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地方能学到有机肥无土栽培技术呢?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您所说的“有机肥无土栽培技术”可能指的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1、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特点: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除具有一般营养型无土栽培的优点外,还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1用有机固体肥料取代传统的营养液
传统的无土栽培是以各种无机养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以供作物吸收利用,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则是各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固体形态直接施入混合基质中,作为供应栽培作物所需的营养基础,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可分阶段将固态肥直接施于基质表面,以保持充分的养分供应。
1.2操作方便,管理简单
传统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需要维持各种营养元素的一定浓度及各种元素间的平衡,尤其是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其技术条件要求高、难度大,需要专门的测试仪器,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因采用基质栽培及施用有机肥,不仅各种营养元素齐全,其微量元素更是供应平衡,便于操作和管理。
1.3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所需基质材料来源十分广泛,主要使用各种作物秸秆和有机肥,与传统的无土栽培相比,其肥料成本降低60%~80%,从而大大节省了无土栽培的成本。同时还可节约耕地,建棚不受耕地条件的影响。
1.4产品质优,可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
传统的无土栽培使用高浓度的盐水,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有机生态无土栽培从栽培基质到使用的肥料均以有机质为主,在其分解释放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有害无机盐,同时土传病害大大减轻,农药使用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可生产出“AA”级的绿色产品。2、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
2.1配制栽培基质
选择农作物的秸秆、酒糟、茹渣、木屑、树皮、刨花等均可,粉碎后使其直径不大于3mm,并将尿素或硝酸铵溶于水加入基质材料中,加尿素1.5~2.0kg/m3或硝酸铵2.0~3.0kg/m3,充分拌匀,含水60%~80%,然后堆闷发酵90d,每30d翻1次。为了调整基质的物理性质,可加入一定量的石砾、珍珠岩、炉渣、砂石等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的体积比为8∶2左右。配合基质的养分水平因所用基质原料不同而差异很大,但必须以氮、磷、钾为主要指标。
2.2建造栽培设施系统
2.2.1栽培槽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系统采用基质槽栽培的形式。一般可用砖建槽,槽框建成后,在槽的底部铺1层0.10mm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以防土传病害。槽宽依不同栽培作物而定,果菜类作物一般槽宽48cm,可供栽培2行作物,槽距0.6~1.0cm,槽高15cm,槽长应以大棚、温室状况而定。
2.2.2供水系统在有自来水或自压水泵井的条件下,以单个棚室建成独立的供水系统,以专用灌溉材料为主,每槽铺设滴灌带1~2根,加过滤器与肥料液。
2.3栽培管理要点
2.3.1栽培管理主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价位情况,确定适宜种植的蔬菜种类、品种搭配、上市时间等,拟定播种育苗时间、种植密度、株形控制等。
2.3.2营养管理肥料供应量以氮、磷、钾三要素为主要指标。为了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均处于最佳供肥状态,通常以作物种类及所施肥料的不同,将肥料分期施用。在向栽培槽内填入基质之前或收获后应先在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肥料作基肥,一般情况下基质应加尿素0.5kg/m3、磷酸二铵1.0kg/m3、硫酸钾1.0kg/m3。所追肥的次数、数量、比例依所种作物的生长期、类型及温湿度情况而定。
2.3.3供水管理根据栽培作物种类及温室温度、作物长势确定灌水定额,同时在生长期根据基质含水状况调整灌溉水量。定植前1d灌水量以达到基质的饱和含水量为度,应把基质灌透。作物定植以后每天灌溉次数不定,以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灌水,灌水量多少主要根据气候变化和植株大小进行调整。
更多内容,建议您与宿州市农业委员会联系咨询。联系电话:0557-3921074,地址:运粮河路69号。
以上内容和建议,进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