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怎么治?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流行特点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链球菌病的总称。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以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当它们互相接触,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规模化养猪造成严重的损失。
症状
急性败血型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便秘,有的后期拉稀,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咳嗽,呼吸困难。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有的兴奋,转圈,有的倒地侧卧,四肢划动,叫声嘶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
心内膜炎型本型不容易及早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脑膜炎型除体温升高、拒食外,出现神经症状。磨牙、转圈、头向上仰、运动失调,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
关节炎型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瘦,衰竭死亡。
化脓性淋巴结类型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为常见,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多发生于6~8周龄,乃至4个月龄的猪。下颌淋巴结脓肿,开始硬肿,有热痛。后期化脓成熟,变软,皮肤破溃,脓汁流出,可影响采食,一般不引起死亡。
预防
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3%苏儿液或1/300的菌毒敌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屠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
消除外伤引起感染的因素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铁片、碎玻璃、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
疫苗预防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菌苗,每头猪皮下注射5ml。
链球菌明矾结晶紫灭活菌苗,每头2ml,肌肉注射。
猪链球菌Ftll7弱毒菌苗,有湿苗和冻干苗两种,用时以25%氢氧化铝液稀释,每头一律1ml,肌肉注射。
药物预防猪场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流行季节的全群预防可用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任选一种,按每吨饲料中650~750g添加,连用7天。有病例发生时可用阿莫西林每吨饲料200g加磺胺五甲氧嘧啶300~400g添加,连用7天。
或“速大素”(11%林可霉素预混剂)每吨饲料加500~700g、磺胺嘧啶200~400g,抗菌增效剂(TMP)40~80g拌料,连用7~10天。此法不仅可防治该病,同时对猪密螺旋体所致的结肠炎和细菌感染所致的肺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
局部脓肿,擦鱼石脂软膏,加快成熟变软,切开排脓。双氧水冲洗脓腔,并涂紫药水。对关节炎幼猪可按每1kg体重青霉素20万单位、庆大霉素1万单位加适量氨基比林稀释混合后肌肉注射,每日两次。
也可用林可霉素1kg体重10万单位加地塞米松2mg肌肉注射,每日两次。
体温升高者,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5~10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至体温降下止。
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10~20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天。同时肌肉注射樟脑磺酸钠、安乃近、维生素C。
青霉素,1kg体重2万单位;链霉素,1kg体重2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kg体重,5~10ml;成年猪20~30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
对高热的重症猪可用较大剂量阿莫西林的氨基比林稀释后一侧注射,另侧注射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按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剂量首次加倍,每天两次,至症状消失。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