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患了什么病?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根据您所说的描述症状,我们还不判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建议您与引种单位联系咨询。下面给您介绍马铃薯早死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供您参考。
症状:马铃薯早死病又称马铃薯黄萎病或早熟病。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根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根茎处维管束已褐变,后地上茎的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块茎染病始于脐部,维管束变浅褐色至褐色,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形变色环。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是典型土传维管束萎蔫病害。病菌以微菌核在土壤中、病残秸秆及薯块上越冬,翌年种植带菌的马铃薯即引起发病。病菌在体内蔓延,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再进行重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高30℃,最低5℃,菌丝、菌核60℃经10分钟致死。一般气温低,种薯块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由伤口侵入。从播种到开花,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且重;此间气候温暖,雨水调和,病害明显减轻。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此外有报道V.albo-atrumReinkeetBerthold也可引起该病。
防治方法:(1)选育抗病品种。(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3)播种前种薯用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1小时。(4)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5)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每667m2用50%多菌灵2kg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此外可浇灌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51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ml。隔10天1次,灌1次或2次。
以上的内容及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