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高产鱼池的特点是放养鱼类规格大、品种多、密度大。因此,水质管理调节极为重要,尤其是夏、秋季节,日照时间长,温度高,投饵比较多,水质变化快,搞好鱼池水质的调节,是获取养鱼高产稳产的关键。现介绍几种水质的调节方法:
一、适当追化肥,减少或停施有机肥。夏、秋季节适当地追施化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铵态氮,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既增加天然饵料,又改善水质,使鱼池饵料生物保持较高的数量和较理想的种类组成。
二、适时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重要措施,加注新水能带进氧气和老水体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如:铁、锰、硅等,冲淡水中有机质,包括代谢的有毒物质,7-9月是鱼类生长旺季,一般代谢的有有毒物质。每7-10天必须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达20-30厘米,如果水中缺氧鱼浮头,立即加水可有效地解除泛池。
三、定期搅动塘底。搅动塘底,翻松底泥可使上下层水混合交流,促进底部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底泥吸附的营养盐类和微量元素,使营养盐、溶解氧在上下层中分布平衡,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2周搅动塘底1次,方法是:在中午人入池中用长柄耙耙动池底,或人在岸上用铁索沉入池底,来回拖拉。
四、灵活开机增氧。开动增氧机,可以促进池水对流,增加溶氧量和散发水中有毒气体,防止泛池,加速鱼类摄食生长。但开机时间要注意掌握做到:三开、两不开,即晴天时中午开机,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或水肥鱼多时半夜前后开机(浮头早开机),晴天傍晚不要开机,阴雨天中午不开机。
五、施药净化水质。向池中施入某些药物,调节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组成,调整pH值、增氧、净化水质。当池中浮游生物过多时,用敌百虫杀灭,使池水含药呈0.3-0.5毫克/千克浓度;如蓝藻过多,可用硫酸铜抑制,使池水呈0.7毫克/千克,也可用生石灰直接调节pH值和增大浓度以及净化水质等,每亩用生石灰5-10千克;也可用过磷酸铵增氧,每投14.3千克,可获1千克氧,并可以肥水;过磷酸铵也可增氧,每亩用量是0.1千克左右,用水溶解后,均匀泼洒全塘,使浮头很快缓解。
(来源:《安徽农业》2002.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