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大棚草莓生产技术?

时间 : 05-28 投稿人 : 灵竹 点击 :

大棚草莓生产技术?

XX同志:

大棚草莓生产技术? | 养殖问题解答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大棚草莓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一、育苗

一般于10-11月份选择品种特征明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作为繁殖用的母株,以20×25cm株行距种植过冬,以后分三次筛选田株,去掉叶大小差异大、尖叶、叶有病斑,全部小叶的苗,待到3月中旬至4月中旬按40-50cm的规格进行田苗定植,一般畦宽2m,沟深25cm,单行种植于畦边或中央,做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匍匐蔓抽出后,做好摘除早蕾和零星早发蕾、理蔓、后蔓的工作。

二、假植

1、假植的时间与方法

在7-8月份选择具2-3张展开叶,已扎根健壮的幼苗以18×25cm的规格进行带土假植。假植畦宽1.2-2m,沟深40cm。假植园一定要有遮阳设备,假植期以30-60天为宜,采用盆钵育苗。

2、假植苗的管理

幼苗栽种后立即以稀淡人粪尿(一担水加一勺人粪尿)浇透,栽后3-5天内,每天浇水,8月中旬以后停止使用氮肥,并控制浇水保持土垠适度干燥,有利于促进芽提前分化,这一时期内要控制叶片数,一般以保持5叶为宜,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促进花芽分化

草莓一般在9月中、下旬完成顶花芽分化。因此,对高效益的促成栽培来说,如何促进花芽提前分化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技术主要方法如下:

(1)短日照遮光处理:

具体方法是采用遮光率100%的银灰色膜或黑膜,自8.15到9.5间,每天傍晚6时到翌日早晨8时搭拱棚将假植苗遮盖,使光照时间缩短到10小时左右。

(2)降温处理:

采用遮阳降温,具体方法是在距地面1.5m高处用黑色遮阳网遮盖顶部和西侧阳光,其余各侧畅开通风,这样棚内可比棚外降温2-3℃。

(3)控制生长:

①断根蹲苗方法是切断苗株四根系,并移动位置,断根后要控制肥水。

②断氮控水8月中旬后停止施氮,严格控水,控水标准以植株并出现萎蔫为度,同时要搭建好防雨棚防雨。

③盆钵育苗盆钵育苗可以用移动盆钵的方法控制生长,结合断氮控水,以后者为主。

三、定植

1、选地:选择土垠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好,排灌方便PH值在5.8-7.5之间,并能连作三年草莓的园地。

2、土垠消毒:立秋前后翻耕田,喷多菌灵,代森锌后立即用大棚膜盖好,密封10天。

3、整地、施肥:整地要求溶沟窜畦,每畦连沟宽1米,沟深30cm,沟上端宽为40cm,畦面保持55cm,基肥要求足施、试施(15-20cm),每亩要求施腐熟的栏肥4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复合肥80公斤。肥料搭配要求速效与迟效搭配合理,以迟效为主。

4、适时定植、保温、放蜂

定植时假植苗要有5-6张开展叶,根苗粗1.3cm,初生根发达,根粗而白。10月下旬盖大棚膜保温,11月下旬到12月初盖拱膜,拱膜一般夜间盖,白天揭,拱膜盖好后盖黑色地膜,定植后如果出现休眠现象,则可用"920"打破休眠。大棚内消毒好后放入蜂箱,一般100米放二箱。

5、田间管理

(1)温度:盖膜初期白天保持30℃左右,夜温10℃以上,以后白天保持25℃,最高不超过30℃,顶花芽开花后白天保持20-25℃,夜晚保持5℃以上,当棚内夜间温度低于5℃以下时,夜间实行双重保温,当小拱棚夜温低于3℃时,可采用外加草帘等方法保温,立春后夜温高于5℃,则解除二重膜,超过30℃,则要通风降温,当温度高达37-38℃时,则可拆除棚两侧围膜,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0℃以下。

(2)肥水管理

第一次追肥,顶花序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进行约11月上旬。

第二次追肥,顶果开始采收时,约为11月下旬。

第三次追肥,顶花序果的采收盛期,约为12月中旬。

以后各花序果开始采收时,酌情进行,一般在年内20天一次,年外半月一次,施肥时结合灌水,全过程在微滴管中进行。

(2)植株整理: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断进行掰芽、掰叶、掰花茎的工作,以保证足够的叶面积,合理的花茎数及田间通风透光。

四、病虫害防治

1、虫害:

蚜虫:可用虫螨克1000倍或蚜虫星2000倍防治

叶螨:可用克螨特2000倍或霜螨灵2000倍喷杀

线虫:可用敌百虫800倍浇泼土壤

斜纹夜蛾(幼虫):可用杀灭菊脂1000倍或多虫清2000倍喷杀蛴螬,可用敌百虫800倍。

2、病害:

白粉病:可用福星8000倍,多抗灵150-200倍喷,发病中心用多抗灵可提高到50倍浓度。

炭疽病:用使百克,用量据说明,同时做好农业防治。

蛇眼病:及时摘除病叶,用代森锰锌1200倍防治,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多菌灵800倍在苗期防治。

轮纹病:及时摘除病叶,代森锌、代森锰锌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多菌灵800倍防治。

青枯病、叶枯病:发病初期可用速克灵1000倍克菌丹或敌菌丹800倍防治。

灰霉病:可用"一熏灵"防治或用速克灵1000倍,25%百菌清800倍,福星8000倍喷施。

萎黄病:主要是做好土壤消毒和避免连作。

芽枯病:目前尚无此病良法,只能采取及时排水,避免栽植过深等农业措施加以预防。

更多的内容,请您关注本网的农业科技等栏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