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早熟高效良种
喜欢大果泡椒的地区,可选用川椒公司的B特早、大果B特早、丰优B特早,它们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3500-4000公斤;还有早红四○,它比国内一般品种辣椒早红15天,667平方米可增收1000元。有的地区尖椒比泡椒价格高得多,可选用抗病一号、A特早、川椒A1等早熟尖椒,它们一般667平方米产3000-3500公斤。嗜辣地区可选干椒一号,其果实细长,味辣,667平方米产鲜红椒2000-2500公斤,若市场行情好就鲜销,不然就晒干。
二、早播种培育壮苗
长江流域地区可于头年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11月下旬用营养钵移苗,大棚套小棚加草帘防寒,培育已分杈、带花蕾的壮苗。
三、设施栽培早定植
用稻田种椒病害少。土地经冬季深耕、冻土,元月下旬施基肥整地,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3000-4000公斤,复合肥50-60公斤,肥要翻入土中。做畦后于畦两侧沟施过磷酸钙40公斤。整平畦面覆盖白色地膜,同时盖大棚,提高温度。2月上中旬选晴好天气定植,667平方米植4000株左右。植后用稀粪水加500倍根腐灵药水点浇定根,既防病,又可及时供给秧苗成活后所需养分。
四、加强管理促早结早熟
1、温度调控。定植后4-5天内密闭大棚,以提高温度加速缓苗。秧苗成活后至坐果之前,白天棚温上升至28℃时开始通风,下午降至28℃时逐渐闭棚。天气寒冷时,大棚内套小棚。结果期以32℃作为通风及闭棚的临界温度。夜间最低温度在16℃以上,昼夜通风。结果中后期老果开始转色时,晴好天白天维持32-35℃,以较高的棚温加速辣椒红熟。
2、水肥运畴。前期适当控水,以防低温高湿不利辣椒生长而诱发病害。结果期要充分供水,最好采用滴灌。下层老果逐渐转色时要控水(只有保留棚膜才能防雨控水),促使辣椒变红。辣椒坐果前只能酌情轻施一次提苗肥,用稀粪水或1%的复合肥水点蔸。结果期追肥2-3次,复合肥与尿素交替使用,每次667平方米施10-15公斤。同时结合喷施农药,叶面喷施钾宝或磷酸二氢钾3-4次,促进果实膨大、转红。
3、植株调整。⑴辣椒有徒长趋势时,叶面喷施15%多效唑1500倍液,以防止徒长。结果后期喷施1500倍多效唑液,抑制生长,使果实膨大、红熟快。⑵前期气温低时用40×10-6的防落素喷花(不能喷叶),以保花保果。后期对开始转色的老果涂抹800倍的乙烯利催红。⑶尽早去掉基部的侧枝;适当剪去植株内膛过密的细弱枝;后期对植株逐渐摘顶,直至果实前留一片叶,集中养分长果、早红。⑷青椒市场价格低时则不采摘,以果控秧、促红。
4、病虫防治。疫病用瑞毒酮、杀毒矾等药防治。疮痂病用速补、农用链霉素防治效果较好。防治病毒病可用小叶敌、病毒K等药加芸苔素481混合喷施。用吡虫啉等药灭蚜。防治蛀果的烟青虫、棉铃虫,用除尽、夜蛾必杀等药傍晚时喷施。
(来源:《农村百事通》200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