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网箱养殖长吻鮠实用技术

时间 : 2023-03-13 21:00:14 投稿人 : 盼晴 点击 : 加入收藏

网箱养殖长吻鮠实用技术

长吻鮠在四川俗称江团,是长江重要经济鱼类,因其肉嫩味美,又无刺和体鳞,被视作淡水鱼中的珍品。为了引进新品种,改变全镇渔业品种结构,2OO6—2OO8年开展了长吻鮠网箱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长吻鮠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长吻鮠苗种喜阴,好集群常栖息于人工设置的卵石穴缝中。平时生活于池底,夜间在水体中上层活动,该鱼利用发达的触须寻找和猎取食物,争食性强。据初步测定,其耗氧为0.23毫克/公斤小时,与家鱼苗种差别不大,窒息点为1.5毫克/升,近似鲢而高于其它常养鱼类,生存温度为0—38。C,24—28oc为适温,生长较快,2Ooc以下摄食减少、生长转慢。

2.生长特性:长吻鮠苗种在生长10厘米以下时,体长的增长率比体重的增长率大:10厘米以上时,体重的增长率大于体长的增长率。池塘人工培育的苗种相比快50以上。

3.水温要求:长吻鮠属温水性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与家鱼相似。水温在24—28oC时生长快,水温降到20℃以下时,生长减慢,摄食量相应降低。冬季及初春虽不停食,但摄食量少,也不再生长,越冬后体重还略有下降,当年鱼苗到鱼种仅3—4个月的生长期,体重达到1OO克左右,其中一半重量是在适温的30天内增长的,日增重1.7克左右。

二、水域选择

网箱要求设置在水面开阔,背风向阳.避开航道,水流速0.2米每秒内,风浪0.5米每秒内,透明度在7O厘米以上,养殖期水温在13—32℃之间。

三、网箱设置

鱼种箱面积在16平方米内,网目为1.0厘米.网箱入水深1.5—2.O米,成鱼箱面积在16—36平方米之间,网目为2.O~4.0厘米,网箱入水深2.0米。长吻鮠能属底层鱼,口位下,取食笨拙。因此每个网箱应设饵料台一个,其制作方法:用两根直径1O毫米的圆型钢筋做框架,甩40目的筛绢缝制成2x2米、边高O.5米的无盖无底的饵料台,饵料台吊放于箱中间,入水深O.25米;在鱼种入箱前1O天,用1OOppm高锰酸钾浸洗网箱、饵料台3O分钟以上,再设置于水中使网箱粘附一些藻类而变得光滑,避免网箱对鱼体的擦伤。长吻鮠畏光,每个网箱上应用黑色遮阳布盖住,使鱼群有安全感。

四、养殖技术

1.鱼苗培育:一般来讲长吻鮠鱼种规格太小时,体格较弱,适应力差,不宜进箱饲养,因此大多都在水泥池中培育。(1)放养密度:孵出的仔鱼一般7天后分养,放养密度是影响鱼苗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长速度因放养密度不同而大有差别。一般来说,生长速度与放养密度成反比关系。根据当前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鱼苗阶段放养密度在35—4O尾/平方米的范围内,生长速度比较快。密度过高,鱼苗体弱多病,生长迟缓。(2)饲料投喂:仔鱼分养后,开始投喂部分水蚯蚓,7天后全投水蚯蚓。鱼苗期日投食3次(上午、下午、晚上),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菇一1O名。(3)日常管理:水泥池内常保持微流水,泥底池不定期注水,水位随鱼体增大而逐渐加深,并定期预防鱼病和排污。

2.鱼种培育:当鱼苗经过约1个月培育,生长至5—7厘米时,即可分池进入箱中培育。放养密度为l00—15O尾/平方米,鱼种入箱时用1Oppm高锰酸钾药浴5—10分钟。由于长吻鮠独特的生态习性而适宜单养。饲料前15天以水蚯蚓为主,之后减少水蚯蚓的投喂量,拌入10名的鳗鱼粉(蛋白质45茗),天天减少水蚯蚓投喂量,加大鳗鱼粉的投喂量,经过7—1O天的驯养,大部分转为摄食配合料。水温在2OoC以上肘,鱼种的投饵率为3鬈一6%,日给量根据鱼的规格、水温、天气、水质及鱼的食欲情况而增减,以喂食后1小时检查食台食完为标准。

3.成鱼养殖:当鱼种培育到尾重5O克以上时,就可转入成鱼箱饲养,调整养殖密度为30—50尾/平方米,成鱼阶段可选用蛋白质为38名一40名的浮性料。这样可减少劳力,也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投饵率为2茗一4名。每目的清晨和傍晚各投喂1次,傍晚的投喂量为日投饵量的6O名一7O茗。

五、日常管理

1.网箱检查:经常查看网箱,发现网衣破损,及时修补。重点检查箱角、箱底处。

2.鱼体检查:每隔20天左右称取30尾左右,求其平均尾重,可了解鱼的生长情况,调整投饵量,还可观察鱼体是否患病。

3.清洗网箱、饵料台:网箱网眼阻塞后影响水体交换,应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清除网箱上的附着物,定期清洗、消毒饵料台。

4.坚持巡箱:通过观察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可以灵活增减投饵量,知晓鱼的健康程度。

六、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经常用敌百虫、氯制剂在箱内悬挂药袋。每半个月使用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为每天1次,连用3天。每次药物在3—6小时散失完为宜。在网箱区域水质不良时及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泼洒以改善环境。每隔20天左右内服一个疗程的药饵3—5天。一旦发现鱼摄食慢、量减少、体色无光泽、活动力差离群独游等现象,应及时检查、分析,确诊病情后及时采取外消内服法治疗。鱼体消毒可采用彩条布套住网箱后,将药物稀释后均匀泼洒于箱中,对鱼体进行增氧药浴。由于长吻鮠是无鳞鱼,皮肤娇嫩,耗氧率高,性情温和,承受常用药物的能力差。为此,禁用孔雀石绿、硝酸亚汞,慎用硫酸铜、强氯精,宜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敌百虫,最好用溴制剂、碘制剂、二氧化氯等高效、低毒、安全、环保型渔药。

相关文章

  • 月鳢养殖常见病之晕头病防治技术
    月鳢养殖常见病之晕头病防治技术

    1、症状发病初期,病鱼停食,体色变黑,活动迟缓,群集在池角,严重时在水中窜游,急剧挣扎或旋转狂游后下沉池底死亡。2、流行该病多见于体长不足4厘米的当年苗种,流行季节为3~7月份,其中4~5月份大流行。此病属急性型,发病迅速、传染快,几天内便可大批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90%以上,是月鳢苗种阶段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3...

    1480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治鱼肠炎
    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治鱼肠炎

    鱼腹部膨大,有红斑,外突,红肿,腹部微血管充血,形成血栓,粘膜外溢。1~2月龄草鱼发病死亡率达50%~90%。防治方法:采用1ppm的漂白粉或30千克~40千克的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每万尾鱼种或50千克成鱼用大蒜头250克、食盐200克、饵料54千克,最好用干面拌和成团投喂,连喂一个星期。(来源:农村报作者:钟华)...

    16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台风过后鱼病防治工作重点
    台风过后鱼病防治工作重点

    台风过后从速采取的措施1.尽快抢收、维护受损坏的生产设施,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尽量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2.加强增氧及时扭转不良的水质。台风过后要及时启动增氧机,防止虾池海淡水分层,底层缺氧,引起对虾疾病。因此,要预先准备有足够数量的增氧机。增强池塘内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促使浮游藻类繁殖,也是非常重要...

    22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放养鱼种的五个主要技术措施
    放养鱼种的五个主要技术措施

    一、清塘消毒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选择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75-100kg/667㎡,方法是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生石灰消毒不仅能起到调节ph值,改良底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还能增加养殖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满足鱼类生长对钙质的需求。二、养殖模式坚持突出主养,科学配养的原则,一般主...

    24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肠炎病防治技术
    黄颡鱼肠炎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与流行情况病原是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对鱼种和成鱼都有危害,主要危害成鱼和亲鱼,流行于6~9月,苗种主要在5~6月发病。2、症状病鱼独游,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解剖可见肠内无食(称“空肠”),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3、防治方法①控制好水质,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鱼...

    96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南方涧水养殖虹鳟技术
    南方涧水养殖虹鳟技术

    一、养殖条件1.水源的选择根据虹鳟生活习性,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四周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的山涧水,建池地形最好有落差。要求水量大,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温低,夏季最高水温不超过24℃。2.蓄水池建设山涧水水质易受雨水侵袭,造成混浊及病菌感染等,因此建造蓄水池较为重要,有条件的可安装水质净化设备。一般在引水口拦截...

    2908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裂头病”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黄颡鱼“裂头病”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是我国主要淡水水域中分布比较广、具有比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在江苏、浙江、广东和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人工养殖黄颡鱼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加,部分养殖户也因养黄颡鱼成功而获得了比较好的...

    241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沅江通威李林:草鱼疫苗注射八部曲
    沅江通威李林:草鱼疫苗注射八部曲

    沙市通威技术服务部经理钟昌华老师分享了一亩增效800元的妙招之后,在帖子下面回复,点名沅江通威市场经理李林老师,有图有真相!他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干货呢?李林老师草鱼养殖一直难以解决的就是成活率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水产养殖全年有50%的成活率就很不错了,在华中片区的水产养殖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养鱼不发瘟,富得...

    250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冬季鱼种活力降安全运输要保障
    冬季鱼种活力降安全运输要保障

    每年冬季因为气温低、鱼种活力下降而成为调运鱼种的理想季节,但有时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很容易引发不良事故,轻者影响翌年鱼种生长,重者会造成大扎瞳鱼种死亡,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现就有关冬季鱼种运输安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如下:鱼种的选择冬季里,无论是气温还是水温都很低,而且气温往往较水温低几度。鱼种在出水装运时需经历一个较大的温差...

    14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育珠蚌的秋季管理
    池塘育珠蚌的秋季管理

    1.浅水层挂蚌。秋季水温有所下降,一般不会现出现30℃以上的高温,蚌的生理活动仍然旺盛,是良好的生长季节,这时宜将蚌调至水浅表层。2.重视水质管理。通过适时施肥和换水,经常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PH值7~8,溶氧3~5毫克/升。3.做好蚌的肥育。由于水温下降,水中浮游生物量减少,而蚌在高温...

    2806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草鱼养殖池塘溶氧、水温和pH月变化规律,你值得了解
    草鱼养殖池塘溶氧、水温和pH月变化规律,你值得了解

    养殖水体溶氧的高低关乎鱼类生长的好坏,水体的低溶氧状态会引起鱼体的停食,严重时导致鱼类浮头,甚至缺氧死亡。因此养殖水体溶氧变化时刻牵动着养殖户的神经,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工作压力。熟练掌握养殖池塘溶氧变化规律是水产养殖管理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溶氧的变化与水温密切相关,而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夏秋之交,池塘水温变化较大,溶...

    2195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瓦氏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瓦氏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1、池塘条件及清理苗种培育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较为适宜,池塘水深1.5米左右,池塘底部平整,水源充足,水质较好,池塘保水性能较好,进排水口做好拦鱼设备,池塘周边环境较为安静处为宜。首先将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消毒除野杂鱼,每亩施基肥约150~200千克,注新鲜水质,待池塘中大量的浮游动物繁殖时,再将池塘中饵料...

    332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蜂蜜+益生菌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妙用
    蜂蜜+益生菌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妙用

    笔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养殖得出结论:采用蜂蜜+益生菌发酵饲料,有助于提高泥鳅育苗和养殖期间的成活率,增强泥鳅免疫能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降低饵料系数。蜂蜜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蜂蜜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和少量多糖类。蜂蜜与葡萄糖(单糖)相比,蜂蜜含有大量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据多种文献资料记载,蜂蜜有清热、解...

    1644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白鲢爆发出血病后“水动力”培藻肥水案例
    白鲢爆发出血病后“水动力”培藻肥水案例

    塘主:余金龙养殖品种:草鱼为主的四大家鱼混养池塘情况:水面18亩,平均水深2.2米。增氧设施: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1.5kw喷撒式潜水泵一台。余老板8月10日;池塘里面白鲢爆发出血病,先下了一遍石灰,没有明显效果。每天3--5斤白鲢30~40尾。8月12日;通过坤源技术员打网看鱼,确定用药方案。内服外用3天以后,白...

    2072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注意事项
    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注意事项

    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注意调节水质,做好预防工作。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易直接从皮肤渗入体内,因此对部分药物十分敏感,在对池塘施药时,一定要严格选择药品或控制用量,防止急性或慢性中毒而死亡。黄颡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和敌百虫比较敏感,尤其要谨慎把握。一旦发生疾病要及...

    2591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