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椒是否正常转色对果实的品质影响很大,彩椒着色不良会出现花脸果,使商品性大大降低。如何管理才能保证彩椒顺利转色呢?
一、合理控温
彩椒是喜温蔬菜,温度对果实色素的转化影响较大,尤其在彩椒转色期对温度要求更为严格,一般白天棚温在28℃~30℃时最利于彩椒转色,超过33℃或低于20℃转色就会受到影响。菜农在管理上一定要做好棚室的温度调控工作,如根据天气变化合理放风、适时揭盖草帘等。
二、光照管理
光照对果实色素的转化也有较大影响。当株行间比较郁闭,通风透光性差时,对中下部果实的着色往往不利。因此,合理的整枝打叶,保证通透性是促进彩椒转色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出现连阴天光照不足时,菜农可通过安装补光灯、悬挂反光幕等措施提高果实的着色效率。当然,还需要保证棚膜有足够的透光率,尤其是临近路边的棚室,菜农要经常擦拭棚膜或者使用除尘布条来增加棚膜透光性,促进果实着色。
三、调整用肥
彩椒结果期对钾肥需求量大,钾供应不足容易导致果皮颜色发乌,光泽度差、皮薄、重量轻等问题。但是到了结果后期,植株开始慢慢早衰,叶片的光合能力也逐渐下降,就应及时调整用肥习惯,将高钾肥改为高氮高钾型,既膨果又壮棵。进入生长后期的彩椒,根系逐渐衰弱,吸收肥水能力下降,还应注意根外追肥。可结合喷药,喷施全营养叶面肥和含铁、钙、硼等微量元素的叶肥,每7~10天喷洒一次,以防彩椒因缺素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商品性。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菜农为了提早上市,加快下一茬果实的生长,缩短收获周期,会采用药物促进彩椒果实的转色。对此,笔者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因为使用药物处理不但容易造成果实色泽不均匀,亮度差,果实软,影响彩椒的商品性,还可能造成植株激素失衡,影响后期的开花结果。广平县农牧局路丽艳
(来源:科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