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薄荷在海南岛能否种植?
XX农民与他合作种植了200多亩。
现将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整地、施肥
宜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2~3年内未种过薄荷的壤土或砂壤土,过酸或过碱性土壤和瘠薄的砂土以及日光不足、易旱易涝的土地均不宜种植。种植前深耕细作,每亩施入2500kg左右的腐熟厩肥、堆肥或土杂肥作基肥,然后做宽1.5m、深15cm的高畦,开好排水沟,沟宽30~40cm。2.田间管理(1)被苗。在4月上旬移栽后,苗高10cm时,进行补苗,保持株距在15cm左右,即每亩留苗2~3万株。(2)中耕除草
3月~4月间中耕除草3次。因薄荷根系集中于土层15cm处,地下根状茎集中在土层10cm处,故中耕宜浅不宜深。第一次收割后,再浅锄一遍,并清理排水沟。(3)追肥。一般4次,第一次在2月虫苗时,每亩施粪水1000kg,促使幼苗生长。第二次在苗高15cm左右时,每亩施粪水1500kg或碳酸氢铵20kg,行间开沟深施,施后覆土。第三次在薄荷第一次收割后,每亩施浓粪水1500kg加饼肥50kg,促使割后早发棵,以提高产量。第四次在9月上旬,苗高30cm时,每亩施粪水1000kg。除施足氮肥外,还需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4)排灌。7~8月出现高温干燥以及伏旱天气,要及时灌溉抗旱。在春季多雨及夏季梅雨季节,应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病虫害防治1.薄荷锈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担子菌,危害叶和茎。在5~6月间连续阴雨或过于干旱时易发病。开始在叶背出现橙黄色、粉状的夏孢子堆,后期发生黑褐色、粉状的冬孢子堆。发病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以致全株枯死。防治方法:用300倍液敌诱钠或1:1:200波尔多液喷雾。收获前20天停止喷药。2.薄荷斑枯病。又称白星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危害叶部。5~10月间发生,叶部病斑小圆形、暗绿色,以后逐渐扩大变为灰暗褐色,中心灰白色,呈白星状,上生黑色小点,逐渐枯萎、脱落。防治方法:①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烧毁;②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收割前20天内停止喷药。3.小地老虎。属鳞翅夜蛾科,危害叶和花蕾。以幼虫咬死叶片,造成孔洞。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原粉8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倍液喷雾。收割前20天内停止用药。采收加工1.留种。4月下旬或8月下旬,在田间选优良种株,按行株距20×10cm,移至事先准备好的留种地内栽植,培育至初冬起挖,可获得70~80%白色新根茎。1亩留种地的种茎可供约6亩种植地使用。2.采收。以每年收割两次为好。第1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不得迟于7月中旬,否则影响第2次收割量;第2次在10月上旬开花前进行。收割应在晴天的中午12时至下午2时进行,此时叶中含油、脑量最高。3.加工。收割后,摊开阴干2天,扎成小把,悬挂起来阴干或晒干。晒时需经常翻动,防止雨淋、夜露,否则易发霉变质,折干率25%。产地加工可用土制蒸馏设备,将薄荷茎叶蒸馏出薄荷油,冷却以后析出结晶,经过分离精制,便可获得薄荷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