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早春着重防治鱼水霉病和赤皮病

时间 : 2023-01-01 19:07:07 投稿人 : 山蝶 点击 : 加入收藏

鱼经过越冬期后,体重减轻,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易造成疾病发生和流行。早春季节鱼最主要的病害是水霉病和赤皮病,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早春着重防治鱼水霉病和赤皮病 | 淡水养殖

水霉病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此病一般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环境,在早春最容易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种养殖鱼从鱼卵到成鱼均容易被感染。密养越冬池中的鱼、春季清瘦水体中的鱼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最易患水霉病。春季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水霉病暴发。

预防:(1)注意加强营养,提高鱼的免疫力。(2)鱼种入池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鱼,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3)鱼种入池前用3%~5%食盐溶液浸泡8~10分钟。(4)繁殖中注意提高鱼卵受精率,鱼巢要进行煮沸消毒或用食盐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浸洗。

治疗:(1)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8克加水全池泼洒。(2)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克霉唑或灰黄霉素50克制成药饵,连喂4~7天。

赤皮病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当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鱼体被寄生虫寄生受损时,病原体侵入引起发病。主要症状是病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动脱落,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条也常充血发炎,鳍末端腐烂,呈扫帚状。

预防:(1)尽量避免鱼体受伤。(2)发病初期可在鱼池加注新水,水深保持1.5米,减缓病情蔓延。

治疗:(1)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0.4~0.6克化浆全池泼洒。(2)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杀菌消毒剂。(3)在鱼饲料中添加菌毒杀星、复方恩诺沙星等抗菌类药物,连喂7天。

(来源:江苏农业信息网)

相关文章

  • 秋季河蟹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秋季河蟹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白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秋季是河蟹生长成熟季节,但最近兴化市海南镇好多蟹农反映塘口出现“胖蟹”,并有河蟹“蹲笼”,活力不强,为此镇技术指导员走访数个发病塘口,发现原因多样,主要是因为蟹塘水质不好引起。一是高温时“烂草”打捞不尽,加上蓝藻泛滥,水质恶化,塘口溶氧不足,引起河蟹浮头死亡,脱壳不遂;二是为催肥、早上市,长...

    91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如何建立栏鱼栅防逃设施
    水产养殖如何建立栏鱼栅防逃设施

    一般采用竹片或聚乙烯网片制作,设在水流较缓的地方,若设在水流较急的排水闸或涵洞前,应离开一定的距离,并采用“V”字形或弧形,以增加过水面积,分散和减少水的冲力和压力。(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24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粗放式养殖的夏季管理技术
    甲鱼粗放式养殖的夏季管理技术

    夏天是鳖生长的好季节,但同时也是各种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所以鳖病的防治应放在较重要位置。因此,应加强夏季对鳖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做到:1、在雨季来临前要检修好鳖池的排灌系统,为供、排水和高温天气的换水做好准备。2、产卵场的沙子不要让雨淋得过湿,或曝晒得太硬,保持湿度在80%左右为佳。转移鳖卵时也需注意温度和湿度的管理。...

    256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秋季天转凉 细心育鱼种
    秋季天转凉 细心育鱼种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凉爽,是鱼种生长由增加体长转入增加体重。因此,抓住秋季鱼种培育,促进鱼种长膘肥壮,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调整密度,大小分养。可选择气温较低、天气晴朗的日子,对原鱼种塘的鱼种拉网锻炼,然后将鱼种集中于网箱内过筛分选,把达到16厘米以上的鱼种投放到成鱼池中混养;15厘米以下的鱼种可分成大(13-15厘米)、...

    14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细菌类肠炎病简要的防治应对措施
    草鱼细菌类肠炎病简要的防治应对措施

    如果通过初步的诊断得出是细菌类肠炎病,那么可以再次通过镜检的方式得以确认,因为与细菌类肠炎病类似的病症还因鱼种类、犯病时间长短、周围环境的差异而表现不同,细菌性败血症;与烂鳃病和赤皮病并发;出血病初期也有类似的症状,因此要综合考虑下结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来应对:1、不投喂变质饲料,夏天饲料极容易发霉变质...

    88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夏花鱼种车轮虫病的防治方法
    夏花鱼种车轮虫病的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是由于车轮虫大量寄生于皮肤或鳃部引起的,镜检经常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症状:鱼体瘦弱,离群独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久就会死亡。流行情况:对1.65―2.64厘米及夏花鱼种危害最大,此病很常见,全国各地都有,以5―8月最为流行。特别是密养的鱼种最易生这种病。预防方法:1、彻底清塘。2、鱼种在1.65―2.64厘米及...

    27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寒潮降温易引起反底,要警惕罗非鱼竖鳞病
    寒潮降温易引起反底,要警惕罗非鱼竖鳞病

    11月中旬漳州红罗非养殖户陈老板及黑罗非养殖户黄老板,均向通威技术服务老师及业务员反映罗非鱼出现部分死亡。服务老师和业务员共同到养殖户鱼塘了解发病情况。到鱼塘后,发现水体透明度较高,水质偏瘦;已死亡的鱼体,有的眼球突出,腹部膨大,体表鳞片竖起或脱落。在塘边观察,发现离群慢游的病样,捞取病样现场诊断处理。镜检发现鱼体鳃上...

    1669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春季鱼苗的下塘要点你掌握了没有?
    春季鱼苗的下塘要点你掌握了没有?

    苗种是水产养殖的三大要素之一,培育规格大,质量好、个体均匀的优质鱼种对保障渔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时下正是鱼苗下塘的黄金季节,鱼苗下塘培育技术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成苗种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由于鱼苗小身体弱,对天气、水温、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全...

    2786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河蟹池塘水草疯长封塘上浮及烂草等现象防控方法
    河蟹池塘水草疯长封塘上浮及烂草等现象防控方法

    作者:金坛市农林局 王桂民水草管护作为生态养殖河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影响河蟹产量及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高温季节来临前,科学的水草管护技术可解决水草“疯长”问题,有效防止水草上浮、腐烂引发的“坏水”现象。笔者在日常技术推广工作中,总结了以伊乐藻、黄丝草、轮叶黑藻、苦草等为主的复合型水草管护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64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青鱼池塘无公害养殖之肝胆综合症防治技术介绍
    青鱼池塘无公害养殖之肝胆综合症防治技术介绍

    肝胆综合症主要症状病鱼肝脏明显肿大,变黄发白,形成“花肝”甚至局部或大部变成“绿肝”;体色发黑,色泽晦暗;病鱼通常大肚,肥胖,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食欲差,反应呆滞。防治方法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多投喂活鲜的螺、蚬等动物性饲料;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发现病情时,及时在投喂的配合饲料中喷洒肝胆康复剂和维生素C。...

    2405 青鱼 淡水养殖 青鱼养殖 青鱼养殖技术 青鱼养殖方法
  • 遍洒法防治鱼病
    遍洒法防治鱼病

    1、称(量)取药物后先放在非金属容器中进行一级溶解,待完全化开后稀释(二级溶解)至相应倍数后再全池泼洒。2、坚持先喂食,后洒药的施药程序。3、雷雨、低气压与池鱼浮头或浮头刚消失时不能洒药。4、从上风往下风洒药,鱼池四周和角落都要泼洒到;深水区多洒,浅水区少洒。5、酸性药物上午9-10时施用,碱性药物下午3-4时洒药;对...

    18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稚鳖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哪几方面
    养稚鳖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哪几方面

    稚鳖较幼鳖,当年的饲养期短(晚孵出的仅有一个多月时间就进入越冬)。日常管理工作要注意三点:(1)合理投饲。要投优质、新鲜、适口性好的饲料,并要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地投喂,使稚鳖能早开食、晚停食,在短期内养成个体较大、健壮的稚鳖。(2)加强水质管理。由于稚鳖池面积小,水位浅,水质易变化;一旦发现水质不良,必须及时注入新...

    160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影响斑点叉尾鮰养殖效益因素及对策
    影响斑点叉尾鮰养殖效益因素及对策

    根据泰兴市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情况及笔者的实践,发现在养殖斑点叉尾鮰过程中存在“三大因素”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即疾病因素、生化因素、人为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和防范。一、疾病因素鱼病是影响斑点叉尾鮰效益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寄生虫病、细菌、病毒性疾病。1.寄生虫病主要有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口丝虫病、水蛭病等寄...

    438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养殖户应该怎样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养殖户应该怎样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作者:淮阴区韩桥乡农技站 周惠敏一、泥鳅发病的主要原因1.泥鳅身体受伤。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给病原体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2.投喂、管理不善。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也易得病。如投饵方法不合理;水质变坏或有毒、有害的水进入养殖水体;酷暑季节,没注意防暑,使泥鳅食欲减弱,体质消瘦,抗...

    21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如何防止螃蟹脱壳不遂
    如何防止螃蟹脱壳不遂

    最近一段时间,河蟹脱壳不遂症发生较为严重,有的病蟹有“抬壳”现象,甲壳与腹部交界处有裂缝,但不能脱壳,或者壳脱下后不久就死亡;有的无“抬壳”现象,揭开甲壳可见新壳皮已形成,但附在外壳上,多因不能脱壳而致死。河蟹发生脱壳不遂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水体环境恶劣。水草覆盖面小,水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恶化,溶解氧含量偏低。二是...

    33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