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网床育雏鹅的注意事项

时间 : 08-28 投稿人 : 含雁 点击 : 加入收藏

定期翻鹅

网床育雏鹅的注意事项 | 家禽养殖

通过调查发现,网床最上层与最下层有一定温差,一般为2℃~3℃,层数越多,温差越大。因此,在生产中,上下层雏鹅需定期调换,防止上下层温差过大。一般10日龄以内的雏鹅2天调换1次,10日龄后可3天换1次。

具体操作为:如网床设计的是四层,可将最上层(第4层)翻到最下层(第1层),2层和3层互翻。或循环调换,将底层翻到2层,2层翻到3层,依次类推。在生产中发现,有些养殖户长期不翻层,影响了雏鹅的整齐度和成活率。

增加底层光照

由于育雏架高,底层光线往往不足,影响底层雏鹅采食,因此生产中需增加底层光线,但不宜过亮,以柔和白炽灯为宜,保证雏鹅能够看到饲料和饮水。

加强通风换气

由于鹅舍空间小,养鹅密度大,同时鹅粪中含水量较大,因此鹅舍内湿度也就较大,要在保证鹅舍适宜温度的基础上,加强通风换气,做到每天清粪一次,使育雏舍内相对湿度在65%左右。

(来源:神农网作者:孙驰)

相关文章

  • 如何做好鸡的孵化及器具消毒?
    如何做好鸡的孵化及器具消毒?

    孵化消毒分为种蛋、孵化设备、孵化及出雏的定期消毒和日常孵化厅消毒等。种蛋消毒一般采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在孵化阶段应在收集种蛋后、入孵后和验蛋后进行至少3次消毒。在出雏阶段应在种蛋进入出雏器和种蛋破壳出雏达10%-15%时进行2次消毒。孵化、出雏器具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常年孵化累积形成的,种蛋和雏鸡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与器具有...

    10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中医之每日养鸡的七个关键时辰
    中医之每日养鸡的七个关键时辰

    现在的肉鸡养殖业存在一个现象,养鸡人不在乎怎么“养”鸡,而在乎怎么“治”鸡,很多临床兽医工作者不去指导养户如何“养”好鸡,而是在乎如何“治”好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养鸡,养鸡,鸡是“养”出来的,而不是“治”出来的,养鸡水平的高低,决定你赚钱的多少。养鸡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大家都知道,但是养殖中的一些细节你是否注意到和做到了...

    13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放养鸡饲料如何合理搭配
    放养鸡饲料如何合理搭配

    ①补充饲料要以原汁原味的农副产品为主。养殖户在给鸡群补充饲料时,最好给鸡群直接饲喂未经加工和破碎的玉米、小麦、大麦、高粱、豌豆等谷物类饲料,以保证饲料的纯正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②给鸡群饲喂的饲草要以苜蓿等豆科类牧草为主。③要定期集中给鸡群饲喂适量的豆粕、麸皮、油粕,并注意添加肉鸡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以满足...

    11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哪些水畜禽不宜饮用
    哪些水畜禽不宜饮用

    供给畜禽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不含杂质,没有污染,否则,往往会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和饲养效益。下面介绍几种不宜供畜禽饮用或拌饲料的水:蒸锅水蒸锅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畜禽长期饮用这种水,或吃了用这种水拌的饲料,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坑塘水长期不流动的坑塘积水中,往往生长着大量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寄生虫和致病菌,畜...

    24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舍和用具消毒技术
    鸡舍和用具消毒技术

    进鸡前,预先把鸡舍和用具等清洗干净并消毒好对预防鸡病和消除鸡病隐患至关重要。一、地面和墙壁可用10%生石灰水或2%的热烧碱水,1:300的菌毒敌或灭瘟灵,5%至10%的臭药水喷刷,消毒时地面墙壁要喷湿。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两种以上的消毒药要相隔3至4天。二、食槽、水槽或其它用具可用3%来苏儿或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2小时...

    11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柴鸡混感对症治
    柴鸡混感对症治

    发病情况:沙河市张某在果园散养着800羽柴鸡,育成期按当地免疫程序防疫,状况一直良好。开产后,产蛋量上升缓慢,至150日龄时才有一成,群中有个别鸡发呆,蜷头,闭目,且鸡群个体大小不均,张某遂带瘦弱病鸡3只来沙河市动物医院就诊。剖检症状:3只鸡体况均差,胸骨突出,胸部肌肉下陷。鼻腔、喉头处黏膜均潮红,并积有黄色黏痰,气管...

    10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防治鸡呼吸道疾病
    如何防治鸡呼吸道疾病

    冬季是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源于冬季鸡舍通风和保暖之间的一对矛盾。鸡呼吸道疾病种类很多,常见且有明显呼吸道症状或以表现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有: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禽霍乱、白喉型鸡痘、禽衣原体病、曲霉菌病等。此外,一些弱毒疫苗的使用所引起的反应,如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

    20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清除鸡舍有害气体五巧法
    清除鸡舍有害气体五巧法

    一、垫料除臭法在垫料中混入硫磺,可使垫料的pH值小于7.0,这样可抑制粪便中氨气的产生和散发,降低鸡舍空气中氨气含量,减少氨气臭味。具体方法是按每平方米地面0.5千克硫磺的用量拌入垫料之中,铺垫地面。二、吸附法利用木炭、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吸附空气中的臭气。方法是利用网袋装入木炭悬挂在鸡舍内或在地面...

    5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腹泻啥原因
    蛋鸡腹泻啥原因

    应激因素鸡开产后,体重快速增加,鸡卵巢、输卵管有关的组织的发育发生急剧变化。另外,免疫、光照、温度、湿度以及天气的变化都会造成一系列的应激反应。饲料因素饲料中的含盐量过高,产蛋初期石粉的添加剂过高或是过快;饲料中麸皮比例过高,饲料原料发生霉变等均可造成鸡的腹泻。疾病因素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后的疫...

    25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饲养乌鸡应注意这几点
    饲养乌鸡应注意这几点

    乌鸡是一种名贵的优良药用鸡种,但乌鸡的品种比较单一,就巢性强,生活力差,抗病力低,雏鸡成活率低,产蛋量较少,致使乌鸡饲养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乌鸡雏鸡的成活率和它的产蛋率呢?实践证明,饲养乌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雏鸡的消化机能弱,所以一定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半熟的小米并拌入熟蛋黄,10日龄...

    8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种公鸡的淘汰与补充
    肉种公鸡的淘汰与补充

    1、淘汰不良公鸡如果种公鸡数量较多,可及时淘汰掉不能使用的公鸡,笼养种鸡时可通过显微镜下检测,将无精子或精子活力较低的公鸡挑出去淘汰,平养种鸡时可将公鸡分成A、B、C三个群体,A群体中的公鸡羽毛光亮,体重偏大,好争斗,在鸡群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保护着母鸡但并不会与母鸡交配,而其它的公鸡也不敢碰它的母鸡;B群体中的公鸡体重...

    3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伏天阴雨连绵需严防鹅鸭软骨病
    伏天阴雨连绵需严防鹅鸭软骨病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在冬春的产蛋母养鸭易发生此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特别是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地上长期潮湿,强降雨过后湿气上浮,鹅鸭更容易患此病。蛋鹅、鸭患了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还会死亡。一、发病原因发生鸭骨腿病的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

    3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蛋鸡饲料巧调整
    秋季蛋鸡饲料巧调整

    适当减少蛋白质饲料的供给夏季气温高,一般来说,蛋鸡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比其他季节高1%~2%。秋季应该重新调整,把提高的蛋白质水平降下1~2个百分点,即可节约饲料成本,还可提高蛋白饲料的利用率。添加足够的矿物质蛋鸡饲料秋季开始多数产蛋鸡还处在产蛋高峰期,鸡群对钙的需要量较多,所以日粮中的钙磷比例要适当,一般配合饲料中的...

    5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鸡免疫程序介绍
    种鸡免疫程序介绍

    在种鸡养殖过程中,做好免疫工作不仅可以保证种鸡群的健康,还可避免疫病垂直传播。以下为种鸡场具体的免疫程序。1.1日龄,即出壳后10-24小时内注射免疫鸡马立克疫苗。2.7日龄,喷雾免疫克隆30+肾型传支MA5苗,肌肉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3.10日龄,免疫肾传支苗。4.14日龄,饮水免疫法氏囊冻干苗。5...

    3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提高入舍鸡的产蛋量
    如何提高入舍鸡的产蛋量

    入舍鸡产蛋量=总产蛋量/开产前一周存栏鸡数量。目前不管是国外的蛋鸡品种还是国内的品种,在国内推广的性能标准是生长72周,入舍鸡产蛋量一般都是19.27kg左右。但我国农村养殖户的平均产蛋量据测算大概是每只15~16kg,和标准相比要差3~4kg蛋,一只鸡少赚21元左右。要达到入舍鸡高产蛋量,高峰产蛋率要高,达到95%~...

    2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