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出菇管理技术?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香菇菌棒不出菇的原因及对策:
一、转色管理不当
有的菌棒因受光较强,空气过于干燥或翻动次数过多等的影响,往往转色过深,形成较厚的甲状菌皮,导致出菇困难。预防对策:转色期间,菇棚温度保持18-22℃,相对湿度55-75%,且维持散射光照,减少翻动次数,不需要翻动时切忌千万不要翻动。菌皮过厚的菌棒出菇时应通过菌棒浸水后盖膜提温方式软化菌皮,再刺激出菇。
二、菌棒菌龄积温不够
养菌温度不适,菌棒菌丝培养管理不合理,有的是提前刺孔增氧促熟,在有效菌龄积温不足,菌丝积累的营养物质不足,不出菇或出假菇(畸形菇)。应对对策:将菌袋置于20-25℃条件下继续培养,或把菌筒堆积起来,覆盖薄膜提高堆温,促使菌丝继续后熟发育。
三、培养基内的水分过多或过少,培养基内水分太多,培养基内缺氧。水分太少,菌丝生长没活力,菌sdw的含水量不适直接影响到原基形成,子实体分化和发育。应急对策:可采取强制通风,适当补水调节菌棒的干、湿度,有针对性的催蕾出菇。
四、菌种选择温型不对头
品种不对路,高温品种低温时期栽培,低温品种高温时节使用,难以出菇。防治方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选用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五、出菇环境的湿度低
出菇期,空气湿度过低,菌袋表面干燥,菌皮变硬,菇蕾难以形成。应急对策:注意调节补水与闭棚保湿。
六、菌棒温差刺激不足
香菇是变温结实类品种,一般长菌龄的代温品种,菌丝要求有10~15度的温差刺激,才能正常形成子实体原基的分化;中温的香菇品种也要求6-8度的温差刺激,高温香菇品种也要有4-6度的温差刺激,不同温型的香菇品种,若原基分化期,遇到的温差值过低,就不适合催蕾及正常化出菇。防治对策:根据实际气温,人为拉大棚温的温差。
七、基内PH不适。一般情况菌丝能生长,出菇就应该没问题,除非菌丝注水或喷水使用水的酸碱度不适,才会致使不出菇。防治对策:用PH试纸检测料的酸碱度,如偏碱及时换水补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