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高温季节水产病害防控技术要点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惜灵 点击 :

作者:徐敏杰

来源: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时值高温,少雨干旱,水体上下温差大,水质变化快,易滋生病原菌,加剧应激反应,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为确保养殖户顺利度过高温期,应重点做好相应预防工作并关注以下几类疾病。

一、高温期病害预防管理要点

1、调水改底

高温季节需适量加注新水,一般3-5天加水或换水1次,每次换水10-15厘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此外,高温期应适当提高池塘水位,保障下层水温相对较低,并根据养殖品种保持最佳水位,如养殖虾蟹池的水位保持1.3-1.5米深,常规鱼养殖水位一般保持2.0米深。此外,还需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底质改良剂等;施用光和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体微生物环境。

2、合理使用增氧机

高温期应正确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其中,“三开”是指在晴天中午十一点至两三点的时候开启增氧机,阴天则早上开机增氧,阴雨天则半夜就开始增氧。“两不开”是指晴天的傍晚不开,阴雨天的中午不开。同时,池塘加注新水时也需开启增氧机,搅动水体,充分曝气,提前促进水体对流,抵消底部氧债,避免局部水体温度、pH等相差太大引起应激反应。

3、加强营养

高温期同时也是水生动物快速生长的阶段,此阶段摄食量增加,可适当补充小肽、氨基酸等微量元素,促进蛋白质沉积,加快生长。但连续高温天投喂应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投喂避开中午高温期。天气异常、吃食异常、水质变化异常,或有浮头征兆时,要减少或停止投喂。

4、加强水草养护

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位的提高,水草疯长,虾蟹养殖需及时割草、“打路”,保持水体良好的流动性,防止老化腐烂。高温季节需关注蓝藻防控。由于投饵量增加,水体中营养物质也进一步增加,蓝藻、绿藻等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一旦水草死亡腐烂,便易暴发蓝藻。因此,需要养殖户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时降解残饵粪便,种植耐高温的轮叶黑藻和苦草等。

5、减少应激反应

持续高温,上下水温分层,鱼类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造成代谢紊乱,肠道和肝脏功能受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吃料少、花肝、烂身等现象。因此,在暴雨天气或水温出现剧烈变化时,应提前全池泼洒抗应激药物如VC等。还可拌料投喂胆汁酸,修复肝胆损伤,提高鱼类的抗应激能力。

6、关注寄生虫性疾病

高温天气也是寄生虫高发的重要阶段,车轮虫、九江头槽绦虫、指环虫等对鱼类危害极大。车轮虫、指环虫寄生在鳃丝,易造成继发的细菌感染形成细菌性烂鳃病。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肠道,影响摄食从而体质下降,也是后期细菌、病毒等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可通过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进行治疗车轮虫等纤毛虫;采用甲苯咪唑溶液等治疗指环虫等蠕虫;内服阿苯达唑或吡喹酮驱除九江头槽绦虫等绦虫。

7、及时无害化处理

出现大量死亡生物及其他杂物时,要及时打捞上岸,分类处理。并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包括焚毁、掩埋等,其中以生石灰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较为常用。同时对打捞工具、器皿、人员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暴发。

二、高温季节常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

1、鮰爱德华氏菌病

鮰爱德华氏菌病是一些鲇形目鱼类,如黄颡鱼、斑点叉尾鮰、大口鲶等的重要致病菌。它具有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病鱼症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鳃或肠道感染后发生急性败血症,体表、肌肉可见充血、出血斑,眼球突出,在肝脏及其他器官有出血点;另一种是经鼻孔,通过嗅神经感染,使病鱼打转,或头朝上尾朝下竖立在水中,后期为典型的“头穿孔”症。如果出现病症,建议养殖水体泼洒聚维酮碘或戊二醛溶液,连续2-3天,结合拌料内服胆汁酸,调节肝脏能力和机体免疫能力。

高温季节水产病害防控技术要点

2、草鱼肝胆综合征和出血病

肝胆综合征是草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之一。一般从体表和腹腔内部可观察到发病病症:病鱼离群独游,摄食能力下降。体色加深,呈“青头乌背”状。其中,鳃丝充血出现紫红色,严重时末端鳃小瓣脱落,病鱼眼眶、鳃盖、肛门、尾柄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尾鳍末端有白色透明带。腹腔内有黄色或血色积水,肝脏病变,胆囊肿大且无光泽。出现病症时,减少饲料投喂量,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胆汁酸等保肝护肝类产品。

高温季节水产病害防控技术要点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类疾病,其发病症状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病鱼不摄食,口腔、上下颌、眼部、鳃盖、腹部、皮下充血,肌肉、肠道充血,肝、脾、肾等内脏有出血点。根部不同症状可分为“红肌肉”、“红肠”、“红鳍红鳃盖”三种类型,可同时出现,也会交替出现。出现病症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免疫多糖和中草药提取物等免疫调节剂。

高温季节水产病害防控技术要点

3、细菌性肠炎病

每逢高温季节,养殖鱼类就会频频出现细菌性肠炎病。该病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患病,尤其是草鱼、鲫鱼等吃食性鱼类。主要原因是鱼类肠道内菌群失衡,病原菌的大量增殖,引发肠道内壁组织的炎症等病变。情况严重时会随血液系统转移至其他组织器官,引起全身感染。发病时可采用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措施:全池泼洒漂白粉或二溴海因等消毒剂;投喂大蒜素或抗生素等药饵,连续投喂4-6天。

高温季节水产病害防控技术要点

4、河蟹“颤抖病”及黑鳃病

颤抖病是河蟹在夏季高温季节流行最广和危害最大的疾病,通常没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一旦发病发展迅速,短期内即可达到死亡高峰。河蟹发病初期,摄食减少,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病蟹出现胸肢不断颤抖、抽搐和痉挛等症状,附肢无力。有时步足收缩,蜷缩成团。河蟹颤抖病没有特效药,重点在于预防,如做好健康蟹种的选育;建立良好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定期消毒水体,加强发病高峰前的消毒预防。对发病蟹、死蟹就地加石灰深埋;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多糖类免疫增效剂,增强蟹体免疫力;不盲目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高温季节水产病害防控技术要点

黑鳃病也会危害高温期河蟹养殖。主要表现为病蟹鳃部受感染变色,严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行动迟缓,白天爬出水面匍匐不动,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养殖后期,尤其在规格较大的河蟹中多为常见,危害较大。黑鳃病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投饵合理;日常做好抗菌类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拌料内服和水体消毒,防止病菌感染,抑制有害菌繁殖。治疗可外用复合碘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全池消毒,内服恩诺沙星粉5-7天。

相关文章

  •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鱼病预防及用药特点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鱼病预防及用药特点

    一、长吻鮠鱼病预防1.鱼种消毒:放苗种前用1%食盐水浸泡鱼体15分钟。2.水体消毒:一般情况下,每15~20天每亩用生石灰50千克溶水后全池遍洒,亦可用0.5克/立方米漂白粉泼洒。鱼病季节每一周进行1次。3.食场消毒:在食台四角用漂白粉挂袋消毒。4.饵料消毒:鲜、干动物料,加庆大霉素或核糖霉素捣碎后投喂,其用量为每公斤...

    1708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螃蟹水霉病病发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
    螃蟹水霉病病发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

    螃蟹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餐厅和家庭当中的美食首选之一,尤其是喜欢吃海鲜的人对于螃蟹可以说是非常的热衷,加上目前螃蟹昂贵的价格,投入到螃蟹养殖当中的农户越来越多。但近年来,螃蟹的养殖可谓状况百出,尤其是当下水体污染严重,池中残饵、排泄物的增多更螃蟹带来了许多病害影响。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螃蟹水霉病的病发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螃...

    701 养殖饲料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教程
  • 斑节对虾线虫寄生症症状及防治技术
    斑节对虾线虫寄生症症状及防治技术

    线虫寄生症由于线虫大量寄生于表壳和鳃部,使虾体行动迟缓,活力降低,摄食量减少,严重时不能蜕壳,久则死亡。线虫多由中间宿主如下杂鱼、桡足类等将虫体或卵带入池中,育苗期间则多由丰年虫或藻类带入引起。防治方法:饵料必须严格消毒,做好水质管理;池中投入甲醛15×10-6-20×10-6,硫酸铜1×10-6-2×10-6或高锰酸...

    1584 水产病害 海水虾蟹病 海水虾蟹养殖病害 海水虾养殖病害 海水蟹病害 虾蟹病害
  • 水产养殖户如何手工制作内服药饵?
    水产养殖户如何手工制作内服药饵?

    安徽农业大学彭开松无法联系饲料厂制作药饵(注意:中草药类、枯草芽孢杆菌、部分抗生素是可以耐受饲料加工中的高温的!而维生素类和部分抗生素,由于不耐热,需要考虑饲料制粒中的热损失),就只能手工伴药了。内服药饵虽然制作麻烦,但能节约药量、对全身感染、肝胆综合征、寄生虫感染等有良好效果。药饵制作和使用方法的错误,会导致治疗或预...

    188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罗非鱼细菌性赤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罗非鱼细菌性赤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细菌性赤皮病病因:主要发生于越冬期,萤光极毛杆菌入侵鱼体,病灶周围鳞片松动,充血发炎,体表溃烂,主要在背鳍两侧,鳃盖中部色素消褪,甚至烂至透明。防治方法1、捕捞,运输中小心操作,防机械损伤;2、放养鱼种前用漂白粉溶液浸体消毒;3、发病时以每立方米水体用含氯量30%的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

    148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仔猪腹泻用药的三大步骤
    仔猪腹泻用药的三大步骤

    对仔猪腹泻或黄痢、白痢的预防及始发期的用药可用基因工程疫苗K88、K99在母猪临产前40天、20天各注射1次,以预防仔猪腹泻、黄痢和白痢。同时,猪圈场地消毒要制度化,可每隔7天用百毒杀或3%的来苏儿液消毒1次。对始发期的仔猪腹泻或黄痢、白痢,有以下3种用药方式:用庆大霉素与痢菌净混合肌注。8公斤-15公斤重的仔猪用庆大...

    19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预防家禽应激的药物种类
    预防家禽应激的药物种类

    维生素类:适当给予维生素C,对缓和环境应激,维持家禽正常的生产性能有良好的效果,故维生素C又被称为“抗应激因子”。同时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亦有抗应激作用。抗应激制剂:琥珀酸盐是一种用法简单、价格便宜,效果良好的抗应激制剂。按千分之一的浓度拌料,能使处于应激状态状态的家禽较快恢复正常生理状态和维持正常的产蛋水平...

    26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成功处理因药物残留引起鳜鱼苗中毒
    成功处理因药物残留引起鳜鱼苗中毒

    鳜鱼,又称桂花鱼、花鲫鱼、鳌花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是肉食性独居的底栖淡水鱼类,因其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强,故在全国各大养殖区域均有养殖。5—10月,是鳜鱼易爆发流行性疾病的时期,常见的有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斜管虫病及细菌病等是影响稚鱼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如何降低发病率?重点是稳定水体,预防气泡病,控制“三高”,增强...

    585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羊成活率低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应对方法
    羊成活率低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应对方法

    羊现在是农村养殖致富的项目,很多地区都有饲养,而在养羊过程中,养殖户最关注的就是羊的成活率问题,而一般羊在羔羊时期,容易死亡,因为这时候羔羊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想提高羊成活率就要做好羔羊饲养管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羊成活率低的原因有哪些?1、母羊营养少母羊的妊娠期大约为5个月的时间,前3个月胎羊生长发育较慢所需...

    1778 养殖饲料 养殖病害 养殖常见疾病
  • 重视家禽预防性用药
    重视家禽预防性用药

    控制家禽疾病需要采取多项综合措施,预防性用药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针对目前的生产实践,笔者强调如下预防性用药方案,供参考。第一次用药我们称雏鸡开口用药为第一次用药。雏鸡进舍后应尽快饮上2%~5%的葡萄糖水,以减少早期死亡。葡萄糖水不需长时间饮用,一般2~3小时饮一次即可。饮完后应适当补充电解多维,投喂抗生素,但不宜用毒...

    16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病防治给药法
    鱼病防治给药法

    1、挂篓(袋)法在食场周围悬挂盛药的袋或篓,形成一消毒区,当水产动物来摄食时达到消灭体外病原体的目的。此法具有用药量少、方便简单、没有危害及副作用小等优点,一般须持续挂药3天左右。此法主要用于网箱养殖区域或大水面养殖。2、药浴法将水产动物集中在较小容器、较高浓度药液中进行短期强迫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此法具有用药少、...

    25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长毛兔化胎的原因是什么?防治治疗的方法
    长毛兔化胎的原因是什么?防治治疗的方法

    长毛兔是重要的经济兔种,它的毛发主要用于纺织,现如今世界各地对于它的需求极其庞大,养殖前景和经济价值极高。但在养殖过程会发生一种化胎现象,影响长毛兔发展,化胎是指胚胎在长毛兔子宫中早期死亡,然后被被子宫粘膜吸收,没有任何的流产症状。那么长毛兔化胎的原因是什么?防治治疗的方法?一、原因1、温度过高在母兔怀孕前期,养殖环境...

    2079 养殖饲料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病害
  • 鱼的竖鳞病及其防控
    鱼的竖鳞病及其防控

    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等。是鲫鱼、金鱼、鲤鱼以及各种热带鱼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南方饲养的草鱼、鲢、鳙等有时也发生这种病。一、病原体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有动力,无芽胞,革兰氏阴性;琼脂菌落圆形,24小时培养后中等大小,略黄而稍灰白,迎光透视略呈培养基色。国外有人认为此病是由气单胞...

    102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鸭疫里氏杆菌病现在已经成为危害鸭子最严重的疾病,各阶段鸭子都会感染,但以雏鸭发病率最高。它具有传染性,一旦有鸭子发病,就会很快造成整个鸭场内传播,导致更多鸭子感染该病。本病对养鸭场的危害很大,所以要在平时注意做好预防,若有发现有鸭子感染,要及时隔离治疗,加强全群预防。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症状有哪些?本病主要侵害小鸭子,发病...

    372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大全
  • 鸡亚利桑那菌病的病原是什么?用什么药好?
    鸡亚利桑那菌病的病原是什么?用什么药好?

    鸡亚利桑那菌病是由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引起的,**容易被感染此病的是火鸡。该病属于细菌性传染疾病,一旦爆发对鸡群的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应在平时注意做好防控,若养鸡场内一旦有发生,要选择对应药物及时控制疫病。鸡亚利桑那菌病的病原是什么?本病的病原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亚利桑那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产生芽孢,有鞭毛,能运动...

    1880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疾病防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