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池塘小体积网箱生态养殖黄鳝技术研究

时间 : 2023-09-11 17:27:27 投稿人 : 诗筠 点击 : 加入收藏

宋亚洲1袁冬芹1于兆云1刘兴良2

(1江苏省丰县农业委员会水产站,江苏丰县221700;2丰县兴渔水产养殖合作社)

黄鳝因其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素有“小暑黄鳝胜人参”的美誉,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2010年,江苏省丰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渔业,依托大沙河水库独特的天然水资源优势,开展了池塘网箱养殖黄鳝技术试验。经1个养殖周期,在0.53hm2左右池塘内96只网箱中共收获鳝鱼1613kg,平均产量2.7kg/m2,养殖纯利润达37.6元/m2,折合池塘养殖效益52440元/hm2,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技术试验过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及水体环境

试验池塘位于丰县大沙河水库西侧草庙闸段,总体呈东西走向,长宽比约为3∶2,共2个塘口,每个池塘面积0.27hm2,水深1.5~1.8m,水位基本稳定,水源充足,紧靠大沙河水库,水质优良,天然饵料丰富,周围无工农业污染源。经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扬州中心采样监测,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且远离交通要道,环境幽静、无噪音,是黄鳝养殖的理想场所。

1.2网箱设置及相关配套

试验网箱材质选用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眼大小为20~36目,将其拼接成长方体状敞口式网箱,规格为3m×2m×2m,四周由木桩固定,上端用钢丝拉紧,网箱出水30~1000px,使箱体略靠池底,目的是为黄鳝生长栖息创造更加仿生态的养殖环境。每个试验池塘设置3排、48只网箱(图1),共放置网箱96只,依次编号为1~96号。为方便投饵和日常管理,每个箱子放置投饵台1个,固定在水面以下约250px处。放养前15d,用生石灰450kg/hm2,对池塘和箱体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在箱内开始投放水花生,面积控制在网箱面积的80%~90%。一方面,为黄鳝提供遮荫和栖息场所,另一方面,还可净化养殖水质,增加水体的溶氧含量。

1.3鳝种放养与日常管理

(1)鳝种的来源与放养。在人工繁殖鳝种尚无批量供应的情况下,试验所需的苗种主要收自微山湖附近水域,经过精心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活动敏捷、体色呈黄色或青黄色、带有大斑点的野生鳝种(灰色鳝生长速度慢不宜做鳝种),采用带水运输,运输距离较短,避免高温天气运输。试验苗种放养时间为6月16—20日,每箱投放鳝种6kg(约1kg/m2),平均规格为29.6g/尾。入箱之前首先用20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鳝种15min,并挑除病、伤的鳝苗。根据鳝鱼的生物学特征,分成3个试验组分别饲养,即625px以下(第I组)、25~875px(第II组)、875px以上(第III组),使同一网箱的放养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2)饵料的选择与投喂。黄鳝入箱后3d内不投放任何饵料,使其处于饥饿状态,第4日傍晚开始少量投喂事先培养好的红蚯蚓,投喂量约为鳝鱼体重的1.5%。驯食1周后,逐渐改成投喂绞碎的鲜活小杂鱼、螺丝肉等,并不断增加人工饲料的投喂比例。试验所投喂的系列颗粒饲料均来源于同一品牌(天邦)的正规厂家,保证了饵料的新鲜、无公害要求,不仅让鳝鱼能够吃足,而且要吃好、吃习惯。根据摄食情况、水质状况、季节及天气变化等,适时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尤其在7、8、9月鳝鱼的生长旺盛期,采取日投喂2次,分早晨、傍晚各1次,日投喂量相应提高至鳝鱼体重的3%~6%,傍晚投喂量宜多一些,约占日投饲量的2/3。

(3)日常管理。在黄鳝养殖过程中,每天坚持早、晚各巡箱1次,查看其吃食情况,清理腐烂的水草、残饵等有害物质;做到每10d刷洗1次网衣,以避免造成水体污染。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每15d左右换水1次,但换水量不宜过大,控制在池水的10%以内,避免黄鳝因水温变化而产生不必要的应激反应。在夏季高温天气,每15d左右向塘内施用活水素1次,每次用量为0.30~0.45g/m3,保持箱内水质“肥、活、嫩、爽”,为鳝鱼生长栖息创造良好的水体环境。另外,每20d左右要割除1次长出箱外的水花生,其目的是防止鳝鱼的攀爬外逃。

1.4鳝病防治

重点加强疾病预防环节。鳝种入箱后每15d施用10%聚维酮碘溶液对水体进行消毒1次,注意施用时间应与活水素错开;在驯食时加入诱食剂,即每1kg饲料参合电解多维2g,坚持每15d投喂1次,增强黄鳝免疫力。待吃食情况正常后,用阿苯达唑粉内服,大约每30d驱虫1次。每次驱虫后紧接着将鱼肝宝和诺氟沙星混入饲料连服3~5d。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控制了鳝鱼各种病害的暴发。

2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5个月的精心饲养,10月底至11月初的捕捞测产显示,96只网箱共产鳝鱼1613kg,平均产量2.7kg/m2,平均规格为98g/尾,成活率约78.9%。塘口平均收购价为50元/kg,实现总销售收入80650元,扣除前期苗种投入26000元、塘租6400元、饵料投入18086元、网箱每年(以5年使用期计算)3500元、渔药1200元、水电费及其他1000元,合计总成本56186元,养殖总收益24464元,平均获纯利润37.6元/m2;加上池塘套养鲢、鳙的收益6562.5元/hm2,折合经济效益52440元/hm2。

3结论与讨论

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池塘网箱养殖黄鳝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等特点,总体经济效益较为可观,是一项适宜在丰县及周边地区进一步推广的高效渔业新模式。

除此之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还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要求池塘水质优良,注排水便利,周围无工农业污染源;网箱设置密度不宜过高,最好控制在池塘水面的10%~20%之间,便于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可有效降低养殖中的病害风险。

(2)提高苗种成活率是池塘网箱养鳝成功的第一步。首先,购买时要了解鳝种的来源,要求为笼捕,凡钓捕、电捕、药捕及肛门泛红色且患有肠炎病的鳝种不应收购。其次,在人工养殖情况下,黄鳝的驯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可直接影响养殖前期的成活率。整个驯食过程大约需要1个月,要有足够的耐心,逐步完成其食性的转换,使之形成条件反射。

(3)试验发现,苗种放养规格要适中,以不低于25g/尾为宜,若放养规格过小,则当年难以达到上市规格,价位低,获利少。此外,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黄鳝越冬成活率较低,在现有养殖设施条件下,尚不宜进行越冬养殖。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鳝种的放养规格。由于目前黄鳝的人工繁殖手段还不成熟,苗种来源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制约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池塘小体积网箱生态养殖黄鳝技术研究

相关文章

  • [每周一例]杂交鳢茶麸中毒的急救
    [每周一例]杂交鳢茶麸中毒的急救

    [病例490]广东佛山顺德均安一杂交鳢(生鱼)养殖池塘(图1),面积6亩,水深2.5米,3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2018年7月18日从其它塘过5万尾平均规格2两/尾的鱼苗入塘,2019年1月上旬平均规格达到1.3斤/尾左右。2019年1月5日晚上,塘主自行将100斤茶麸分装5袋(图2),吊装在池塘不同区域,目的是肥...

    2767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无公害河蟹、青虾稻田混养技术介绍
    无公害河蟹、青虾稻田混养技术介绍

    1、塘口条件1.1每块养殖稻田面积以1公顷左右为宜,配套进排水系统,土质以壤土、粘土为佳。可以利用单个田块养蟹,也可集中连片发展养殖。1.2水源充足,水量充沛,水质优良无污染,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排灌方便,确保久旱不干涸,大水不漫田,旱涝保收。1.3沿稻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宽3~5m、深1...

    23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套养黄颡鱼要点
    池塘套养黄颡鱼要点

    黄颡鱼在养殖其他水产品种的池塘中进行混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体长3-5厘米的苗种直接套养在池塘中。黄颡鱼在常规鱼池中套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如果池塘中放养了部分鲤鱼、鲫鱼,则每亩套养体长3厘米以上的黄颡鱼苗种300尾左右,不单独投喂饲料;二是在不放养鲤鱼、鲫鱼的池塘中,每亩套养体长3厘米以上的黄颡鱼苗种500-600尾...

    4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产养殖贴士:怎样鉴别鱼种的质量
    水产养殖贴士:怎样鉴别鱼种的质量

    体质健壮的鱼种是提高成鱼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鱼种成活率的主要条件之一。鉴别鱼种质量的主要标准有5条,可以概括为“四看一抽样”。一看出塘规格是不是均匀同样鱼种,凡是出塘规格均匀的,体质都比较健壮。而个体差距较大的,往往群体成活率比较低。二看鱼种的体色鱼种的体色,可能反映鱼种体质的优劣。不同的鱼种,有着不同的体色。一般...

    1235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鱼病的诊断及预防
    鱼病的诊断及预防

    一、鱼病的诊断。供检查的病鱼应是活的或刚死不久,鱼体湿润。1、肉眼诊断:常见鱼病的发病部位均集中在体表、鳃瓣和肠道,应对这些部位重点观察。⑴体表检查,观察鱼体颜色、肥瘦、皮肤、肌肉是否发炎、浮肿及充血,有无疖疮等。⑵鳃瓣检查,鳃盖是否张开,鳃片颜色是否正常,黏液是否较多,重点观察鳃丝颜色,是否肿胀和腐烂,鳃丝末端是否附...

    25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黑鱼养殖利润丰厚 养殖户需注意哪些问题
    黑鱼养殖利润丰厚 养殖户需注意哪些问题

    近年来,黑鱼市场价格走俏,经济效益可观,池塘养殖黑鱼逐渐兴起。不过由于黑鱼养殖投资较大,风险较大,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傲,所以养殖户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池塘选择养殖黑鱼的池塘不要太大,一般面积以3亩—5亩为好。池塘水深为1.5米—2.0米,底泥厚15厘米—20厘米,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  二、鱼种投放投放鱼...

    428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鱼苗网箱培育法
    斑点叉尾鮰鱼苗网箱培育法

    1、水域选择、网箱结构与设置网箱培育鱼苗与成鱼不同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考虑管理和安全,鱼苗网箱最好设在成鱼箱附近,配套养殖效果最好。(2)网箱规格尽可能小一些,如1立方米为佳,便于水体交换。(3)鱼苗网箱前期网目0.5厘米,后期可以增加到0.8厘米,网目大小以网箱内最小鱼苗不能逃逸为标准。2、鱼苗放养鱼苗进箱规格...

    1081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河蟹蜕壳不遂是什么原因
    河蟹蜕壳不遂是什么原因

    一、病因分析:引起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很多,如水绵、纤毛虫寄生,水质污染,无良好的隐蔽、攀附物,营养不良、蟹体消瘦等。病、死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结处出现裂口,或头胸甲表壳翘起,第三、第四步足大多已大部分蜕出。二、防治方法:(1)营造良好的池塘环境,保持水质的清鲜。(2)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脱壳前增加动物性饲料,以新...

    15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蟹种安全越冬是冬季蟹塘管理的关键
    蟹种安全越冬是冬季蟹塘管理的关键

    作者:相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张卫业冬季是蟹种越冬季节,如何提高蟹种低温下的成活率,减少在冬季的死亡,让蟹种安全越冬是冬季蟹塘管理的关键。一、越冬前的强化培育1、病害预防:由于扣蟹池塘大多以种植水花生为主,水花生的水质净化能力较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虽然通过换水可减轻这种富营养化,但总体养殖过种的水质偏浓,使纤毛虫病...

    144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烂鳃是草鱼的一号杀手
    烂鳃是草鱼的一号杀手

    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在湖北江汉地区,养草鱼不怎么打疫苗,每年草鱼烂鳃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养殖户的鱼塘一旦发生了这样的病,总是不断地杀虫、杀菌,药用了不少,死鱼也没控制下来...

    23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鱼繁殖过程中几个注意点
    淡水鱼繁殖过程中几个注意点

    1.选择优质鱼种鱼种是养鱼的首要物质基础,放养优质鱼种是获取高产的重要条件。优质鱼种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体形好。体色鲜艳有光泽,鳞片、鳍条完整,无损伤,无病状。②体质好。背宽腹厚,肌肉丰满有弹性,游动活泼,溯水性强。在密集环境下,头向下、尾向上不断摆动。③规格一致。同一批鱼种个体整齐,大小均匀。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视为劣...

    2461 淡水鱼繁殖
  • 鱼体受伤造成下塘苗种存活率不高
    鱼体受伤造成下塘苗种存活率不高

    有时水产苗种因为各种原因下塘后存活率不高,其中鱼体受伤,是重要原因。引起鱼类受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压伤:当鱼体某一部分长时间受压时,就会引起该部位组织的血液流动不畅,引起组织萎缩、坏死。如:运鱼工具或过秤计重的容器中鱼苗处于水少甚至没有水的情况下,鱼苗与鱼苗之间相互堆积压榨而伤,这种鱼伤的表现是胸鳍基部或腹鳍...

    6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类常见死因及预防
    鱼类常见死因及预防

    由于农田灌溉和潮涨潮落,河水频繁流动,鱼池中污染水源流入机会增多,或鱼池自身污染加上天气突变,都会引起死鱼。为了使养殖户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准确识别鱼类的死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死鱼的发生,现介绍几种情况下死鱼的诊断及预防方法:一、鱼病死鱼1、水体状况:池水的进排一般只有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大多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

    14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虽然发病高峰期已过,但不得不提鲤鱼疱疹病毒病
    虽然发病高峰期已过,但不得不提鲤鱼疱疹病毒病

    鲤鱼是淡水养殖品种中公认的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且极好饲养的一种鱼类,该品种早已被广大渔民所接受。然而,近几年一种急性、大面积爆发的疾病——急性鳃坏死病(有的地区称为疱疹病毒病)却让广大的鲤鱼养殖户为之色变,损失惨重。据黄河鱼病研究所提供的消息,目前精养鲤鱼的地区又开始暴发鲤鱼急性鳃坏死病。据屈新家所长介绍...

    2727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舌鳎雌性转雄性?当心您的育苗水温!
    舌鳎雌性转雄性?当心您的育苗水温!

    自然海区中半滑舌鳎的雌性比雄性稍多,而在人工养殖环境中,许多人都感觉雄性比雌性多,但实际上雌雄比例接近1:1。在人工养殖环境中出现雌雄比例波动的原因是:人工育苗条件下幼苗的成活率高,育苗环境与自然海区有一定的差别,部分雌性表型表现为雄性,人们就觉得雄性多一些。半滑舌鳎的性腺发育始于孵化后的30到40天之间,在各种管理因...

    1339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