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树虫如何治?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柑橘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橘蚜
危害柑橘新梢、嫩叶和花蕾。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约20代,以卵及成蚜在柑橘枝干、橘园杂草及附近油菜上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为无翅胎生若蚜,为害新梢嫩叶,若蚜成熟后就开始胎生若蚜,继续繁殖危害。每年5~6月及8~9月繁殖最盛,是春梢和秋梢的重要害虫。有性蚜于秋末冬初出现,交配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①春、秋梢抽发期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时喷药1~2次保护新梢,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等。
②保护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等天敌,可抑制蚜虫危害。应尽量避免在天敌多时喷药。
③利用蚜虫对黄色的趋性,橘园挂黄板诱杀有翅蚜。
红蜡蚧
危害柑橘枝梢、叶片及果梗。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上海地区越冬雌虫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产卵,幼蚧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生,6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孵化期不整齐,前后可长达1个月以上。幼蚧孵化脱离母体移至新梢固定后,在虫体背面和胸部两侧分泌白色蜡质,随着虫龄增大,蜡壳逐渐增厚变大,呈紫红色。
防治方法:①栽植不宜过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和排水功能,冬季结合修剪剪除受害虫枝和过密枝。
②采果后或春梢萌芽前可选用20%融杀蚧螨可溶性粉剂80~100倍液,或松碱合剂8~10倍液,或95%机油乳剂60~100倍液喷雾清园杀灭越冬成蚧。
③初孵若虫期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0%强力杀蚧8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仔细喷雾防治,隔15~20天再交替喷药1次。若防治效果仍不理想,若虫虫龄大蜡壳厚,则可用95%机油乳剂250倍液加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喷雾再防治1次。
柑橘红蜘蛛
危害柑桔叶片、嫩枝和果实。
发生规律:一年约发生16代。主要以卵和成螨在叶片背面凹陷处和枝条裂缝中越冬,成虫在越冬期间仍能危害。3月后虫量开始增加,5月上中旬虫量急剧上升,形成春季虫峰。上海地区柑橘红蜘蛛无明显蛰伏越夏现象。9~10月常形成秋季虫峰。红蜘蛛发生数量与危害程度和温度、降雨等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防治方法:①结合介壳虫的防治于采果后或春梢萌芽前选用20%融杀蚧螨可溶性粉剂80~100倍液,或松碱合剂8~10倍液,或95%机油乳剂60~100倍液喷雾清园。
②在春季虫峰和秋季虫峰前(7~8月一般不防治)选用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三唑锡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95%机油乳剂150~200倍液,或24%螨危悬浮剂4000~5000倍液大水量仔细喷防。
③保护和利用天敌。3~5月和9~10月间,在平均每叶害螨少于2只时每株树悬挂释放胡瓜钝绥螨200~400只,放后一个半月可控制害螨的危害。天敌释放后,严禁喷洒剧毒农药。
柑橘粉虱
主要危害柑橘叶片。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代,一般以老熟若虫及蛹在叶背越冬。柑橘粉虱除越冬代相对集中外,多世代重叠。越冬代、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虫盛发期在5月、7月和9月。成虫羽化后不久即交配产卵。若虫喜群集叶背危害,但不易调查到。近年来,柑橘粉虱发生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应重视防治。
防治措施:①结合介壳虫的防治于采果后或春梢萌芽前选用20%融杀蚧螨可溶性粉剂80~100倍液,或松碱合剂8~10倍液,或95%机油乳剂60~100倍液喷雾清园。
②在各代若虫高发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300倍液喷防。
③利用柑橘粉虱对黄色的趋性,田间挂黄板诱杀成虫。
柑橘锈壁虱
危害叶片和果实。
发生规律:一年可繁殖10多代,一般以成虫在夏、秋梢腋芽、卷叶等部位越冬。可行孤雌生殖,也可行两性生殖,繁殖能力特强,生殖周期短,世代重叠。上海地区5月开始迁移至新梢危害,严重发生年份6月中旬就有大量春梢枝叶受害变色卷缩,6月下旬开始在果实上危害,7~9月遇高温干旱常迅速繁殖,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①春季清园。春梢萌芽前选用20%融杀蚧螨可溶性粉剂80~100倍液,或松碱合剂8~10倍液,或95%机油乳剂60~100倍液喷雾。
②药剂防治。上海前卫农场的经验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上中旬使用三次杀螨剂防治。可选用药剂有:20%三唑锡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或24%螨危悬浮剂4000~5000倍等。
③保护和利用天敌。减少波尔多液等铜制剂的使用可保护汤普森多毛菌,同时减少对锈壁虱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释放胡瓜钝绥螨,以益螨治害螨。
柑橘潜叶蛾
主要危害秋梢,早发年份可危害部分夏梢。
发生规律:上海前卫农场经十年来观察,认为此虫初始虫源可能由南方迁飞而来,与台风、暴风雨有关,且迁飞时间与发生程度密切相关,迁入后要繁殖2代后才能积累到一定虫量,造成明显危害。大部分年份在7月20日后开始发现危害状,到10月份在晚秋梢上还有发生。7~10月份,完成一代11~13天。
防治方法:①在7月25日前抹除夏梢中断其食源,减少虫口积累。
②在8中下旬~9月10日前后防治2~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可交替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等喷雾。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