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

时间 : 08-01 投稿人 : 静槐 点击 : 加入收藏

养鹅是当前国内畜禽生产中效益较好的产业之一,尽管我国养鹅业近年发展较快,但鹅产品在国内市场仍供不应求。随着鹅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跨省和区域的商品鹅交易及引种十分频繁,这为鹅病的广泛扩散提供了条件,极易造成鹅病的大规模流行。除此之外,伴随着我国畜禽业的发展以及畜禽病原微生物的不断变异,过去不曾使鹅发病或很少使鹅发病的一些疾病,现在已成为养鹅生产必须预防的重点疾病。鹅虽然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但从近年国内鹅病的流行趋势看,鹅的发病种类日趋增多。因此养鹅生产者千万不能以过去的观念对待现在的鹅病防治工作。

鹅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防治 | 家禽养殖

当前养鹅须重视预防的主要传染病有以下几个:

1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2d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鼻孔有棕褐色或绿褐色分泌物,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有些还有神经症状。两周龄以上雏鹅病程3~7d,部分患病鹅可自愈。

小鹅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发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只能搞好预防。种鹅可于开产前1个月皮下或肌肉接种1mL(1∶100稀释)鹅胚化弱毒苗,于开产前15天进行二次免疫。也可用小鹅瘟油剂灭活苗于开产前20天每只种鹅肌肉注射1mL。这样免疫的种鹅5个月内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鹅可获得保护。种鹅未免疫的雏鹅及种鹅免疫期超过100d以上繁殖的雏鹅,应在出壳当天每只皮下注射0.1mL鹅胚化雏鹅弱毒苗。在发生本病流行的地方,为安全起见,可每只雏鹅皮下注射0.5mL抗小鹅瘟血清进行保护。

2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是一个具有多个亚型的可导致多种家禽患病的高致病性的病毒,尤其是H5亚型的毒株,对各种日龄和不同种类的鹅均具高度致病性。雏鹅发病可高达100%,死亡率95%。大日龄鹅及种鹅发病率也较高,死亡率40%~80%不等。这一传染病过去很少将其纳入鹅的免疫计划,现在应引起养鹅者的高度重视。

鹅发生禽流感时体温升高,腹泻,昏睡,曲颈斜头,左右摇摆,头颈肿大。眼睛发红或出血,有分泌物,严重者眼、鼻出血。病程为雏鹅2~4d,青年鹅及成年鹅4~9d。

发生禽流感时,应及早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降低发病造成的损失。预防该病应避免鹅与其他家禽混养,此外要搞好免疫接种,疫苗最好选用多价灭活苗。种鹅5~15日龄每只0.5mL首免,50~60日龄每只1~1.5mL二免,开产前每只2~3mL三免,以后每4~5个月免疫1次。母代未免疫的雏鹅5~15日龄首免,每只0.5mL,2月龄二免,每只1~1.5mL。母代已免疫的雏鹅,15日龄左右首免,2月龄二免。

3鹅副粘病毒病

鹅的副粘病毒与鸡的新城疫病毒是同类病毒的不同毒株,因此也有人将此病称为“鹅的新城疫”病。而且试验证明这一病毒可致鸡及鹅发病,二者之间均具有高度互感性和高致死率。鹅大群平均发病率60%,平均死亡率40%左右。不同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鹅患病的病程为小日龄鹅2~5d,大日龄鹅4~10d。大多数鹅发病初期水样腹泻,后期部分病鹅有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30%的病鹅还有呼吸困难、打喷嚏症状。

鹅的副粘病毒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防病除了注重环境消毒外,不要把鹅和鸡混养,同时搞好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用灭活苗,种鹅10~15日龄首免,60日龄左右二免,开产前半月三免,以后成年鹅每年免疫1次。母代免疫的雏鹅1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母代未免疫的雏鹅,5~7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

4鹅的鸭瘟病

在养鸭较多的地方和鹅鸭混养的情况下,以及鸭瘟病流行疫区,鸭瘟病毒可感染鹅而使鹅发生鸭疯病。鹅的鸭瘟病多发于养鸭旺季的盛夏和秋初,不同日龄的鹅均可发病,通常在鸭群发病后不久,鹅群开始发病,3~5d后波及全群,病程2~6周,发病率20%~50%,死亡率90%以卜。病鹅流泪,眼睑水肿,结腆充血,头颈肿大,呼吸困难,腹泻。

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不要将鸭、鹅混养,并且可用鸭瘟弱毒疫苗免疫鹅群。雏鹅2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种鹅在开产前半月三免,成鹅以后每年免疫2次。用鸭瘟疫苗免疫鹅,其疫苗用量为鸭免疫剂量的3~4倍。

5鸭疫巴氏杆菌病

本病是由里默氏杆菌引起,以侵害2~7周龄雏鸭为主,同时也可感染鹅及其他家禽。鹅患此病与饲养密度大、空气污浊、圈舍湿度大、饲养管理差、饲料营养水平低以及鹅群常有应激情况等有很大关系。鹅患此病的死亡率较鸭高,特别幼龄鹅感染此病死亡率高达70%左右。急性死亡则无症状,2~3周龄雏鹅病程1~3d,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眼睛和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部分鼻窦扩张,死前有神经症状。4~7周龄病程1周左右。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一是用灭活疫苗,10日龄左右首免,首免后2~3周二次免疫,种鹅可于开产前2周免疫,以后种鹅每年开产前2周免疫1次,以保护雏鹅早期感染:二是由于此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可用磺胺、葸诺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药物预防和治疗。

6鹅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

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体内的条件性致病菌,当鹅的抗病力下降时可使鹅发病。种鹅感染此病产蛋减少,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下降。患有此病的种母鹅可见粪便中混有蛋清和凝固的蛋白或蛋黄,病鹅多有卵黄性腹膜炎,泄殖腔羽毛被粪便污染。种公鹅发生此病,则阴茎红肿,不能回缩而露出体外。雏鹅患病则生长发育缓慢,腹泻,怕冷,生长发育受阻。1周龄的雏鹅感染此病,多发生败血症死亡。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一是可用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雏鹅10~15日龄每只肌肉或皮下注射0.3mL,留种鹅120日龄二免,注射0.5mL,开产前20天左右三免,以后每隔3~4个月免疫1次;二是可用土素霉、甲砜霉素等多种抗生素不定期地选其一种加入饮水或饲料中,连用4~5d进行预防或治疗。

7禽霍乱病

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内和自然界广泛存在此病菌,当环境突变或鹅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生此病。此病可用疫苗免疫,但疫苗的保护率不高、免疫期较短。重点在于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可在鹅的饲料或饮水中投入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等抗生素。

相关文章

  • 鸡舍良好环境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鸡舍良好环境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冬季鸡群的呼吸道与肠道混合感染性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有的养殖户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做好疫苗防疫后仍然还有疫病发生呢?从空气质量方面分析冬季发病率高主要因鸡舍内空气质量不好,其原因在于鸡舍内空气不流通,空气污浊,有害气体含量高。在寒冬,养殖户往往担心鸡受冷感冒或鸡舍内的温度低影响产蛋率,所以将鸡舍的通风换气孔、窗户用塑料布糊...

    3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土鸡育雏注意啥
    土鸡育雏注意啥

    注意选择品种:要选用经选育的地方鸡种。这样仔鸡生长均匀、相对生长较快、毛色整齐一致。注意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注意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注意...

    23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殖蛋鹅注意五件事
    养殖蛋鹅注意五件事

    饲养方式规模化的养鹅场,对种鹅多采用全舍饲的方式饲养。要加强戏水池水质的管理,以保持清洁。舍内和舍外运动场也要每日打扫,定期消毒。小规模和单品种饲养种鹅,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比较适合,晚上赶回圈舍过夜。放牧时应选择路近且平坦的草地,在路上慢慢驱赶,上下坡时不可让鹅争抢拥挤,以免受伤。补料技巧产蛋鹅补饲要做到“...

    28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笼养肉鸭巧避“四病”
    笼养肉鸭巧避“四病”

    肉鸭笼养,是继放养、圈养之后新兴起来的一种高效养鸭法。此法将现行的北京鸭、樱桃谷鸭、赣南沃子等优良肉鸭从雏鸭出壳到出笼上市全过程完全在房舍内笼养。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如下"四病"。一、防止中暑。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一旦中暑,应立...

    25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寒冬养肉鸡五个“不能忘记”
    寒冬养肉鸡五个“不能忘记”

    一、保温防寒,不能忘记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

    23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乙酰甲喹中毒的诊治
    鸡乙酰甲喹中毒的诊治

    某养鸡户称,养殖的2000只鸡突然死亡100只左右,其余病鸡也都精神萎靡,这种症状已经持续5-6天。开始时,死亡1-2只,没有引起重视,后来,死亡数量越来越多,死亡率达20%左右。询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临床观察发现,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食,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喙、爪及面部发绀;时而尖叫;死前痉挛、角弓反张。剖检...

    4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母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母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产蛋初期与前期的饲养管理。产蛋初期(150~200日龄)与前期(201~300日龄)重点是增加日粮中营养浓度和饲喂次数;满足营养需要,把产蛋量推向高峰。在适当日粮配方的基础上,产蛋率达50%时,每只鸭每天添加10克鱼粉:产蛋率为70%时添加10克鱼粉;产蛋率达90%以上时添加18~20克鱼粉,以后维持这一水平。饲...

    25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舍小环境初冬巧调控
    鸡舍小环境初冬巧调控

    初冬季节的温度和昼夜温差变化大,为保证鸡群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提高鸡群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发生,必须做好鸡舍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的控制。温度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最低不应低于15℃。如遇到刮风天气应摇起篷布(根据外界温度变化情况,摇起一半或全部),防止刮风使舍内温度骤降。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和鸡群的表现调...

    5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庭“流水式”肉鸡饲养新技术
    家庭“流水式”肉鸡饲养新技术

    家庭“流水式”肉鸡饲养新技术,即育雏、育肥分室饲养。雏鸡在育雏室内培育至28日龄后,转入育肥鸡舍,育雏室腾出后又马上育雏,这样循环往复,既增加了肉鸡周转批次,又提高了鸡舍利用率。按新技术饲养户年出栏肉鸡8批,而育肥、育雏同舍的饲养户,年出栏肉鸡仅4批。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鸡舍建造育雏室可利用旧房屋,修整、清...

    2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群脱羽防控对策
    鸡群脱羽防控对策

    1控制疾病的发生加强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切实有效地执行,可有效地预防慢性传染病和中毒病的发生。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定期消毒,不仅对舍外进行每周一次消毒,而且要坚持每周两次的带鸡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体外寄生虫的防治具有很大的作用。2保证饲料营养全价均衡鸡群羽毛生长期间,含硫氨基酸应充分满足,饲料中胱氨酸、蛋氨酸...

    13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饲喂畜禽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饲喂畜禽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生豆饼喂鸡有害:生豆饼中含有抗胰蛋白酶、血球凝集素等有害物质。直接用来喂鸡,不仅会降低豆饼的利用率,而且阻碍鸡的生长发育,并影响母鸡产蛋。2、青贮饲料不可喂兔:兔是草食动物,由于青贮饲料酸性大,而其盲肠与回肠连接处的圆小囊分泌的碱性液体无法中和,因此容易造成兔消化不良,甚至自体酸中毒。3、用鱼粉养鸡不要过量:多喂鱼...

    5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鹅养殖管理技术
    种鹅养殖管理技术

    种鹅的选择选择种鹅是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的基础。选择种鹅应从育雏开始,按品种要求和育种方向选择健康雏,8周龄时再根据生长速度和外貌特征进行选择。公鹅的选择:应选择前期生产速度快,体质健壮,头大脸阔,肉瘤大而光滑,眼明亮有神,啄部长而钝,颈粗稍长,胸宽深,背宽长,腹部平整,胫粗有力,两腿间距较宽,鸣声响亮,雄壮威武,性...

    3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天气变冷谨防蛋鸭“倒蛋”
    天气变冷谨防蛋鸭“倒蛋”

    蛋鸭“倒蛋”是指春季养的母鸭,从11月进入产蛋期,而这时气温逐渐变冷,日夜温差过大或因营养不足,导致刚产蛋的蛋鸭就停蛋“休假”。如果蛋鸭“倒蛋”就开始换毛,一换毛就要到明年春天才能产蛋。如果此期能控制鸭“倒蛋”,就能大大延长产蛋期,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当鸭出现蛋的个体变小、蛋壳变薄、产蛋时间延迟、畏水、上岸羽毛潮湿即往...

    24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吃辣椒多产蛋
    鸡吃辣椒多产蛋

    红辣椒中含有植物杀菌素。据试验,在蛋鸡饲料中添加0.3%~0.6%红辣椒粉,可使蛋黄颜色显著加深,并能提高鸡的采食量和抗寒能力,提高抗病能力,使产蛋率提高8%~10%。(李巧云)(来源:农业科技报)...

    23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养肉鸡十要点
    冬养肉鸡十要点

    1、选好雏鸡:选择健康的雏鸡,是养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购买雏鸡时须严把质量关,进行严格挑选,以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雏鸡健康。2、防寒保暖: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大,如果温度过低,鸡只易互相挤压取暖,增大消耗,降低饲料利用率,同时,容易发生腹泻或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3、把握湿度:育雏期...

    23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