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初春怎样饲养雏鹅

时间 : 11-18 投稿人 : 安青 点击 : 加入收藏

立春后,打算饲养早春鹅的农民朋友就应当开始作前期准备工作了。通常情况下,饲养早春雏鹅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饲养60-70天,当平均体重达2.5公斤以上时就可以上市。现介绍饲养早春雏鹅的主要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

初春怎样饲养雏鹅 | 家禽养殖

做好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准备工作包括场址选择、种植青绿饲料、筹建育雏室、选购苗鹅等。这些环节的工作都应当认真处理,为饲养取得收益打下基础。

一、选择场址饲养场址应选择背风、向阳、清静、保暖、防寒的地方,同时水源要好(要求有活水源),要利于放牧和栖息,如林地或荒滩。

二、准备育雏室早春季节天气还比较寒冷,特别要防止倒春寒。因此,育雏室应做到保温性能良好,空气要保持新鲜、通畅、干燥,要防止贼风的侵袭。地面要铺有3-5厘米厚的垫料,垫料要保持清洁干燥、无霉变。育雏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加温,如“地火龙”、“保温伞”、“红外线灯泡”和“煤炉加烟道”等。

进雏前,育雏室可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混合进行熏蒸消毒。墙壁可用20%石灰乳涂刷;地面可用5%漂白粉混悬液消毒。木、竹质饲养用具可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三、种植青绿饲料早春时节,自然牧草较少,需人工种植一些青菜、大白菜和牧草、苦荬菜等,为雏鹅提供必要的青饲料。苦荬菜又称鹅菜,适应性强,既耐寒又抗热,一般在2-3月份播种(播种量为每亩0.5公斤,亩产可达5000-7500公斤)。苦荬菜具有生长快、再生力强、产量高、养分佳、适口性好等特点,是养鹅的最佳饲料。

四、选择苗鹅应选择来自健康无病、高产的种鹅。雏鹅应体重适中,站立平稳,同时叫声要响亮,行动要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手摸腹部要柔软,肛门要清洁;绒毛看上去要蓬松洁净,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

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饲养技术

早春气候寒冷潮湿,致病因素多,刚出壳的雏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强,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发生,重者导致死亡。

一、分群防堆每批雏鹅都有大、中、小或强弱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

分群要掌握适宜的饲养密度、防止鹅群“打堆”。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小鹅操动4-5次,防止有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在自温育雏时,尤其要控制鹅群密度,一般在第1周,直径35-40厘米的筐或折圈中养15只左右,以后逐渐减为养10只左右。给温育雏时,每平方米面积养雏鹅数为1-5日龄25只、6-10日龄20-25只、11-15日龄15-12只、15日龄后为10-8只,每群以100-150只为好。合理的密度既有利于雏鹅生长发育,又恰当提高了育雏室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防止“打堆”时压伤压死雏鹅。

二、保温保湿由于天气比较寒冷,需要给雏鹅加温。l-5日龄为25℃-28℃,6-l0日龄在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l7℃-20℃。

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到看鹅施温。温度低时,雏鹅靠近热源,打堆,站立不卧,闭目无神,身体发抖,缩成团,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这时要加温;相反,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气喘,行动不安,背部羽毛潮湿,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这时要降低温度;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羽毛平整光亮,食欲旺盛。育雏时还须注意夜间、阴天温度应高些;白天中午、晴天应低些;小群应高些,大群应低些;弱雏应高些,强雏应低些。除温度外,还要掌握好湿度,一般前10天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11日龄后保持在60%-65%。

三、及早饮水雏鹅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水中可加入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及早饮水可帮助卵黄吸收,促进胎粪排出。“潮口”的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当雏鹅绒毛干爽并能行走自如,有啄食脚指和垫料的现象时进行。可以用盆盛水,将雏鹅的喙按入水盆,让其饮水,调教几次,雏鹅就会饮水。水要清洁,为了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可以用0.05%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饮水。“潮口”后,鹅舍内水源要备足,保证雏鹅随时可喝到水。

四、适时开食雏鹅在首次饮水后,表现有伸颈张口等啄食行为即可开食,否则营养供应会脱节。

开食的饲料以米饭清水泡透的碎米和洗净叨细的青菜、莴苣叶等鲜嫩草叶为主。具体方法是把加工好的青料放在手上晃动,撒在塑料布上,供雏鹅自由采食。对不会采食的雏鹅,把青菜丝放在其嘴边、诱其采食,经数次调教,即会吃食。开食后前两天喂4-5次,4-l0日龄喂次数增至5-7次,日粮精料占35%,青菜占65%。11-20日龄时,以青料为主。21日龄后改为谷物类饲料,每天喂4-5次。

五、良好放牧自开食后,要每隔一小时起身一次,这样可调节温度,散发水汽。7日龄后,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可在清沽的浅水塘内进行放水,开始时间要短,路要近。以后只要天气好,就要坚持每天放牧,同时,随着放牧时间的增多,要逐步减少喂料次数。牧场也要由近而远。牧草青嫩,离水源近。

疫病防治

初春时节饲养雏鹅,应当搞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一、加强卫生管理雏鹅抗病力弱,圈舍要常清扫,垫草要勤换勤晒,料槽每周用碱水刷1次。鹅场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虫、鼠、蝇的繁殖和蔓延,对出入鹅场的人员及车辆应做好消毒工作,在进场口设立消毒池。

二、建立消毒制度对养鹅生产的相关环境要建立定期消毒制度,鹅舍内应保持干燥,平时应每周喷雾消毒1次。每批鹅群出售或宰杀后要进行彻底消毒。

三、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在育雏、育成阶段,要及时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育雏阶段重点防治小鹅流感和小鹅瘟。育雏期间,在饲料中添加0.05%的复方敌菌净或0.05%-0.1%的土霉素,可有效防止禽出败、胃肠炎的发生。(四川农大动科院赵小玲)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相关文章

  • 怎样保持蛋鸡产蛋平稳
    怎样保持蛋鸡产蛋平稳

    1、预防疾病往往对鸡舍的消毒有所忽视,导致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传染性鼻炎等病发生。所以,一定要注意消毒。因为天气冷,消毒时最好采用饮水消毒法。2、补光补料产蛋鸡的光照时间一般为17个小时,自然光照不足部分要补充,并防止鸡疲劳症。更重要的是还要往料槽中补料,且料的能量水平要比夏秋季高,最好能补充一些油脂。如果光照时间长、...

    15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巧喂料 防鸡热应激
    高温巧喂料 防鸡热应激

    用1%油脂替代1%玉米。在高温的环境下,鸡对能量需求较低,采食量便相应降低。因此,应对饲料能量结构进行调整。要想提高鸡采食量,可在饲料中加一些脂肪,脂肪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鸡的采食量就大大提高了,而且还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如加喂1%动植物油脂代替1%玉米。调低蛋白质水平。由于鸡对蛋白、氨基酸的需求与环境无关,一般鸡的蛋...

    16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鹅苗喂养要点
    鹅苗喂养要点

    雏鹅是指4周龄内的鹅苗,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应给饮水,第一次饮水叫潮口或开水。将0.1%高锰酸钾水盛入水盆或容器内,将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由饮水,随后的饮水中可加入少量葡萄糖。先饮水后开食,开食要喂切碎的青绿菜叶拌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撒在洗净的浅食盆或塑料布上,让其啄食。喂料时应少喂勤添,让其自由采食,随吃随添。雏...

    10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冬季鸡只“低温病”的防治
    秋冬季鸡只“低温病”的防治

    鸡在秋冬生长发育过程中,极易罹患软骨病和佝偻病,因常受低温原因引起,又被称为“低温病”。这是鸡在低温季节里钙和磷等的代谢遭到破坏,引起骨骼组织生长异常而形成的一种营养性疾病。成年鸡发病通常称为软骨病,雏鸡发病通常称为佝偻病。不论是成年鸡还是蛋鸡,发病后其正常生长均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蛋鸡的产蛋量急剧下降,蛋头变小,质量...

    10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那些原因能引起肉鸡啄毛癖
    那些原因能引起肉鸡啄毛癖

    1、感染寄生虫。有一养鸡户,不仅垫料比较潮湿,而且肉眼就能见到垫料中的各种寄生虫。鸡群感染了寄生虫虱子,势必造成叮痒和啄毛。2、料桶和饮水器不够。有一养鸡户饲养1500只25日龄以上的肉鸡,鸡舍内仅有11只料桶和8只饮水器;鸡只采食拥挤和饮水不及时,也易造成啄毛。3、饲养密度大。有一养鸡户,地面平养30日龄左右的肉鸡1...

    19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利用大棚养鸭要注意些什么
    利用大棚养鸭要注意些什么

    一、中暑症。夏季气温高、天气炎热,如果棚内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预防的办法是保持棚内通风凉爽,避免太阳光直射,大棚要有良好的遮光处理设施。氨中毒:预防的办法是平时定期清除粪便。地面平养一般2天-3天清除一次,加强通风换气,尤其是气温低时,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搞好鸭肝炎、鸭瘟的疫苗接种。二、注意天气变化...

    10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近期鸡群要注意保暖通风
    近期鸡群要注意保暖通风

    留心天气变化情况如果预报有大风降温或其他恶劣天气,要注意关好窗户,以防因突然降温引起鸡群感冒,继而诱发其他疾病。即便没有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普通感冒也会引起生产性能的下降。保持良好的通风天气变冷以后,不要急于关闭所有的门窗,要让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做到鸡舍内空气清新、无浮尘、无氨味,过量的灰尘和氨气也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6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雏鸡养殖要点
    秋季雏鸡养殖要点

    秋季是农村饲养家禽的好时节。为了使农民能养好鸡,现将秋季育雏要点介绍如下:1、进雏前几天要把育雏舍内外彻底清扫消毒。堵塞鼠洞,防鼠害。2、选雏要选发育匀称,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活泼好动,叫声清脆响亮,眼大有神等健康壮雏。3、掌握温度应遵循下列原则:初期宜高,后期宜低;白天宜低,夜间宜高;晴天宜低,阴天宜高。4、出壳后...

    9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鹅消化不良症咋防治
    雏鹅消化不良症咋防治

    预防:雏鹅饲料要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无腐败变质现象,最好是现配现喂,不喂隔夜料。饲喂要做到定时定量,育雏期前7天,用适量温水拌料。幼雏的饮用水应换成温开水。5日龄后,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细沙。治疗:对已经发病的雏鹅,可喂给酵母片或乳酶生,每次每只鹅0.2克,拌料喂给,连用2天。对出现腹泻症状的雏鹅,可在饲料中加入2%木炭...

    4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蚯蚓饲喂畜禽的注意事项
    蚯蚓饲喂畜禽的注意事项

    蚯蚓,也叫地龙、曲蟮或称曲蛇,其蛋白质含量较高,是饲喂畜禽的良好动物性饲料。它能促进猪禽多长肉、多产蛋,但如果喂饲方法不当,也会引发畜禽疾病。因此,用蚯蚓饲喂畜禽一定要谨慎。蚯蚓对猪可传播肺绦虫病和气喘病。引起猪肺绦虫病的线虫有长刺后圆线虫、短阴后圆线虫和莎氏后圆线虫,而蚯蚓就是传播这3种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条蚯蚓可携带...

    249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盛夏鹅舍巧降温
    盛夏鹅舍巧降温

    盛夏天气炎热,鹅舍温度高,对鹅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采用下面一些简单方法,可使鹅舍有效得到降温,让鹅安全度过盛夏。1.在圈舍内离鹅体2米左右的高处,用1.5~2.5厘米厚的白色泡沫塑料板做一层天花板,塑料板的隔热作用可使圈舍温度下降2~4℃。2.在圈舍的屋顶覆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稻草、麦秸或草苫,并洒上凉水,...

    83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鸡限饲的方法
    种鸡限饲的方法

    控制种母鸡体重增长是防止种母鸡过早性成熟(过早开产),能够使种母鸡维持在适宜旺盛高产的体重标准,使种母鸡开产后始终保持旺盛高产,从而达到提高饲养效益的目的。对种母鸡实行正确的限饲饲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无论采取那种限制采食方式,都应该保证正常供水,决不能限制种母鸡的饮水,以免影响种母鸡的高产性能,减低饲养效益。1、...

    26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利用豆饼咋喂鸡?
    利用豆饼咋喂鸡?

    答:一忌水。豆饼被水浸湿后,极易酸败。用酸败的豆饼喂鸡,不但适口性降低,而且还会引起鸡腹泻,甚至中毒死亡。二忌生。生豆饼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和红细胞凝集素等有害物质,生喂不但营养成分难以被充分吸收利用,而且鸡体还会出现腹泻等症状,鸡食入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生长减慢,产蛋量下降。因此,用豆饼喂鸡在使用前必须高温处理,等熟化...

    27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病防治的几个窍门
    鸡病防治的几个窍门

    农户在养鸡过程中,大多数养鸡户已采用药物防病及接种疫苗防疫等措施,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以至造成经济损失,现将鸡病防治的几个窍门介绍如下,仅供养殖户参考。痢特灵不宜饮水在饲料中加0.01%~0.02%痢特灵可防治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等病,治疗时可加倍。使用时间用药量要准确计算,以防中毒。有的养鸡户用痢特灵作饮水给药,其...

    21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畜禽养殖 抓好五项措施
    春季畜禽养殖 抓好五项措施

    1、早春保暖春季气温回升,多风少雨,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养殖户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圈舍内的取暖设备不要过早拆除,挡风草帘和塑料薄膜至少应保留到平均气温10℃以上,夜间尤其要注意防止寒冷侵袭。春季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听取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御寒流袭击的工作。2、圈舍消毒气温回升后,畜禽粪便会迅速发酵,要及时打...

    9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