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塘口早春水色发黑?

时间 : 2023-07-15 01:31:40 投稿人 : 小峰 点击 : 加入收藏

开篇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蟹讯速递》栏目录制现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潘!前一段时间骑马出事故。导致手受伤了,都没办法来更新文章,在这里需要跟大家说声抱歉!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应对塘口早春水色发黑?

正文

每年清塘后,上完水,总有一批新老塘口,出现黑水,茶褐水现象,而且水体透明度低于20Cm,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出现在早春时节呢?

其实,塘口黑水,茶褐色水一般由藻类和土壤有机物过多,特别是各种含酸类沉水植物腐烂渗出体液这两种情况引起为多。

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塘口早春水色发黑?

1、塘口水肥,早春季塘口养殖生物少,水体中隐藻甲藻过量繁殖引起表层水浊且发黑!

由于,塘口隐藻对于水体温度适应能力很强,不惧低温,所以该种藻类引起的黑水只要塘口水体中氮、磷等元素适宜,几乎可以在冬季都出现,特别是湖北,重庆,广西冬早季,气温相对高的地方发生。并且有形成优势种群的可能,对光照不敏感,连续阴雨无光条件下,也能够异样生存,影响塘口水质。同时隐藻富含叶绿素а、с,β-胡萝卜素,对所见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水近看显红褐色,远远看去显黑色。大量生存时,会引发塘口pH升高。

2、塘口鞭毛藻过多,形成代谢量过大引起。

鞭毛藻很多,凡是轮枝类可游动的藻类,都可归黄藻门,膝口藻属。这种有鞭毛,趋光性很强的藻原虫。清晨在塘口水体上下层一般均匀分布,日出后逐渐往表层移动,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表层,下午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又逐渐下移分散。该藻类对低温适应能力强,早春晚秋尤其旺盛,一般多见于低温时节。这种因光照变化优势而明显藻类易在下风口形成丝缕状、带条状、乌云状和溶液状黑色的水华带,且在水线边形成死藻明显层。一但形成水华后,在天气等环境激烈变化的时候,容易发生倒藻。苗入塘口后,一定要特别注意。

另外,由于塘口水草非常丰富,清塘时,有很多养殖户,只是把板田上的于到剩草简单地晒干,就用水耕机翻入土壤中,或者将未经发酵的各种农肥,菜子饼粕,茶粕施放于塘口土壤表层。更有甚者,当年新开塘口,将板田上各种农作物茎竿直接翻耕入地。这样的情况,对塘口水质将会随着气温的升高形成灾难。

3.塘口中大量大分子有机物营养成份累积过多,此类情况形成的黑水一般出现在刚刚晒塘上水不久,还有不少施加没有充分发酵农家肥的塘口也会出现此种情况。

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塘口早春水色发黑?

①当地气温,水温过10度以上时,可以培养光合菌类生物,利用光合菌等能够利用水体中营养小分子的物质,迅速降低水肥度,控制隐藻类的种群丰度。

②适当定施加过磷酸钾肥,合理调整池塘的氮磷比,保证氮磷比12:1范围内,以此来控制藻类的种类。适当降低水位,让光照能照到水体中植种的水草上。形成光合优势。

河蟹养殖户如何应对塘口早春水色发黑?

当水温高于8度时,使用芽孢杆菌+过磷酸钙(1亩2斤),间隔3天后再重复一次。同时双氧水等氧化有机质,消毒一次。

使用沸石粉,明矾等有絮凝剂作用沉降有机物,同时改善pH。

另外,塘口中小分子有机物营养物过多也可形成黑藻相水色。此种情况形成的黑水一般出现在倒藻后。塘口倒藻后的水先变红,两三天后池子里的小分子有机物就会因为没有藻类利用而大量积累形成黑水。

防治方法:使用白醋十红糖水或生物有机果酸、多硫化合物等解毒。增加外塘水引藻种。分批,分量加入,避免应激反应。

你可以在下午2,3点左右在塘口中打一瓶水,置于阳光下曝晒几分钟,还记得《老潘说蟹》去年写过的文章:“如何辨别塘口藻相的晒水认藻吗?”

①瓶壁无气泡或者少气泡。池底沉降物质颗粒大的是大分子有机物,小的是小分子有机物。

②瓶壁有大量气泡。瓶壁上层向光处黑色很浓的是趋光性很强的膝口藻、没有的是隐藻。然后再配合测试塘口pH值,溶解氧等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

结语

最后总结防控手段和治理办法:

你先适量排换塘口水,先排后灌,每天换水五分之一左右,连换4一5天。然后使用粒粒氧水质调节剂,另外可使用磷酸二氢钙每亩每米水深用1—2kg左右,或者腐殖酸钠2斤以上,等进行调节。用药时必须注意:一次用药量不宜过大,使搪口pH值缓慢下降,过快会导致塘口蟹苗出现应激反应;(如果老塘无法换水,先用明矾沉淀。然后用枯草芽孢杆菌。同时使用过氧化类粒粒氧补氧一次。降低PH值,改善黑水,防止塘口种植水草出现烂塘。

好了,多余的话也不多说了!今晚的《蟹讯速递》栏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以上内容,虽然可能枯燥了些,但是我们是需要去理解透彻的,细节把握好,养殖才能更安稳,谢谢!

常识科普:

最近,各地湖泊,河道,有野捕幼蟹出售,个体大,且价格便宜。

但是,很多幼蟹拿回,下塘死亡高,不宜成活。

原因在哪里?

其实,主要原因是出水时间太长。

因为天气变热,很多幼蟹刚脱壳不久,鳃腺系统,不能长时候暴露在空气中,造成鳃丝萎缩。最后产生坏死。

所有,如果要收购以上,幼蟹,一定要带水增氧,特别要求捕捞者带水存放,出水干放不宜过20分钟。

以上经验,分享给大家!

作者:老潘

文本编辑:饶小坤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相关文章

  • 八月重点防三种鱼病
    八月重点防三种鱼病

    进入炎热的八月,鱼类泛池(浮头、翻塘)、河蟹黑鳃病、甲鱼腐皮穿孔病在我省有些地方严重发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高工王秀岩建议我省水产养殖户要积极进行防治。鱼类泛池(浮头、翻塘)夏季水温高,投饵量大,水中有机物多,耗氧量增加,鱼类往往因缺氧而浮头泛池,特别是炎热的夜晚或遇雷阵雨天气更容易发生。当预测到可能发生浮头或已经发生...

    15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鱼养殖巧用微生物制剂
    淡水鱼养殖巧用微生物制剂

    1.所有微生物制剂都应避免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2.水体使用消毒后须经3天后方可使用。池塘消毒后氨氮会明显升高,异氧性细菌如气单胞菌也会首先大量繁殖,因此,消毒后二天必须使用一次EM菌原粉100克/亩.加光合细菌原粉100克/亩,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同时保持池塘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优势。3.用生物肥水素时应结合光合细菌使用...

    28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一例石龟腮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案例分析
    一例石龟腮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案例分析

    图1病龟颈部肿大,四肢浮肿图2病龟后肢窝鼓起图3病龟口鼻出血图4病龟腮腺出血、发炎、糜烂图5胃和肠有大块暗红色淤血,肠充气图6肠贫血,有血样腹水文/图广西隆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李健华2014年4月26日,广西隆林县城一养殖户电话问诊石龟病情,经现场调查和问诊,并采集一刚死病龟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

    356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伊乐藻的养护
    河蟹池塘伊乐藻的养护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草的养护尤为重要,保持水草的生长活力对后期水质的净化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这几年河蟹养殖密度的增加,保草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高温期很难保住草,这是为什么?很大原因和塘口伊乐藻种植的方式和日常管理密切相关,那如何保好伊乐藻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1、改进种草方法淘汰原有...

    28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稚幼鳖养殖技术之出血病防治方法
    稚幼鳖养殖技术之出血病防治方法

    主要在腹甲出现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在咽喉上下壁的辅助呼吸器官的群毛状小突起出血,进而蔓延到肠出血,肾、肝出血等病变,蔓延快,死亡率高。防治方法:一是要及时隔离病鳖,不让其传播。二是用磺胺炎和抗菌素药物口服或涂抹,有一定疗效;也可用15毫克/升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3天重泼1次,效果良好。...

    815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水霉病和口丝虫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水霉病和口丝虫病防治技术

    1、水霉病(1)病原及危害此病病原为水霉菌,它是一种腐生性霉菌。鱼体没有破伤,霉菌的动孢子一般是侵袭不上的。但在鱼体有伤口后,它就能迅速地在伤口萌发,向内外长出菌丝。斑点叉尾鮰属于无鳞鱼体,操作时极易受伤,鱼与鱼的胸鳍更易刺伤对方而引起感染。水霉开始寄生时,肉眼一般不易觉察,当肉眼可见时,菌丝已长入肌肉而且蔓延扩展很快...

    100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鱼粉的土法加工技术
    鱼粉的土法加工技术

    鱼粉是畜禽的优质饲料。土法小规模加工鱼粉,成本低,易制作。1、选料:食用价值低的小鱼、小虾或加工鱼片、鱼肉罐头过程中废弃的鱼头、尾、腮、内脏等,均可作为加工鱼粉的原料。但腌渍过的原料不宜采用。2、蒸煮:将原料除去污物和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捞起沥干,装入布袋,放进蒸笼或蒸桶内蒸煮约20分钟。3、压榨:取出布袋,上加石块...

    22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每周一例]鳜鳃丝严重溃烂,大量死亡
    [每周一例]鳜鳃丝严重溃烂,大量死亡

    [病例567]广东省肇庆市鼎湖沙浦镇一口14亩的鳜鱼养殖池塘,7台1.5kW水车式增氧机,2020年5月放鳜鱼苗6万尾,养殖到8月下旬,规格约200-300g/尾,池塘经常换水,周边很多加州鲈养殖池塘。8月上旬正常投喂,每次投喂约3000斤鲮鱼仔,3天投喂1次。8月11日由于鱼仔池塘数量多等原因,单次投放7000斤鱼仔...

    1794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河蟹幼蟹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介绍
    河蟹幼蟹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介绍

    1.形态结构:大眼幼体蜕皮一次后为第Ⅰ期幼蟹。幼蟹呈椭圆形,背甲长2.9毫米,宽2.6毫米左右,额缘呈两个半圆形突起,腹部折贴在头胸部下面,成为俗称的蟹脐。腹肢在雌雄个体已有分化,雌性共4对,雄性特化为2对交接器。5对胸足已具备成蟹时的形态。幼蟹用步足爬行和游泳,开始掘洞穴居。第Ⅰ期幼蟹经5天左右开始第一次蜕壳,此后,...

    243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制约南京高淳河蟹养殖发展的真因是不科学的选肥
    制约南京高淳河蟹养殖发展的真因是不科学的选肥

    农家肥(鸡粪、猪粪、鸽子粪、菜饼等)在高淳的河蟹养殖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低温期肥水时用量最大,但大量使用农家肥引发的副作用不容忽视,笔者对此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农家肥(鸡粪、猪粪、鸽子粪、菜饼等)在高淳的河蟹养殖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低温期肥水时用量最大。多数养殖朋友将农家肥用石灰或漂白粉稍作发酵处理,晒干后直...

    229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鲤鱼苗种高产高效试验
    池塘养殖鲤鱼苗种高产高效试验

    2015年,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利用“互联网+渔业”这一现代网络信息平台,采用“一茬”鱼种多次出售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关键的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两口,每口池塘面积均为5亩,池深1.8米,池形长方形,东西走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埂坚固,池...

    2715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大闸蟹放秋插苗养得好能有多好?他将告诉你答案!
    大闸蟹放秋插苗养得好能有多好?他将告诉你答案!

    追风少年邢超强与养蟹者说的故事“养蟹者说”达人简介:本期的养蟹达人,这是一个能把大闸蟹养出7两向上的臭小子。当很多人争论,大闸蟹养殖技术到底有多难,今年又有多少人亏本的时候,养蟹者说微群里,一名追风少年,今天将告诉你,他是如何养蟹的。他叫邢超强,高淳圩乡人,今年25岁,标准90后,养蟹世家,蟹农二代。清秀的面孔,略显单...

    9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硫酸铜 巧用防治鱼病
    硫酸铜 巧用防治鱼病

    硫酸铜,又名蓝矾、石胆,为透明的深蓝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其溶液呈弱酸性。它是鱼病防治中常用的药品,可治疗鱼的原生寄生虫病,如体外寄生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中华鱼蚤等。由于硫酸铜属重金属盐类,在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池水体积和计算时务必准确因为硫酸铜的安全范围较小,一般情况,浓度应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用药...

    10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的水霉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黄颡鱼的水霉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

    霜降过后,气温逐渐降低,鱼又到了长膘的季节。本可以尽情的让鱼长膘,可又到了水霉高发的季节,此季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遇水霉。水霉病和鳃霉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又到了水霉高发的季节。一旦感染,鱼吃食会受到极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大面积死鱼。病因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中的体表和卵...

    1863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常见病“穿孔”“出血”并发症防治技术
    甲鱼养殖常见病“穿孔”“出血”并发症防治技术

    一、病原该病病原可能为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以及一些其它细菌联合感染所致,也有人认为病原可能是病毒。二、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为6~8月份,主要危害成鳖,传染快,发病力强,死亡率较高。流行区域主要在长江流域各地。三、病症患病鳖背、腹甲有白色疖痂,用针挑开疖疤,可见到有小孔直通体内,背、腹甲形成穿孔;腹...

    203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