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螃蟹当年养成技术

时间 : 2023-09-01 00:42:20 投稿人 : Arthur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方法

螃蟹当年养成技术 | 淡水养殖

1、河蟹苗种早繁技术

(1)亲蟹的选择及交尾

选择亲蟹应挑选体色为墨绿色、肢体齐全、活力强的性成熟蟹作为亲蟹,个体重一般在80—100g/只。亲蟹交尾应选择室外土池进行,雌雄性比掌握在2.5:1—3:1,交尾期室外土池水探1.0m左右,底层昼夜水温范围为13℃左右;海水盐度为20左右。亲蟹选择及交尾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进行。不宜过早,以确保亲蟹卵母细胞发育成熟以及受精卵质量的提高,同时,对提高亲蟹越冬成活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孵幼及越冬管理

亲蟹抱卵后即转入孵幼管理阶段,此阶段技术管理工作除保持亲蟹池水质清新外主要是加强饵科投喂,以防止抱卵亲蟹因饥饿而挖食卵块。由于此时气温变化较大,饵料投喂量不易掌握,所以,在饵料投喂中最好将杂鱼等饵料用细铁丝串在一起沿池边投入水中投喂,并经常观察亲蟹摄食情况,随气温的降低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一直到亲蟹停止摄食为止,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因饵料投喂过量而造成水质恶化现象的发生。孵幼管理阶段要随气温的降低及时向亲蟹池中加注新水,使亲蟹池在进入越冬期以前水深达到1.5m以上,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持亲蟹池水质清新,以避免因水质恶化造成死胚及“黄包”现象的发生。

(3)亲蟹强化培育及育苗

按照河蟹当年养成的时间要求,可在2月底前后将室外土池中的抱卵亲蟹移入育苗室内进行强化培育。亲蟹入室后先以l0℃水温稳定两天后开始升温.日升温幅度不超过1℃。亲蟹强化培育阶段饵料可选择四角蛤蛎、冰鲜杂鱼等,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随水温的升高掌握在蟹体重的5—l0%;亲蟹培育期间池中连续充气,每天换水一次同时清除池底污物。这样,亲蟹经过18天左右时间的强化培育,胚胎即可进入前蚤状幼体阶段.心跳次数达到200次/分.此时用消毒药物处理40分钟,之后装笼放入孵化池进行孵化。蟹苗孵化阶段水温为20—25℃,海水盐度为25左右,pH值为8.0—8.3,整个幼体培育期间饵料除z1阶段外,全部以冷冻轮虫、卤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

2、苗种温棚强化培育技术

(1)、温棚结构

在准备放养苗种的稻田或池塘中挖池搭建塑料温棚,每1.33hm2左右的田块建一个120m2左右的小型温棚;温棚为简易拱形结构,以竹竿绑结成高1.2—1.5m的拱形,上覆塑料薄膜;温棚配有小型燃煤土暖气进行增温,用以温度调控;温棚内最大蓄水深度为1.0m左右,两端设进、排水涵管,管口用20目筛网封闭,以防蟹苗逃逸。

(2)、技术管理

蟹苗于3月下旬左右出池后即放入塑料温棚内进行强化培育。苗种放养密度可拿捏在每个温棚放养1kg左右。温棚内水深80cm,蟹苗培育期间控制水温为17—23℃;饵料以鲜卤虫为主,辅以部分新鲜鱼糜.日投喂次数随幼体变态进程掌握在5—2次.日投喂量前期为蟹苗体重的100—150%,变态为I期幼蟹后经常观察幼蟹活动及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蟹苗培育期间视温棚内水质状况一般每隔5—7天换水一次,前期每次换水量不超过全池水量的1/3,以保持棚内水温的相对稳定;到中后期当自然水温达到15℃以上时,换水量增加至1/2—2/3,以保持棚内水质清新。蟹苗经过40天左右的强化培育,到5中旬开始放养时可全部变态为Ⅲ—V期幼蟹。

二、注意事项

在北方地区要使河蟹当年达到商品规格.必须抓住两个关键因素:其一是通过人为控制环境条件延长河蟹的生长期;其二是养成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来促进河蟹的生长,进而达到上述目标。因此.在做好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养成期技术管理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放苗密度

以河蟹Ⅲ—V期幼蟹(3000只/kg左右)作为苗种进行当年养成,其最佳的放养密度分别为:稻田约1300只/0.067hm2,池塘1500只左右/hm2。

(2)、饵料投喂

为确保实现河蟹当年养成的目标,幼蟹放养后,饵料搭配应采取“荤素搭配,精粗结合”的方针,在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的同时,投足投好人工饵料。本着上述原则,幼蟹放养后即开始投喂。由于幼蟹放养初期水温相对偏低,幼蟹规格尚小且蜕壳相对比较频繁,所以.此阶段以新鲜卤虫、鱼糜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每天投喂两次,每次投饵量为幼蟹体重的5—8%,进入6月中旬以后再辅助投喂部分玉米、豆饼等植物性饵料;7—9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时期,而此时又是气温最高的季节,此阶段应主要以新鲜鱼糜、土豆、芜萍、水葫芦等搭配投喂,其中新鲜鱼糜、土豆等人工饵料的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10%,芜萍、水葫芦等不限,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其中植物性饵料约占投喂总量的60%。同时此阶段投喂饵科一要新鲜、二要投足。10月份是河蟹育肥的关键时期.所以此阶段饵料以精料为主,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主要是杂鱼的投喂量。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10—15%。此阶段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约占投喂总量的60%。养成期饵料投喂实行定时、定位、定量多点均匀投喂,每天投喂两次,上午6—8时投日饵料总量的1/3,下午6时左右投2/3。

(3)、水质调控

因为河蟹喜生活在水质清新、水草茂盛的微碱性或中性水域中,所以根据河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在河蟹养成期内要特别重视稻田及池塘的水质管理。幼蟹放养后,从5月下旬起,每周换水一次。进入高温季节后,每周换水两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上1/4—1/3。高温季节池塘保持水深1.5m以上;稻田田面水深保持在20cm左右。同时,适时向池塘及稻田环沟中移植芜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既作河蟹的植物性饵料、又起到了净化水质、调节温度的作用。

(4)、病敌害防治

养成期病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6—9月的高温季节,池塘及稻田水质变化较快、不易控制、投喂的人工饵料也极易腐败变质。此阶段河蟹易因水质不稳定及饵料不新鲜而发生寄生虫性疾病及细菌性疾病。因此,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进入高温季节后,每隔15—20天,在稻田及池塘中用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进行预防,生石灰每次用量为:稻田环沟用量10—15kg/0.067hm2,池塘用量为25—30kg/0.067hm2。并定期在饵料中加拌土霉素及呋喃唑酮进行预防。此外,对危害较大的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青蛙等除在进排水口用密眼网密封外,还应采取人工捕杀及毒杀的方法进行清除。

相关文章

  • 流水养殖黄颡鱼的池塘建设
    流水养殖黄颡鱼的池塘建设

    (一)水质和水源1.水质要求流水养殖黄颡鱼的水质,在确定养殖经营前必须进行测定,看其水质是否符合无公害养殖的水质标准。如工产排出的余热水有无被工业用油等污染过,地下温泉水所含矿物质是否超标等均是关注的对象。2.水源要求流水养殖黄颡鱼的水源要求充足,不会因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停止水源供应。如果是工业余热水或地下泉水,在...

    222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亲鳖池的清塘消毒和沙床清整
    亲鳖池的清塘消毒和沙床清整

    亲鳖在进入繁殖之前,要对其繁殖环境进行清整。一是亲鳖池的清整:主要是清塘消毒,杀灭池水和底泥中的各种病原体、有害生物和野杂鱼等,并改良水质和底泥结构;二是对产卵沙进行清整:清除杂物、翻晒消毒、配合适合于产卵的沙床,为鳖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一、清塘消毒1.生石灰消毒:生石灰是所有清塘药物中最经济、最常用、效...

    603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自学成才 初中文化挑起泥鳅活体疫苗研发大梁
    自学成才 初中文化挑起泥鳅活体疫苗研发大梁

    位于如东丰利镇凹桥村的大鳞副泥鳅育苗基地,通过狠抓病毒防治,攻克了育苗开口难、寸片死、一点红等技术难关,不仅建成了全省面积最大、成活率最高的大鳞副泥鳅育苗基地,还有望成为本地区继南美白对虾规模养殖后的又一可替代品种。在丰利镇凹桥村水产专业合作社,两排标准养鱼塘一字排开,水面波光粼粼。种鱼养殖区内,负责人叶林一边忙着装箱...

    166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提高白鲫夏花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白鲫夏花成活率的措施

    白鲫夏花价格比较高,养殖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要提高白鲫夏花成活率,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1、放苗前池塘的准备(1)彻底清塘清塘分二次进行,效果较为理想,一是配合清塘干池时亩施生石灰100千克化浆全塘泼洒杀菌消毒改良底质;二是池塘回水至1米时用漂白粉和尿素结合使用。具体方法是:先泼洒尿素,过24小时再泼...

    1562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夏至过后河蟹塘管理方法
    夏至过后河蟹塘管理方法

    夏至气候特点:1.对流气流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2.暴雨天气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3.江淮梅雨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

    246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大闸蟹必须避免的三大误区
    池塘养殖大闸蟹必须避免的三大误区

    作者:浦口区后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黄树兵一、池塘选择。用精养鱼池,不经任何改造,直接来养蟹是错误的。因为鱼与蟹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均不相同,精养鱼池水深、水肥、无水草,这是符合鱼类生长要求的;而河蟹要求水清、水浅、溶氧充足、池底少淤泥、水草丰富;鱼类所利用的是水的空间,而河蟹所利用的是池底表面积,水深反而对河蟹蜕壳生长不...

    71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常被误诊的鲫鱼肝胆病---弥散性水肿
    常被误诊的鲫鱼肝胆病---弥散性水肿

    经常有养殖户反馈说死鲫鱼,有时发来的图片,明显的可以看到体表鳞片松动症状,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都会考虑细菌性疾病,或是底质酸化,但有些时候,通过解剖还会发现其他原因,也会引起死鲫鱼,比如鲫鱼肝脏的弥散性水肿。肝胆类疾病,在草鱼上容易发生,大家都很好理解,因为草鱼是吃草的,改来投喂高蛋白的饲料,容易因为能量过剩,引起的肝胆...

    239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鱼粉质量鉴别方法
    鱼粉质量鉴别方法

    鱼粉中掺有棉籽饼,菜籽饼,尿素,沙粒等杂物,其蛋白质含量便会降至40%。(1)感官检测法:标准鱼粉颗粒大小一致,可见大量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棕色或黄褐色,用手捏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有鱼醒味,无异味。掺假使杂的鱼粉可见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颗粒,少见或不见鱼肌纤维及骨、刺、鳞等,呈粉状却...

    9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常见龟种的选择
    常见龟种的选择

    任何一项养殖业,要获得高产和优良的后代,都必须注重该品种的选择。由于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近几年来养龟业迅速地发展起来,现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已开展人工养殖。然而,种苗的来源,在一程度上制约了养龟业的发展。解决的办法就是迅速增殖资源,进行人工繁殖。而龟种的选择,对人工养龟的成败则至关重要。一、选择龟种的...

    2766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鳗鱼网箱海水养殖技术
    鳗鱼网箱海水养殖技术

    鳗鱼是高效益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鳗鱼市场价格波动、下跌,但选择鳗苗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欧洲鳗等鳗鱼品种,进行开发性的海水网箱养殖,前景仍然好,经济效益较高。一、水质环境选择水面开阔、水质良好、风速较小,且低潮时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设置网箱为宜。要求水温范围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

    59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花鲢的养殖模式及配合饲料投喂效益分析
    花鲢的养殖模式及配合饲料投喂效益分析

    文/图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李宝圣张璐米海峰文远红蒋宗杰张德洪文/图中国水产科学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戈贤平任鸣春近年草鱼低迷的行情促使很多养殖户必须提高鳙鱼的放养密度,一是增加效益,二是促进卖鱼,高密度的鳙鱼必须投喂饲料才能上市,鳙鱼使用配合饲料已成为一大趋势。鳙鱼,又名花鲢,四大家鱼之一,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鲢亚科。...

    468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草鱼新三病的防治
    草鱼新三病的防治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因症状: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

    12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氨氮亚硝酸盐难下降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氨氮亚硝酸盐难下降

    Q:我池塘里的氨氮、亚硝酸盐为何一直很高、怎么降都降不下来?A:这种情况一般以老塘口居多,多年养殖很少清塘晒塘,不注重改底,导致水中含氮有机物大量积累,高温季节底质败坏,水中溶氧低,藻相菌相不平衡等均易导致有机物转化不彻底,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而且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老塘口建...

    64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病的防治
    鱼病的防治

    在鱼病防治上,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一是定期药物波洒预防,每月1PPM漂白粉或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波洒;二是在食场用漂白粉挂篓,每篓10--20公斤,每亩塘挂5--6篓,连挂5--7天;三是用药物拌饵投喂,连喂3--5天,常用药物有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若发生鱼病,及时诊断,对症下药。...

    29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黑鱼养殖常见病之白皮病防治技术
    黑鱼养殖常见病之白皮病防治技术

    白皮病流行情况:主要危害生鱼的鱼种,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主要发生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撞鱼体或水质恶化,尤其是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病原菌更易孳生和繁殖,鱼体容易感染此病。止病死亡率高,可达50%以上,它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的时间。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严重时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

    1812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