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养殖?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鸽副伤寒临床症状:发病鸽绝大部分为童鸽和乳鸽,成年鸽仅见消瘦,未见死亡。病鸽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闭目呆立,翅膀下垂,食欲减少或消失,饮水增加,拉稀,粪便呈黄绿色,体形消瘦,关节肿大,关节液增多,部分鸽出现头颈弯曲,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
防治措施:隔离病鸽,消毒鸽场,改善饲养管理。全群鸽用环丙沙星饮水,氯霉素拌料;病鸽采用环丙沙星针剂肌肉注射,1周后恢复正常。
鸽毛滴虫病病因: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原虫寄生虫,成鸽毛滴虫感染通常情况不产生明显症状,而幼鸽在初次感染或者成鸽在大量病原体入侵的情况下,以及在机体抵抗力减弱和其他疾病感染发病的情况下,可导致本病从感染状态进入发病状态,并会呈现一种混合感染状态,严重发病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大量的鸽死亡。鸽毛滴虫对鸽具有极强的先天亲和能力,也就是说鸽子对毛滴虫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免疫抵抗能力,即使是在管理最良好的鸽舍,鸽毛滴虫感染的检出率通常也在80%以上,因而鸽毛滴虫是鸽友平时所应该关心认真对待的疾病且需要定期反复进行清理的鸽原虫类寄生虫病之一。
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饮水、交吻、哺育鸽乳浆感染。毛滴虫寄生在鸽子口腔、咽部、食道及嗉囊粘膜层,当鸽子喝水及哺育仔鸽时,便会经由饮水、鸽乳、咽喉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乳雏鸽,导致产生僵鸽,此外,刚破壳落巢的初雏,未及时愈合的脐带创面,也能被毛滴虫局部感染而导致毛滴虫脐带溃疡,继而全身感染而夭折,雏鸽毛滴虫感染也是平时最常见的造成乳雏鸽发育不良而导致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症状:感染鸽:一般轻度感染可无明显症状,常见口咽粘液增多,掰开嘴检查时,可见上颚与咽之间有柱状粘液丝(称粘液柱)。
发病鸽:遇应激、紧迫、抗病力下降,或其他疾病感染时发病,幼鸽及免疫力低下鸽尤易感染且往往会反复发病,发病可分为三种类型:口咽型、脐型、内脏型。
预防与治疗
1.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检查饲料和清洁卫生情况,改善不利的条件,防止病态扩大,发现病鸽及时隔离进行治疗。
2.定期的进行药物预防,一个月用连用4---5天,可用碘制剂自由饮水,硫酸铜1:2000饮水,高锰酸钾0.2%自由饮水。
3.首选灭滴灵进行大群集中饮水,规格是每代5克,兑10公斤水,连用4—5天。为保持疗效两周后在用3—4天。
4.严重的口腔型把伪膜剥离,洒冰硼散。配合VB治疗。或用西瓜霜研磨洒在表面,都有很的效果。
支原体病病因:支原体又译为霉形体,霉浆菌,是一种缺少细胞壁的微小原核微生物,其介乎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传染途径:直接密切接触,通过气体(气溶胶)交流进行传播,此外也能通过呕浆、交吻、排泄物等、污染饲料、饮水、保健砂、器皿、工具等传播,也可经由其他禽鸟直接接触或者粪便接触而传播导入。
主要症状:本病潜伏期4-21天,主要症状为流鼻涕、咳嗽、鼻窦炎、(鼻前窦肿胀而饱满);眼结合膜炎、气囊炎、呼吸道罗音、喉咙痰声咯咯、气囊壁增厚、珠状咽喉白点、片状干酪样渗出物、跛行或喜卧巢、跗关节炎、翼关节炎、趾、跖垫肿胀、排白色(尿酸或尿酸盐)绿便;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肝脾肿大、肾肿大、肺炎、输卵管炎、生长停滞。本病鸽感染的死亡率并不高,其多数死亡于并发症、窒息或继发感染,本病容易与其它呼吸道病相混淆,尤其是与衣原体病,仅靠临床表现鉴别极难。
防治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供给足够的营养成分,尤其增加维生素A,提高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等。治疗:可选用土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