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粘虫?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代粘虫在江淮、黄淮麦区发生程度明显加重;二、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黄淮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遇适宜气候条件,部分地区大发生的风险较高。全国累计发生面积可达1亿亩次。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2012年东北、华北三代粘虫大发生,防治后残留种群数量仍然较大,秋季北方多地和南方部分地区监测到明显蛾峰,为2013年的发生积累了较高的虫源基数。8月末至9月初,吉林公主岭和长岭、辽宁彰武、内蒙古通辽、河北栾城和北京延庆等地高峰日单灯诱蛾量达300~1448头;8月30日至9月6日,山东北隍城岛出现大量迁飞过境粘虫,日诱蛾量达万头以上;9月6日至23日,上海奉贤出现明显蛾峰,月累计诱蛾量为2185头,是2007~2011年平均值的35倍。2012/2013年冬季,华南、西南和江南南部气温偏高,对越冬代粘虫发生较为有利;2013年春季,江淮大部降水偏少,对一代粘虫发生有抑制作用,但黄淮北部、西南地区西部降水偏多,有利于当地一代粘虫发生为害。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为粘虫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食源。回顾我国历史上粘虫发生严重的1989年和1998年,翌年发生程度仍然较重,因此,2013年其维持较重发生态势的几率较高。如2013年夏季北方降水偏多,仍会造成粘虫偏重以上发生局面。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