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两优6号和丰两优6号怎么样?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皖稻84号特征特性:该组合株高84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生长清秀,平均每穗总粒数90粒左右,结实率85%,米质优,除垩白米率25%未达标,其余11项指标均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全生育期132天,比M1148长1天。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02-2003两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523.1公斤和408.9公斤,比对照M1148分别减产0.4%和增产1.8%,增减产均不显著,2004年安徽省双季晚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1.5公斤,比M1148减产4.0%。一般亩产400-450公斤。
新两优6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1天,比对照Ⅱ优838早熟3.0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1万穗,株高118.7厘米,穗长23.2厘米,每穗总粒数169.5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6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7%,长宽比3.0,垩白粒率38%,垩白度4.3%,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4.2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80.53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2.3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7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7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30%。
丰两优6号特征特性:2006年、2007年两年区试结果表明,株高123厘米左右,亩有效穗15万左右,穗总粒数190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穗实粒数152粒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汕优63)迟熟3-4天。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6年区试亩产60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3.1%(极显著);2007年区试亩产64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0.1%(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1.5%。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61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0.6%。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