、11月至次年2月为覆盖所出冬笋,笋产量高,集约水平每亩产笋1000-5000公斤,一般水平100-500公斤。出笋最早,价格最高,竹笋鲜美、壳满肉厚脆嫩、营养丰富、滋味鲜美醇香,主供鲜食,也制罐头、笋干等,竹材价值低。
三、红壳竹中小型,各地有分布或引种,主产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绩溪、宣州等地,可在全省各地小区域引种,“四旁”栽植,3-5年成林,是竹子造林中的先锋竹种。春笋期4月中旬,历时一个多月,鞭笋4-11月,笋产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1000-2000公斤,一般水平200-500公斤。笋味甘甜鲜美、笋体麻红秀丽,主供鲜食、笋干,竹材用量大。
四、哺鸡竹(分乌哺鸡、白哺鸡、红哺鸡、黄哺鸡、黄秆乌哺鸡等)中小型竹,各地有少量分布或引种,主分布于广德、宁国、泾县等地,适宜低山丘陵、“四旁”引种,3-5年成林。春笋期4月,历时一个多月,鞭笋5-9月,产笋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1000-2000公斤,一般水平100-300公斤。笋味鲜美脆甜、白玉色,鲜食或制罐头、笋干,竹材可加工利用。
五、高节竹(类似的有尖头青、青竹、角竹等)
中小型竹,各地有少量分布或引种,主产宁国、广德等地,适宜低山丘陵、“四旁”引种,4-6年成林。春笋期4-5年,历时一个多月,鞭笋5-9月,产笋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1000-3000公斤,一般水平100-300公斤。笋味鲜美脆甜,笋体大,可鲜食或制罐头、笋干,竹材可加工利用。(角竹已大面积同时开花,现已复壮更新或种子育苗引种)
六、石竹(类似的有花竹、光箨篌竹、灰水竹、石绿竹、甜竹等)。小型竹,各地有分布,主产宁国、广德、泾县、宣州、绩溪、旌德等地,适宜低山丘陵、“四旁”栽植,3-5年成林。春笋期4月,历时一个多月,产笋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500-1000公斤,一般水平50-100公斤。笋味鲜美脆嫩,壳薄肉厚味好,清香可口,可鲜食或制“天目笋干”、罐头等,竹材可编制、加工利用等。
七、刚竹(类似的有黄皮刚竹、绿横刚竹、黄金间碧玉、金镶玉、京竹、槽里黄等)。中小型竹,各地有分布、主产广德、宁国、泾县、霍山等地,适宜低山丘陵、“四旁”栽植,4-7年成林。笋期5-8月,笋产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1000公斤,一般水平100公斤。笋味鲜美白嫩(有些略苦须水煮处理),可鲜食或制笋干,所产竹柄供不应求,竹材可加工利用,竹子可作园林观赏用。
八、金竹(类似的有安吉金竹、毛金竹等)。中小型竹,各地有分布,主产广德、宁国等地,适宜低山丘陵、“四旁”栽植,4-6年成林。笋期4-5月,笋产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800-2000公斤,一般水平100公斤。笋体淡红好看,笋味鲜美,供鲜食或制笋干,竹材可加工利用。
九、黄古竹(类似的有黄壳竹、黄苦竹、芽竹等)。小型竹,各地有引种,主产广德、宁国等地,适宜低山丘陵、“四旁”栽植,3-5年成林。笋期5月,笋产量好,集约水平亩产笋500-1000公斤,一般水平100公斤。笋体黄白色,笋味较好,食用或制笋干。竹材供工艺加工利用,供不应求,也可作观赏用。
十、紫竹(类似的有当年紫、三年紫、斑竹等)。中小型竹,各地有分布或引种,主产广德、宁国、泾县等地,适宜丘陵、“四旁”、“退耕还林”栽培,较耐潮湿,3-5年成林。笋期4-5月,笋产量好,集约水平亩产笋500-1000公斤,一般水平100公斤,笋体紫红,笋味略苦,经蒸煮处理后可食用或制笋干,竹材作工艺编织装饰加工利用,十分紧俏,又常用于园林观赏和盆景,很有发展前景。
十一、黄甜竹。中小型复轴混生型竹种、仅广德、宁国等地有引种,适宜低山丘陵、“四旁”栽植,3-5年成林。笋期4-5月,产笋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1000公斤,一般水平100公斤。笋味甜而松脆可口,鲜食或制笋干,竹材可加工利用,也兼作观赏用。
十二、淡竹(类似的有浙皖淡竹、桂竹等)。中型竹,各地有分布,主产宁国、泾县、广德等地,适宜低山丘陵、“四旁”栽植,4-7年成林。笋期4-5月,笋产量高,集约水平亩产笋1000-2000公斤,一般水平100-200公斤。笋粗大,笋味鲜美,鲜食或制笋干、罐头,竹材可加工利用。(桂竹有开花现象,需复壮更新)
(来源:安徽科技报第23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