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香鱼“浙闽1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时间 : 2023-01-01 04:13:42 投稿人 : 幼翠 点击 : 加入收藏

香鱼“浙闽1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香鱼“浙闽1号”

一、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1.亲鱼的来源

亲鱼应来自全人工养殖的、已经过4次群体选择的性成熟香鱼“浙闽1号”,性状应符合上述相关的品种特性。

2.亲鱼的选择

选择无病无伤、健康的个体作为亲鱼。雌性腹部膨大、怀卵量高,体重在150克以上;雄性体重在100克以上,轻挤腹部有白色、浓稠精液流出。雌:雄比例为2:1.5。

3.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池的培育密度每平方10~15尾。人工育苗所需的亲鱼的数量按每立方米育苗水体需用雌性亲鱼1尾计,1000立方育苗水体,需用雌性亲鱼1000尾、雄性亲鱼750尾。亲鱼培育期间要加强管理,一般投喂加有海藻粉香鱼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不间断的投喂VE和胡罗卜素。

亲鱼培养池的水温宜控制在25℃以内。换水量根据池中水质而定,一般为20%~50%。换入的水以井水和溪流水为好,保持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保持水质清新,每天换水2次。每天清洗池底2次。

(二)人工繁殖

1.人工挤卵授精

在香鱼繁殖盛期(一般为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随着冷空气南下,在温度骤降2℃~3℃的情况下(也可以人工降温)能促进部分性腺成熟度较好的亲鱼自行排卵,但不能产出,排至腹腔内的卵时间久了就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因此掌握恰当的人工挤卵时间非常重要。一般每隔2天挑选亲鱼培育池中己自行排卵的亲鱼进行干法人工授精,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能进行人工挤卵的亲鱼必须进行卵球成熟度鉴定。鉴定方法为:轻压鱼腹流卵畅通,卵呈淡橙黄色、晶莹半透明,卵球圆且大小均匀,油球小而多、分布均匀,这样的卵子已基本成熟,可以进行干法人工授精。用干毛巾将雌鱼体表水份擦干,人工挤压卵子入白瓷盆内,随后将雄鱼精液(雌雄比为2:1.5)挤入,用羽毛轻轻搅拌1~2分钟,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将受精卵均匀地附着于洁净棕片或专用附卵器上,附卵密度10~15粒/平方厘米。人工授精时避免太阳直射。

2.人工孵化

人工挤卵授精前必须对孵化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试用,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复。特别是进出水系统、水流情况、进水水源情况、进水过滤网片是否完好、所需工具是否齐备等。并将相关工具和设施清洗干净或消毒后备用。

将数百对亲鱼人工授精的受精卵附于棕片上,然后用小竹杆将数百张附卵棕片串在一起浮于孵化池(或网箱)中,或者将附卵棕片吊于缚在孵化池(或网箱)壁上的绳子上,进行充分孵化,适当换水或进行流水孵化(图5)。每隔3天用(0.05~0.1)×10-6硫酸铜药浴或高盐水浸泡附卵棕片2小时,以防水霉菌危害鱼卵或初孵仔鱼。

待受精卵发眼后,出膜前一天逐渐咸化,至鱼苗出膜后3天转化为全海水,每天海水盐度的提升幅度为6~8。孵化期间的环境条件控制:水温15℃~22℃,pH7.0~8.2,盐度0~9,溶解氧>5毫克/升。

香鱼“浙闽1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香鱼“浙闽1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香鱼“浙闽1号”育苗(上:人工挤卵授精;下:布卵棕片)

(三)苗种培育

1.育苗池和器具消毒

育苗池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可先用(100~200)×10-6漂白粉消毒一天,然后用(50~100)×10-6高锰酸钾消毒半小时。消毒后要将池冲洗干净。育苗工具也同样要进行消毒。

2.培养密度与充气量调整

仔鱼的布苗密度2万~10万尾/米3左右;仔鱼长至1.5~3.0厘米时,有条件的可分养,密度为0.5万~1万尾/米3左右;全长3厘米以上,控制密度在0.2万~0.5万尾/米3。鱼体培养初期,水面呈微波状,随着鱼苗的生长发育,及时调整充气量,近似沸腾状。

3.环境因子控制

经沉淀、沙滤的育苗用无污染的自然海水,盐度10~30。培育水温控制在15℃~25℃之间,以18℃~20℃为最适宜。由于香鱼比其它鱼类对光更敏感,初期仔鱼光照控制在2000~3000lux为宜,避免直射光。孵化后50~120天的仔鱼,对光最为敏感。当孵化后4个月以上稚鱼体重1克以上在直射光下能正常生长发育。

4.培养管理

(1)吸污与换水:鱼苗开口后10天开始吸污,每2~3天吸污一次,30天以后每天吸污一次。育苗前期以添加水为主,鱼苗出膜后第10天左右开始换水,每天1~2次,每次1/6~1/3。换水时间为7:00、18:00。

(2)饲料投喂在孵化后开始到80天内投喂轮虫,投喂量按每天400~500个/尾的数量,日投2~3次。一般换水后投喂,可减少轮虫的损失。轮虫投喂前要用三角褐指藻等进行12小时的强化培育。轮虫不足时可用蛋黄补充。开口后15~20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每天投喂3次,维持水体无节幼体3~4只/500毫升。投喂前需用海洋鱼油营养强化24小时。有条件的单位,当卤虫无节幼体投喂一星期后,可逐渐加投小型的活桡足类,渐渐全部投喂活的桡足类。每天1~2次,维持水中有活桡足类。如采用冰鲜桡足类(冰冻不宜)投喂,每隔1~3小时投喂一次,每次用量为2~10克/米2。全池散投,当鱼苗全长达到2.5厘米以上时逐渐驯化至一边定点投喂。孵化后7~14天左右开始投喂微粒饲料。与仔稚鱼口径大小相对应的微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6%,每日投喂2~4次。有条件投喂活桡足类的单位,仅在淡化出苗前1~2周驯化至全部摄食颗粒饲料。

(3)病害防治:鱼苗出膜前1天用大蒜素泼洒1次,待鱼苗出膜后继续大蒜素泼洒防病,用量参照说明书。

(4)鱼苗分池:当鱼苗培育至全长1.5~2厘米时进行分池,制种用的鱼苗采用在不同人工授精批次、但同天育苗的不同育苗池中进行选择,选出来的鱼苗混合后继续培育。

5.鱼苗的淡化、出池和运输

(1)淡水驯化:稚鱼平均长到0.5克以上时即开始驯化,最初的1星期逐渐将比重降到1.010,接着一星期内慢慢淡化到1.002。

(2)出池:当体长达4.5~6厘米以上即可出池。出池前一周,要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出池前12小时停饵。

(3)运输:一般用充纯氧活水车或活水桶运输。短距离运输时,体重1200尾/千克左右的鱼苗每立方米水可运输50~100千克;长距离运输时装苗量酌情减少。其具体方法是:预先把活水车(桶)中的水用碎冰降温至10℃~12℃,放进鱼苗后充入纯氧气,使水面呈微气泡状。经过12小时左右的长途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在运输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充气量大小,充气量太大容易使鱼苗氧气中毒,得气泡病死亡;充气量太小,则易使鱼苗因缺氧窒息而死。

香鱼苗运输也可采用尼龙袋充氧降温运输法。包装一般也用50厘米×70厘米双层尼龙袋,内装8~10℃水5千克左右,全长5厘米左右鱼苗每袋装苗300~800尾;然后排除袋内空气,充入氧气,用橡皮筋扎紧袋口,装入纸箱内,由于运输时正值2、3月份,气温不高,因此箱中一般不加冰即可维持在8℃左右的水温。这样包装运输8小时左右,成活率可达70%。

二、健康养殖技术

(一)主要养殖方式和配套技术

香鱼“浙闽1号”从苗种养殖至商品鱼规格的模式,根据适养条件有二种:(1)有合适养殖水源(地下水或溪流水)的地区采用工厂化养殖;(2)水质、水温适宜的水库、江河中采用网箱养殖。目前国内以水泥池工厂化养殖为主。

1.苗种放养

一般春季放养,水温14℃以上。鱼种要求全长4.5厘米以上,健康活泼、品质优良,无病、无伤、无寄生虫感染、无畸形。鱼种开始放养时密度可以高些,200~300尾/米3,随着香鱼的生长,逐渐分养,后期的密度为50~150尾/米3,可要根据换水量、增氧设备等具体确定。

2.饲料与投喂

投喂的饲料为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按鱼体规格投喂不同规格的颗粒饲料。放苗后即行驯化投喂,每天5~6次,开始全池撒饵,但量不必多,鱼能吃到即可;而后逐渐减少投饵区,将香鱼引诱到进水口附近摄食;经数日驯化成功后,将饵料场固定在进水口附近。鱼体重超过5克后,改为早晚各投1次。投喂方法为慢慢地撒投,边投边吃,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日投饲量控制应做到2个七分,即70%鱼吃饱、吃饱的鱼标准七分饱,以便降低饲料系数,降低饲料成本。

3.日常管理

养殖期间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30%~50%,具体视水质而定。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流水养殖,此种养殖模式下可适当提高养殖密度。一般在换水时进行清污。养殖期间要保证溶氧量充足,每天增氧1~2次。一般每天早晨增氧1次,增氧时间为2小时;下午视天气而定。天气闷热时,要连续增氧。此外每天要观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有无浮头、死鱼等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之;做好日常管理记录。一般每月测量生长1次,每次测量30~50尾,掌握鱼的生长情况。

4.延缓产卵

因香鱼到了秋季繁殖季节后性腺发育、出现婚姻色,商品价值会降低,并且繁殖后死亡,为提高商品价值、延长销售时间,可采用增加光照时间的方法延缓成熟和产卵。一般可在300平方米香鱼养殖池上方架200瓦节能灯或高压水银灯4盏,使池水表面的照度达到125~340lux,从8月份开始至11月中旬,每天的光照时间(包括日照)可根据计划销售时间控制在18~24小时。

5.商品鱼捕捞

经过5~7月的饲养,部分香鱼达到商品鱼销售规格(50克以上)后就可陆续的捕捞活鱼上市。用一定网目的捞海捕获、捕大留小,后用活鱼车装输。冰冻加工出口的香鱼,因量大并要求达到一定规格,一般当鱼体重达到80~120克时全池起捕。可在出售前1个月向饲料中添加海藻粉,既能促进香鱼生长发育又可保持香鱼有独特的清香味,并使肉质细嫩。放水起捕后,按大小分档,进行冰冻或用其他方法加工。

香鱼“浙闽1号”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图6起捕出售的香鱼“浙闽1号”

(二)病害防治

香鱼的病害防治始终要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1.香鱼病害的预防

(1)鱼池与工具要彻底消毒:放养前要做好养殖池和各种工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一般采用生石灰(浓度200×10-6)或漂白粉(浓度(30~40)×10-6)浸泡和泼洒,以消灭各种病原体。

(2)购买的种苗要消毒下池:购买的香鱼“浙闽1号”苗种要消毒后下池。一般用浓度为(8~10)×10-6的青霉素、链霉素或用盐度5~8的水浸泡15~20分钟,也可用1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分钟。

(3)养殖密度要合理:合理控制密度、及时分养、规格一致是预防香鱼病害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密度过大,香鱼容易缺氧浮头、发病传染;但密度过低则造成养殖资源浪费。因此应根据水源、水质和不同的养殖模式、管理水平和经验来确定不同规格的放养密度。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在流水增氧条件下,刚放养时(1~2.5克/尾)的密度为360~380尾/米2;20天后达到约15克/尾时密度调为200~240尾/米2;继续养殖20天后约达25克/尾时密度调整为150~180尾/米2;两个月后一般达40克/尾以上时将密度调至为80~120尾/米2。以此为依据,到一定规格就要及时进行分养。在每次分养时,按不同规格的鱼分养到不同密度的池子,个体大的密度低一些、个体小的密度高一些,并且同一池的鱼大小规格要一致。

(4)控制好水质:受污染水绝对不能入池。在香鱼养殖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控制好水质。香鱼正常生长的理化环境为:pH7.6左右,溶解氧>4毫克/升,氨氮<2×10-6,亚硝酸盐<0.3×10-6,水温15℃~25℃。一般通过换水和增氧来改善和保持水质良好,因此平时要根据水质情况及时用地下深井水更换池水、开动增氧机增氧。

(5)饲料要优质:投喂优质饲料是提高香鱼的抗病能力、生长速度的关键。目前香鱼投喂的饲料是香鱼专用颗粒型配合饲料,一般来说营养比较全面。投喂的原则要做到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量确定要三看(鱼的活动摄食、天气、水质),水温超过28℃时应减少投饲量。

(6)要及时清除病原:每个月交替使用大蒜素(5千克/吨饲料)、中草药好肝胆(3千克/吨饲料)拌入饲料投喂,每次连续3天;每个月交替使用聚维酮碘((0.2~0.5)×10-6)、生石灰((1.5~3)×10-6)进行全池泼洒,每次连续3天。以上技术措施对于控制和消灭病原体有较好效果。

(7)操作要防损伤:香鱼性情急燥,活动力甚强,当进行捕捉、清池筛选、网箱内分级操作、搬运等作业时,鱼体易受伤,水体中业已存在的病菌或寄生虫就会获得侵袭鱼体的机会,使鱼得病或死亡。因此,在清池放鱼时应先驯化,然后带水操作把受伤香鱼集中到盐度5~8的盐水中消毒,或用(0.1~0.3)×10-6的10%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常规消毒,使之愈合伤口,恢复体力,防止鱼体受伤而感染疾病。

2.鱼病治疗

香鱼“浙闽1号”迄今尚未见特有的鱼病发生,可根据一般鱼病治疗方法进行。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苗种处供稿

相关文章

  • 欧洲鳗鱼养殖常见病脱黏病的防治技术
    欧洲鳗鱼养殖常见病脱黏病的防治技术

    病原为非O1群霍乱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病鱼体表黏液呈斑块状脱落,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黏液脱落处体色变,鳗体表呈花斑状,常伴有烂鳃症状、随病情发展,病灶处溃疡。流行情况:主要流行于夏季高温季节或选别3~5天后的鳗鱼,传染速度快,引起死亡率高。防治方法(1)预防方法:夏季高温减少筛选次数,筛选时小心操作,避免弄伤鱼体。(2)...

    1974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水韭菜漂浮的处理方法
    河蟹池塘水韭菜漂浮的处理方法

    “养蟹先养草,草好蟹才好!”对于目前江苏高邮地区、中等密度养殖(1000只左右)、复合种草(伊乐草、轮叶黑藻、水韭菜)模式中水韭菜被大量夹取的现象进行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础信息】技术员:北京水世纪生物公司 周吉平地点:高邮市临泽镇填表时间:2015年6月8日星期一【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水面...

    60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氨氮对养殖鱼类的毒害
    氨氮对养殖鱼类的毒害

    随着广大养殖户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亩产量、亩效益有较大突破,但同时池塘自身污染也越来越重。因为,池塘吃食性鱼多,投食量大,排泄物及残食增多,蛋白质经分解生成的氨态氮随之增多。氨态氨具有较强的毒性,稍有不慎,吞食性鱼类就会发生氨氮中毒,轻则影响正常生长,重则死亡,经济严重受损。现将池塘鱼类氨氮中毒的症状及解救方法介绍如下...

    26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阶段病害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阶段病害防治技术

    通过几年饲养斑点叉尾鮰苗种,发现在苗种培育阶段几种常见疾病,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小瓜虫寄生鱼体上形成白色的囊泡,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用肉眼可见体表与腮上有许多小白点,引起鱼体组织增生和发炎,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虫体。饲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杀灭小瓜虫胞囊。发病后可采用每亩用辣椒粉2...

    2667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鱼松的加工技术
    鱼松的加工技术

    鱼松是鱼类的肌纤维制成的绒毛状金黄色调味干制品。营养价值高,老幼皆宜。工艺流程:原料鱼→前处理→蒸煮→去皮、骨→拆碎、晾干→调味炒松→凉干→包装。加工方法:前处理,三去(去头、鳞、内脏),洗净,沥干。把鱼放入垫了纱布的蒸笼内蒸熟(15分钟左右),趁热抖下肉,拣出骨、筋、皮,并将肉撕碎。锅内放入生猪油等熬熟后即可将鱼肉倒...

    18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气泡病继发细菌性感染一例
    草鱼气泡病继发细菌性感染一例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西山村黄老板有一鱼塘,面积20亩,平均水深1.5米,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2台,3kw水车式增氧机1台,主养草鱼,套养花鲢和白鲢。2018年9月14日,黄老板致电豫翔水产技术员说:“最近一个星期草鱼越死越多,赶紧过来看看,要怎么处理?”当天下午,豫翔水产技术员赶往黄老板鱼塘。巡塘一周,发现草鱼的死亡数量...

    2684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八九月份河蟹纤毛虫处理方案分享
    八九月份河蟹纤毛虫处理方案分享

    作者: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泗洪龙集店 卢允华 吴涛客户情况:江苏宿迁市泗洪县龙集镇龙东朱老板,养殖18亩河蟹塘。8月19号发现草头挂脏,螃蟹身上污泥、毛绒状物多,螃蟹活力差,有上草头、上网现象。经显微镜检查,确认是纤毛虫。遂建议使用“青苔净”6瓶。8月21日,发现蟹身上污泥少了很多,变得干净。蟹壳色泽明亮,上网现象减少...

    36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颡鱼鱼苗塘“浑水”处理一例方案分享
    黄颡鱼鱼苗塘“浑水”处理一例方案分享

    作者:湖北泱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张青帮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干山镇沈老板一9亩水面黄颡鱼精养土塘,水深0.6米,投放200万水花,配有两台增氧机,一直投喂粉料。池塘水体长时间为泥浆水,测pH值早上为8.3,晚上为8.8,氨氮基本无,亚硝酸盐为0.02mg/L。至6月份,黄颡鱼苗约为两公分,下颌处有出血症状,但无死亡。沈老板...

    154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鲤鱼养殖常见病细菌性白云病防治技术
    鲤鱼养殖常见病细菌性白云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鱼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白色薄膜。发病初期,白膜主要分布于头部,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蔓延到体表其他部位。部分病鱼出现竖鳞或脱鳞,体表或鳍出血,少数病鱼眼球浑浊、发白,甚至脱落。它与疖疮病的区别是体表为白色黏液附着,而疖疮病则为石蜡状的白斑凸出体表。2.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25...

    1057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甲鱼转塘注意事项
    甲鱼转塘注意事项

    甲鱼养殖户为了节省能源,采用温室与外塘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小甲鱼在温室中培育,这时放养密度高,加温的燃料成本低,等到外塘的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养殖模式。但甲鱼从温室转移到外塘时,若处理不当,往往造成甲鱼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之一是温室水温高,外塘水温低,温差太大,甲鱼无法适应患病而死。另一...

    7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九月十月份河蟹养殖饲料投喂方式
    九月十月份河蟹养殖饲料投喂方式

    9月底前河蟹完成最后一次脱壳,外壳大小定型,这时需要加强营养,增加动物性饲料投喂量,提高河蟹生长的肥满度。育肥增重河蟹,饲料投喂是关健,笔者认为9、10月份河蟹饲料投喂方式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投喂好动物性饲料。选择新鲜野杂鱼、冰冻海杂鱼、螺蛳、蚌肉等,日投喂量不低于河蟹体重的6-7%,早晚2次投喂,早7时投喂30%...

    153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常见病之毛细线虫病防治技术
    黄鳝养殖常见病之毛细线虫病防治技术

    有关资料大多报道毛细线虫寄生在黄鳝肠道后半部,虫体乳白色;作者的观察表明,毛细线虫寄生在黄鳝的体腔,并略呈粉红色,全年发生,具体情况有待,深入研究。病鳝食欲减退,消瘦,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防治方法:防治药物及其使用方法正在研究之中。...

    2451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常见病腮腺炎病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甲鱼养殖常见病腮腺炎病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郭清雄一、腮腺炎病原菌:腮腺炎作为一种突发性疾病,具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性,对幼、稚鳖均具有危害性。研究表明该病由病毒感染引起,后续细菌感染使病情加剧。二、腮腺炎症状:病鳖常因全身水肿无力而爬至岸上或料台,头颈伸长,头颈部尤为肿胀;病发初期甲鱼背甲、腹甲具点状或斑块状出血,至后期严重时出血点消...

    92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瓦氏黄颡鱼亲鱼的选择与放养
    瓦氏黄颡鱼亲鱼的选择与放养

    1、亲鱼的来源与选择瓦氏黄颡鱼的亲鱼一般从捕捞的商品鱼中收集,选择纯种、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鳍条完整、无损伤且已达到性腺成熟的鱼作为后备亲鱼培育,作为繁殖用亲鱼雌鱼个体要求在250~350克,雄鱼个体500克以上,年龄都在3龄以上。亲鱼收集后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10分钟入池。纯种瓦氏黄颡鱼亲鱼选择标准:鱼体长,体后...

    2743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春季饲养金鱼的水质控制
    春季饲养金鱼的水质控制

    经过漫长的低温和缺乏阳光的冬季室内饲养之后,金鱼体质较弱,春分前后开始移至室外露天饲养,鱼群的换水需格外小心轻捷。通常每天换水1次,也可酌情隔日1次,每次换水量掌握在全部水量的10%左右。此时水温较低,水中溶氧量大,金鱼食量尚小,鱼体耗氧率低,少量换水已能满足金鱼生活之需要。早春后期,随气温上升,金鱼的食量开始增加,活...

    2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