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雏鸡水肿病,是肉鸡的一种环境条件性疾病,易发于气候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于快速生长期的肉用仔鸡,一般饲喂颗粒料的肉鸡比饲喂粉料的多发,生长速度较快的公鸡一般比母鸡多发。
病因:引起腹水综合症的病因较复杂。空气中氨气浓度过高、灰尘多、呼吸道疾病、微生物毒素、气温突然变化、饲料的能量水平提高都可能诱发腹水综合症。
症状:病鸡腹部膨大,呈水袋状,触压有波动感,腹部皮肤变薄发亮,有的站立和行走不稳,羽毛蓬乱,缩头嗜睡,严重者腹部着地,呈企鹅状;走动时两腿叉开,步态呈鸭步,腹腔穿刺流出透明清亮的淡黄色液体。病鸡发病1-3天后死亡。
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加强饲养管理。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应及时疏散至适宜范围,改善通风条件,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及灰尘的含量,使之有充足的氧气,满足其机体的供氧需要。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补充钾离子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饲喂颗粒料和添加一些油脂,使鸡生长速度过快,耗氧太多而发生该病。可将颗粒料改为粉料,并降低料中脂肪的添加量。
2、清洁环境卫生。要经常清扫鸡舍,防止鸡粪发酵产生氨气。在鸡舍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相对湿度在60-65%为宜,能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
3、采取限饲措施。采取适当限饲措施,控制肉仔鸡的生长速度,用全价粉料代替颗粒饲料,或前期合理限饲减少5-10%的日饲量。在发生腹水综合症时,在饲料中要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复合维生素B或用抗应激多维素进行防治。另外,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利尿剂抗菌药物,也能降低该病的发生及死亡率。
(271000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158信箱孙敏赵森)(来源:《科学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