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狍特点。野狍俗称狍子,学名矮鹿,属双蹄目鹿科动物,现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因其肉质纯瘦、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高级宾馆野味佳肴,同时也是高效创汇产品,因此近年来产区不法分子过度偷猎,使野生资源非常稀少,野狍家养的成功,不仅有利于保护野生资源,也为我国广大城乡探索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野狍素有"草上飞"之称。它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性情活泼,胆小易惊,喜欢群居。野狍体形匀称,体质健壮,适应性和抗病力极强,且易驯化、好管理,食物来源广泛,各种阔叶树叶、野生杂草、农作物秸秆、水果皮、蔬菜等都是野狍喜食的饲料。
养殖野狍周期短、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仔狍出生后约400天可长为成年狍,体重可达40公斤,进入性成熟期。野狍一年繁育一胎,单胎产2~3羔,种狍繁殖使用年限十年左右。目前野狍肉价昂贵,城市宾馆收购每公斤约150元,货源奇缺且为非法交易。一年半出栏商品狍纯收入逾千元,有关专业人士预测近十年或更长时间,种狍会供不应求,而每对种狍售价四至五千元。
(2)饲养管理。饲养野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①建圈舍。狍圈一般建在庭院内向阳、通风处,做到冬暖夏凉。圈舍由运动场和卧室组成。运动场为敞棚结构,外围墙高2米以上,为防逃路墙头可压盖柴草。卧室为封严结构,面积约1.4平方米。总体要求每对狍圈舍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圈内设喂食槽和饮水槽。野狍冬季不怕冷但夏季怕热,因此夏季要有遮荫设施。
②喂食。成年狍日粮配方为:草粉400克、麸子150克、玉米面150克、豆饼50克。7至10天喂一次盐(10克左右),拌入饲料中即可。夏季适当补喂些青饲料。草粉由树叶、谷草、豆秸等组成,要求品种多、不霉变。另外根据不同时期,如交配期、妊娠期、哺乳期等,适当增加一些精饲料及血粉、骨粉等动物蛋白。
野狍饮水不定时,饮水槽内应保证有水,且一天一换。饲喂狍要定时,一般夏季每天喂四次,冬季每天喂三次,喂食量以不吃为准。
③预防疾病。狍的抗病力强于任何家畜。尽管如此也不能轻视疾病的预防。平时应注意几下几点。
其一注意饮食。禁喂不洁、霉变饲料,水槽、食槽天天清洗(1994年初秋喂一次烂菠菜,曾引起三只狍羔发生肠炎拉稀,及时喂"敌菌净",不到两天病愈);其二保持卫生。每天清扫圈舍,夏季多用干土面或小灰铺垫地面,保持不干燥;其三定期消毒。每月用火碱或生石灰20%,加水80%全面喷洒一次圈舍,并谢绝外人入内参观。
(3)繁殖。野狍的繁殖能力及季节性很强。每年公历8月20日至9月20日为发情配种期,受胎率为100%,没有空怀现象;妊娠期为270天。母狍发情期一般表现为多动,有的根本看不出来。因此8月20日以后要天天把母狍放入公狍圈内试情,母狍若发情自愿接近公狍,很容易交配成功,一般在两天内交配2~3次;母狍若不发情,公狍一靠近就逃跑并有叫声,公狍追逐一阵后开始用头顶撞母狍,此时要迅速将母狍放回原圈。
公、母种狍平时要分工饲养,按公:母=1:4最适宜。母狍产胎时一般是自产自乳,不用人工辅助,但个别难产的可人工助产。母狍难产时异常温顺,人可近前顺势匀力拉羔腿助产。野狍母性特别强,产羔后立即用舌舔羔毛并自行喂乳,约1至2小时胎盘脱落,母狍自行吃掉以补其身,这是由野狍特性决定的。哺乳期开始每天给母狍增加150克精饲料,7天后增加到200克。同时添加些奶粉、骨粉等动物蛋白,另外再添加些青汁饲料。
狍羔7天后有吃土的习性,要选半荫地干净壤约一筐,堆放在圈内墙角处供其自行采食,狍羔约15天开始采食,60天脱离母乳;当年可长到25公斤以上;第二年即可配种,至两周岁以上时产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