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浅、簿、湿、晒节水灌溉技术?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水稻传统的灌溉方法(淹灌、漫灌等)浪费水严重,也影响产量。水稻“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在对水稻需水特性、需水量和灌溉制度进行长期观测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水稻“薄、浅、湿、晒”一整套优良的灌溉制度。“薄”是插身时用薄薄一层水稳苗;“浅”是稻身后主禾苗在浅水里返青;“湿”是在分蘖前期保持水份饱和;晒是在分蘖后期断水炼苗。包括:①薄水插秧,浇水返青;②分蘖前期保持田间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③分蘖后期晒田,晒田时间和程度视苗、田、天气而定;④拔节孕穗期灌10-20毫米薄水层;⑤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5-15毫米水层;⑥乳熟期,每隔3-5天灌一次10毫米以下的跑马水;⑦黄熟期湿润落干,穗部勾头前田间保持湿润,勾头后进行落干。总的原则是:根据水稻各生长阶段生理需水特点,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即节约用水,又使水稻增产。
想获得更多的内容,建议直接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厅农水处联系咨询,联系人:吴锡瑾、寿胜年,联系地址:南宁市园湖路11-16号,邮编:530023,联系电话:0771-5629233-2230、2231。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