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江河网箱高密度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试验

时间 : 2023-05-19 11:41:13 投稿人 : 西西 点击 : 加入收藏

摘要  随机选用2只小网箱,每只网箱面积为4m2,实用养殖水体为8m3;共投放鱼种2850尾,每尾平均体重18.3g,平均每箱放养1425尾。经过5个月的精心养殖,共收获成鱼1912.5kg,最高一只网箱单产265kg/m3,平均单产239.1kg/m3,饵料系数1.26。

江河网箱高密度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试验 | 淡水养殖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高密度

斑点叉尾鮰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日渐受到广大生产者、消费者青睐。2004年6月,长洲区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在长洲区倒水镇进行了斑点叉尾鮰高密度网箱养殖试验,获得最高单产265kg/m3,饵料系数1.26的显著效果。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点的自然条件及网箱设置

本站建造的标准化船型示范网箱锚泊于桂江汇入西江处的倒水镇富万村,周边无污染,水质清新,氧气充足,全年水温10℃~32.5℃,其中水温在20℃以上的时间有224d,低于16℃仅有41d,斑点叉尾鮰全年可正常摄饵生长。网箱设置在有一定回流水的河边,流速平缓,水流速度在0.5~0.2m/s,水质良好,冬季水深一般也在2~3m,水体交换良好。

1.2网箱结构与设置

由于西江河水位变化较大,夹带的杂物较多,对网箱的冲击大,该河段渔民经多年摸索,逐渐总结形成一种牢固耐用的船型网箱。采用角钢作支架,杉木板作框架(每片板宽为10cm,板与板之间的间隔为3cm),用20只总浮力约4000kg的塑料圆桶作浮子。网箱由聚乙烯无结节网片裁缝而成,规格均为2m×2m×1.25m,有效养殖水体4m3,网目20mm,网箱加盖,箱内安装简易浮性投饵台,设置有简易的值班及仓库用房子。

1.3鱼种放养

鱼种进网箱前,要提前5~7d铺设好网箱,尤其是新网箱,更要进行浸泡处理;铺设网箱时注意认真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洞或者虚目等编织问题,在放鱼种时还要再仔细检查一遍网箱是否有破损。

试验鱼种是2004年3月初从广东省某养殖场购进,在池塘培育到18g/尾左右,于6月1日经锻炼消毒后转入小网箱中养殖。鱼种平均规格18.1g/尾,共投放鱼种2850尾,其中1号箱放1600尾,2号箱放1250尾,两箱平均放养密度为356尾/m3。

1.4疾病防治

(1)对池塘培育的鱼种用显微镜检查鱼鳃、鳍、体表等部位是否有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等);鱼种在起运前5~7d使用0.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或绝虫精等渔用杀虫药全池泼洒一遍,以免把寄生虫带入网箱,并在进箱时用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5~10min浸洗消毒才能放入网箱。

(2)由于鱼种进箱之前经过捕捞与运输,进箱后鱼种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鱼种从池塘到江河养殖,水环境的改变致使鱼体产生强烈应激反应,所以进箱后的10d内一定要加强管理,除第2天马上开始训食投饵外,每天还要泼洒高锰酸钾1次对鱼体及箱内水体进行消毒。

(3)鱼种正常生长后,要定期用氯神(强氯精片)挂袋,高温季节每隔20d每100kg鱼口服20~30g强克99;或用高锰酸钾25ppm泼洒。

1.5饵料投喂

1.5.1定时

每天2次,选择在7:00和17:00,投饵时将饵料分4次倒入,实行总量控制,准确称重和平均分配;洪水上涨时每天投饵1次,投喂时间在17:00后。

1.5.2定质

整个试验的饵料均采用鱼用膨化浮性配合饵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根据鱼体重不同选择相应颗粒规格的饲料(详见表1)。

表1鱼种规格与饵料粒径的变化

体重(g/尾)<5050~150>150

粒径(mm)1.0~2.02.0~3.03.0~5.0

1.5.3定量

饵料投喂量是通过计算出每个网箱内的鱼重量乘以投饵率而得,每7d进行1次调整,每次增加量为10%~15%,约1个月后重新抽样,根据抽样的实际结果,确定每只箱下一阶段的投饵量起点,避免频繁抽检对鱼生长造成影响。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来决定当天的投饵量:鱼体的平均体重,气温、水温,透明度,鱼类有无应激或疾病,以及养殖水环境有无突变情况。江河水质易受天气影响,若当天水体透明或江河水位变动较大时,饵料量需作减量调整或停止投饵。

1.6日常管理

做好“三勤”工作:即勤观察网箱是否安全、有无破网或堵网;勤观察鱼的健康、觅食和生长情况;勤观察江河水情预报、水位变化、水体透明度等,在大风和汛期到来之前,及时调节锚绳,把网箱移到岸边,防止网破鱼逃。生产养殖中避免无关人员上网箱,网箱加盖防强光,尽可能减少应激,在分级、搬运、换箱和抽样等操作时,做到鱼不离水,尽量减轻对鱼体的损伤。并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正确合理使用鱼药,做好日常记录,如测定水温、透明度、天气及江河水位变化情况、投饵和鱼摄食情况等。

2试验结果

2.1收获情况

两个试验网箱共投放鱼种2850尾、51.7kg重,经过150d的养殖,总死亡110尾,收获2740尾,成活率96.1%;收获商品鱼1912.5kg,平均单产239.1kg/m3,平均增重倍数37.0,试验箱收获情况见表2。

表21#、2#试验箱收获情况

放养情况收获情况

规格尾数总重规格尾数总重成活率平均单产增重倍数

(g/尾)(kg)(g/尾)(kg)(%)(kg/m3)

1#18.2160029.268515481060.396.8265.136.3

2#18.0125022.57151192852.295.4213.037.9

平均值18.1142525.86981370956.296.1239.137.0

2.2日增重及饵料系数

两个试验网箱的叉尾鮰养殖后总增重1860.8kg,平均尾增重679.1g,日增重4.52g,增重倍数37;共投饵2344kg,平均饵料系数为1.26。

2.3成本与效益

本次江河小型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8m3,共收获商品鱼1912.5kg,总收入18360元,总成本13926元,其中鱼种费2850元,饵料费9376元,折旧600元,人工管理费800元、药物300元。每千克鱼成本7.28元,总收益4434元,平均收益554.2元/m3,投入产出比为1∶1.32。

3讨论与建议

(1)从试验结果看,两种不同的放养密度对斑点叉尾鮰产量和养殖成活率影响程度差异不大,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成正比增加。放养密度的增大,饵料系数、个体增重成本和总成本相应减少,其群体增重倍数、日增重和经济收益显著提高。这种差异可能跟斑点叉尾鮰品种特性有关,即集群性生活方式,斑点叉尾鮰在低密度养殖时与鲤鱼养殖一样,具有“争霸”特性,从而影响其摄食、生活和生长。经过试验,我们认为江河小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放养密度宜掌握在400尾/m3左右为宜。

(2)梧州市地处北回归线,纬度低。根据我们去年对江河水温的测定,冬季的最低水温均在10℃以上,斑点叉尾鮰全年均可摄饵、生长。由于梧州地区常年水温较高,培育鱼种生产速度快,如果利用池塘配套培育大规格斑点叉尾鮰鱼种,保证及时提供江河网箱进行养殖生产,完全可以一年养成两茬,降低网箱折旧,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生产率,使我区江河网箱养殖业驶入集约、高效、科学的发展轨道。

相关文章

  • 天然大水面如何围网养殖大闸蟹
    天然大水面如何围网养殖大闸蟹

    凡外荡、湖泊、江河中,某些水流缓慢、避风向阳、水深l米以上、水质不受污染的水域,均可圈围养殖螃蟹。为了防止螃蟹外逃,需设竹箔与拦网双层结构。凡被圈养的水域,必须是水草繁茂的地方,这样可招引小鱼、小虾和其水生动物前来栖息,为螃蟹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繁茂的水草,又为螃蟹创造良好的栖息和隐蔽环境。俗语说:“螃蟹大小看水...

    261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义兴村的蟹种培育经
    义兴村的蟹种培育经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义兴村临近长江北岸,土质为壤土,有十多年的幼蟹培育传统,一直以优质蟹种取信市场,大打长江牌,吸引了大批新老客户。全村现有幼蟹培育池446亩,一龄蟹种亩产量150千克左右,品质和价格都堪称一流。2006年春售价68元/千克仍供不应求,平均每亩纯利润4000元,最好的塘口亩产178千克,纯利7000余元。...

    170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球状鳗居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球状鳗居线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病症由球状鳗居线虫和粗厚鳗居线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虫体呈圆筒形,肉眼可见。线虫在鳗鲡鳔中吸血,导致鳔壁充血,当鳔感染6~10条虫体时,幼鳗出现贫血消瘦,体色发黑。感染15条以上时就会出现鳔壁增厚,鳔囊显着增大,压迫内脏器官及血管,腹部肿大。防治方法(1)消灭中间宿主,切断鳗居线虫生活史,以控制感染。(2)在春季每立方米...

    1512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多雨季节甲鱼养殖户要谨防烂身病烂爪病综合症
    多雨季节甲鱼养殖户要谨防烂身病烂爪病综合症

    今年5月以来,珠三角地区经历了几场暴雨,水产业首当其冲受到极大重创。广东地区的甲鱼在开塘之后由于雨水较多,引起了病害的发生,主要表现为烂颈、烂身、烂爪等症状,死亡数量增加。因此建议要加强这种综合病的防治:首先要肥水,不要等天气好了再肥水,要尽早肥水,使水体呈绿油油的颜色。养殖到当前的高温期要保持水体清洁,避免水质过肥,...

    465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5~9月金鱼饲养须知
    5~9月金鱼饲养须知

    5月月均气温在20℃以上。此时正值金鱼繁殖旺季,既要管好亲鱼,又要培育好鱼苗、幼鱼。亲鱼2~3龄雌雄配比为2∶3或1∶2,亲鱼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8对为宜。天晴水温高,换水次数增加1~2次。鱼苗长大,进入幼鱼期开始多喂活水蚤,促其生长;给亲鱼多喂活水蚤有利于产卵和产后恢复。当气温超过25℃时,要搭棚遮阳。6月是金鱼疾...

    18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母本大闸蟹苗籽是决定成蟹养殖规格的关键,这是大实话还是大鬼话?
    大母本大闸蟹苗籽是决定成蟹养殖规格的关键,这是大实话还是大鬼话?

    2017年11月近尾声,作为大闸蟹养殖一个自然年,作为蟹农的我们,又到了清塘,准备幼蟹苗选择的时刻,特别是本年度一些养亏没有规格又无产量的养殖户,很是纠结于苗种是否选择对错的问题。还有就是一些新手养殖户,也对苗种的选择上产生了很多的迷茫和纠结。近时,微信等网络上很多打着专业水产公众号的一些从业者,天天在推广蟹苗大亲本的...

    236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为什么螃蟹在生长期必须蜕壳?
    为什么螃蟹在生长期必须蜕壳?

    河蟹(螃蟹)的生长过程总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或幼蟹的蜕壳而进行的。这是因为河蟹是节肢动物,具外骨骼,外骨骼的容积是固定的,当河蟹在旧的骨路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积贮的肌体已发展到旧外壳不能再容纳时,河蟹必须蜕去这个旧"外衣",才能继续生长。将要蜕壳的河蟹,背甲呈黑褐色,停止摄食,选择安静隐蔽的浅水处进行蜕壳。蜕壳开始时,头胸...

    149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季淡水白鲳病害防治技术
    冬季淡水白鲳病害防治技术

    冬季,当水温在15℃—20℃之间时,淡水白鲳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指环虫病。越冬期间淡水白鲳易患腐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现将这几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小瓜虫病。病鱼体表出现大量粘液,严重感染时,在水中呈白云状。防治:鱼种进池前,镜检鱼的体表及鳃,发现有小瓜虫时,每立方米水体用0·1克硝酸亚汞加水全池...

    828 淡水养殖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养殖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养殖方法
  • 网箱养殖加州鲈鱼技术的六个关键步骤
    网箱养殖加州鲈鱼技术的六个关键步骤

    加州鲈鱼是一种纯淡水的温水性鱼类,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水域,80年代初引入我国,并已在我国推广养殖。加州鲈鱼最适水温20℃~30℃,生存水温1℃~36℃。喜清新水质,尤喜在缓慢流动的清新水质中。正常生长要求ph值为6~8.5,每升水溶解氧在3毫克以上。加州鲈鱼食性为强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掠食性强。在大自然中,以水生昆虫、...

    2964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技术之疖疮病防治方法
    甲鱼养殖技术之疖疮病防治方法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感染引起。症状:背部、腹甲、裙边及四肢等处出现疖疮,表皮破裂,内有白色脓状物。治疗:一、全池泼洒“鱼用博灭”、“甲鱼菌毒净”等消毒剂。(一)博灭(名优鱼类,甲鱼,河蟹,蛙专用),本品为含碘消毒剂,与一般消毒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杀菌力强,且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达二周;2.作用范围广,对病毒、...

    232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怎样辨别真假鱼粉?
    怎样辨别真假鱼粉?

    答: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黏、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和略有鱼腥味。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储藏中脂肪变性。如果鱼粉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

    8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稻田里能养殖河蟹吗?
    稻田里能养殖河蟹吗?

    近几年来,稻田养殖河蟹被认为大有发展前途。稻田养蟹,既要考虑到稻的生长,又要有利于螃蟹生长,稻田结构可参考稻田养鱼的要求设置,即稻田四周开环形沟,稻田中间开“井”字形沟,要求沟沟相通。稻田中间开“蟹塘”一个,深1米左右,面积8~10平方米,和沟相通,作为夏季水温过高时螃蟹的栖息场所。四周田埂宽40~50厘米,高60厘米...

    24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此病由多子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部而引起。用显微镜检查时要注意,小瓜虫成虫具有马蹄形大核,而幼体只有圆形、椭圆形或短棒形的大核。1、症状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或鳃部有许多小白点,这小白点即为小瓜虫,另外还可见虫体寄生引起组织增生的点状囊泡。体表粘液增多,鱼体消瘦,病鱼游泳迟钝,浮于水...

    1293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冬季预防鱼缺氧的方法
    冬季预防鱼缺氧的方法

    冬季,池塘的鱼类虽然摄食活动量减少,但仍需要一定的溶氧来维持缓慢呼吸。池塘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空气中的氧气直接溶解到水中。然而,在寒冷的冬季,池塘水面一旦结冰,空气中的氧气就不能溶于鱼塘中。当遇到大雪覆盖于冰面、阳光就不能直接照射入池塘水中,水中的绿色植物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氧。而且鱼在冬季大多...

    12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斑点叉尾鮰腐皮病和指环虫混合感染的诊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腐皮病和指环虫混合感染的诊治方法

    斑点叉尾鮰(Ictalunespunctaus)亦称河鲶、沟鲶、美洲鲶,原产于美洲,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南亚及西欧部分国家和地区,是一种淡水温水性鱼类,在分类学上届鲶形目,鮰科,英文名channelcatfish。斑点叉尾鮰是美国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占美国淡水养殖的一半以上,现已成为全美第四大水产消费品。我国于1984...

    1855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