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工程技术的增产原理?
XX农民收入。我国有精耕细作、间作套种、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传统,但作为现代集约农业一个组成部分的立体农业,是我国各地正在兴起的新生事物,有很多实际与理论问题,如立体农业适用条件、组合模式、品种搭配、配套新技术、经济效益、能量效率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二:西瓜的立体栽培,就是指象黄瓜、甜瓜一样,采用搭架或吊蔓的方式,使西瓜瓜蔓改爬地而向空中立体生长,充分利用空间,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通常,西瓜的立体栽培多与设施栽培相结合。
1、栽培时期
西瓜立体栽培可以发挥群体优势,使之高产,但在单瓜重上有损失,因而在适宜西瓜大面积栽培的春季,一般不进行立体栽培,多选择在气候条件不太理想而种植价值较高时种植,因而西瓜立体栽培多在保护地中进行设施栽培,如秋延后(中秋、国庆上市)、秋冬茬(元旦上市)、冬春茬(3月中旬前后上市)等。
2、品种选择
品种多选用小果形品种,同时要求具有株型紧凑、生长势中等、耐高湿、耐弱光能力强、低温坐果性好等特点。如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培育的小型黄皮西瓜金冠1号、台湾农友种苗的小兰等。
3、整地做畦
由于种植密度的提高,要求整地质量较高,一般每亩施入6~8方优质有机肥及鸡粪,深翻细耙,做小高畦,每两个小高畦覆盖地膜,实现膜下灌溉或滴灌,以保持较厚的肥沃疏松土层。
4、栽培技术
采用大小行定植,行株距60~80厘米×45~50厘米,两蔓整枝,用竹竿搭架或用塑料绳吊蔓生长。
5、授粉技术
选择第2~4雌花授粉,天气不好时,可用坐瓜灵辅助坐瓜。授粉一定要集中在5天内完成,以便二茬瓜的生长。同时便于判断熟瓜上市。
6、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一般在坐果前不大量追肥,伸蔓前适量浇肥水1次,坐瓜后,重施n、k攻果保秧,瓜前留10片叶摘心。瓜成熟前10天停止浇水,同时注意在侧枝上选留二茬瓜。
7、病虫害防治
(1)注意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禁止大水漫灌。(2)采用嫁接技术。(3)采用硫磺熏蒸器、诱蚜黄板进行病虫防治。(4)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三.棉花立体栽培技术:4月上旬进行营养钵育苗,5月上中旬移钵假植。移栽时按预定的植株行距打深塘,栽后浇足水,壅实土,提高移栽质量,缩短缓苗期,合理施肥,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多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