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水温降低,这个破坏力很强的病害又要兴风作浪了!

时间 : 05-10 投稿人 : Triston 点击 :

最近水温开始降低,秋天一过也就到了冬天,那接下来的鱼病,最多的当是水霉了,水霉是真菌的一类,所以接下来也不是太忙,就想把真菌也系统的写一写,个人认识有限,就抛砖引玉,不对这处请大家指正。

水温降低,这个破坏力很强的病害又要兴风作浪了!哪些药可以镇得住?

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可以分成五类,这五类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那另一类就是真菌界。由于真菌独特的细胞结构、生活方式与生殖方式,所以把真菌单列为一界。真菌的细胞分成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壁三部分组成,现在开发的真菌类药品,都是在针对这三个部位进行药物靶点的开发。由于人的细胞结构中不存在细胞壁,所以理想中的抗真菌类药物应是针对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葡聚糖和甘露糖开发,这样针对性强,副作用少。但限于人类对真菌细胞壁合成途径的认知,目前只有多氧霉素和日光霉素等少量药物,大多仅限于实验阶段,或是我孤陋寡闻,还没听说到或是查阅到。

另一类就是针对细胞核研发的真菌药物,但据我了解的情况,针对细胞核研发的抗真菌药物也很少,好像就只有一种5-氟胞嘧啶。为什么这么少呢,是由于真菌和动物都有细胞核,把细胞核的遗传信息转录、翻译作为药物靶点,由于真菌和动物细胞核的差异很小,药物作用于真菌也同样会作用于寄主细胞,所以副作用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即要选出对真菌有抑制作用,而对寄主细胞副作用又要小,要选出适宜物药的概率就很低。

好了,前面说的两类情况,现在开发的抗真菌类药物都很少,现在市面上最多的还是针对真菌细胞膜开发的抗真菌药要多一点,这是由于真菌细胞膜的独特结构决定了的。

真菌的细胞膜与动物的细胞膜结构大体相似,都含有糖蛋白和脂质,但不同的是,真菌的脂质中含有一种特有的成分麦角固醇,它在维持真菌细胞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动物的细胞膜脂质中却不具有这一成分。由于这一差异,现在大多数抗真菌性药物,都是根据这一特性开发的。通过抑制合成麦角固醇的酶制剂,使真菌的细胞膜受到破坏,从而达到抑制真菌生长繁殖的目的。如两性霉素B就是通过与麦角固醇的特异性结合,氟康唑、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则是通过抑制酶制剂产生效果。

真菌中的脂质除了麦角固醇的特殊性外,真菌脂质中的鞘脂,与动物、植物中的鞘质结构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过去一直被忽视,最新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或许以后会有更多关于这方面的新药研发。除了根据以上理论研究,研制出的一些抑制真菌的药外,还有一些通过药物筛选获得的一些抗真菌药品,虽然试验获得有效数据,但对药物作用的药物靶点,抗真菌的机制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像平时我也喜欢拿各种各样成分的药,个人认为可能对真菌有效,就凭着感觉,有没有效果,试了才知道,经常去试,试的多了,自然也就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像三氯、苯扎溴氨、高锰酸钾对真菌的作用有限,如要达到抑制或是杀死真菌孢子,其浓度是非常高的。而甲醛、戊二醛、聚维铜碘、五倍子其有效浓度,相对来说稍稍要低一点,其安全性也稍好一些,有的在生产中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使用剂量也是很大,主要也是用于浸泡用药。以甲醛为例,当浸泡浓度达到20ppm才对真菌孢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果要具有杀灭效果,那浓度相应还要加大,同时还要延长浸泡时间,在25ppm时,要浸泡上一整天才有明显的杀灭效果。另外,将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成合进行复配,如五倍子加戊二醛,药效会增加。这样的试验,今年只要有空,我都还会继续做下去,期望从中找出一种即有效,又成本又不高,而且在生产中又可行的药物。

水温降低,这个破坏力很强的病害又要兴风作浪了!哪些药可以镇得住?

在我们国家,渔药的研究是远落后于人药的研究的,现在使用中的许多渔药,大多都是在借鉴兽药或是人药的研究成果。所以在开发或运用上,特别是关于药理学的理解,那和兽药或是人药就如出一辙。在水产上现在用得比较多抗真菌药物有:水杨酸、碘、硫谜沙星、五倍子等成分的,大家都在用,但好像比被禁用的孔雀石绿的效果要差许多,这两年也有不少人在做这方面的探索。

有一大专院校的教授,曾推出了一款产品,我特意拿来试验过,按说明书使用,但没什么效果,我又给教授打电话,然后按其要求加量使用,如果要效果很好,则是加量加量再加量,细算下成本也不低。流水池或是鱼苗上用,成本还能接受,可要在大水面上使用,确实很有局限性。为了试出有效果的抗真菌药,不得不再来细梳一下现在用的比较普遍的一些抗真菌的药品。

第一类:咪唑类药物

如我们熟悉的治疗脚气的达克宁其主要成分就是酮康唑,就属于咪唑类。一些钓鲟鱼的钓鱼塘,一条鲟鱼重到几十上百斤,垂钓中经常拉伤,在冬天就容易得上水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只能用达克宁涂摸的办法治疗有水霉的地方。它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使麦角固酵合成受阻,破坏真菌细胞的完整性,使细胞内的物质外漏,从而达到抑制或是杀灭真菌的目的。与它相类似的药还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联苯苄唑等。在咪唑类药物中,还有一个成分的药,虽然外用效果不是那么突出,但内服,却因为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代谢低,口服吸收率高而且快,还不受食物和胃酸的影响等特点,对于深入肌肉里的真菌性疾病,可作为首选药物,它就是氟康唑。

第二类:多烯类药物

以两性霉素B和制霉素为代表,两者性质相当,只是制霉素的毒性更强。其作用原理都是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酵相结合,使得细胞膜出现微孔,引起细胞内的物质外渗,通过这种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抑制或杀死真菌。由于哺乳动物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同样含有固酵,所以多烯类药物对哺乳动物是有副作用的,存在溶血、肾脏损害等风险。但值得庆幸的是,多烯类药物对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酵的亲和力大于在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亲和力,所以即使存在副作用的风险,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另外,多烯类药物因为口服和肌肉注射吸收不良,且不稳定,所以并没有内服,就进一步减少了其副作用的危害。在用药中要注意的是,酮康唑与两性霉素B有相互干扰作用,所以酮康唑与两性霉素不能混用。

第三类: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这类药的特点与第一类咪唑类有点相似,也是同样是作用于真菌的酶类,只是这类药作用的酶类是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使角鲨烯积聚,麦角甾酵的合成受阻,从而抑制或是杀灭真菌细胞。丙胺烯类抗真菌药与多烯类药物的特点也存在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体内吸收不好,当药物进入体内,通过肠胃吸收和肝脏代谢后,进入血液的药物浓度会大幅降低,所以首过消除作用很明显。更适合于外用,当在皮肤上外用时,其外用的效果优于酮康唑和两性霉素,如果用了达克宁等物效果不明显时,可以把这类药作为复发时的首选用药,比如现在我们在人药上常用的特比萘芬。

第四类:嘧啶类药物

如5氟胞嘧啶,就是作用于真菌细胞核的药物。当药物进入真菌细胞内,在胞嘧啶脱氨酶作用下转化为氟尿嘧啶,由于氟尿嘧啶取代正常代谢产物尿嘧啶,所以真菌的蛋白合成受到了干扰,从而达到了抑菌或是杀菌的作用。5氟胞嘧啶毒性低,且口服吸收良好,药物在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在体内不被分解代谢,主要通过肾脏清除。如口服用药后,5氟胞嘧啶在24小时内,有90%的药以原形式从尿中排出。不利的一面是,5氟胞嘧啶的抗菌普很窄,而且易产生耐药性。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耐药性,前期都会加量使用,或与有协同作用的两性霉素B、或是酮康唑合并使用。

第五类: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药物

众所周知,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葡聚糖、几丁质和甘露聚糖蛋白复合物组成,而哺乳动物没有细胞壁,所以只要药物针对真菌细胞壁上的这些成分发生作用,那这些药物就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真菌,对寄主就没危害。针对真菌的细胞壁开发的药物有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如卡泊芬净,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如多氧霉素、尼可霉素;以及作用于甘露聚糖和甘露聚糖蛋白复合物,如普那米星、卡泊芬净。

最后还有抑制真菌有丝分裂的灰黄霉素,其作用原理是与微管蛋白结合而发生作用,口服吸收好,吸收后可分布机体各部位,拌药时加入植物油,如菜油(有的地方也叫清油),可减少药物损失,增加药物吸收率。对于全身性真菌疾病,在吃料的情况下,内服灰黄霉素可有效助于治疗真菌性疾病。现有情况下,通过多年的养殖一线实践,我筛选出了一些在真菌上确实有一定效果的药物,如硫谜沙星、水杨酸、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碘、甲醛、戊二醛等。更多实验数据,等今年年底的实验如果有了新的发现,到时再分享给大家。(全文完)

相关文章

  • 日本对虾用药的注意事项
    日本对虾用药的注意事项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应该科学地选择药物,避免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1.用药量要适当药物用量即浓度或剂量,是直接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说来,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的用量增加或减少,其药力也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即所谓用量与疗效的关系。当药物量浓度过低时,不能达到疗效。能够产生效应的最大药物浓度称为最低效应浓度(mi...

    2043 虾类专题 斑节对虾 斑节对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方法
  • 陈昌福分析将中药开发成渔用免疫增强剂新思路
    陈昌福分析将中药开发成渔用免疫增强剂新思路

    有不少人认为,中药具有资源丰富、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等优点,不仅可以作为人用药物,也可以做成各种兽药。目前,我国有一些中药正在被用来作为渔用药物使用,其中一些中药“制剂”被用来防治细菌性疾病,也有一些被用来防治寄生虫病。而在现实的水产养殖业中,人工养殖鱼类大多数疾病一旦发生,均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果采...

    834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池底淤泥病菌多 水产养殖户如何选择清塘消毒产品很关键
    池底淤泥病菌多 水产养殖户如何选择清塘消毒产品很关键

    清塘,就是在放苗之前,将池塘的淤泥、野杂鱼、杂草进行清理,对池塘进行平整、堵漏、并彻底消毒的过程。 一个养殖周期后,池塘底部蓄积着大量的饲料碎屑,粪便、各种动植物尸体沉积在底部,严重恶化了池底环境,滋生大量有害菌、病毒及寄生虫。 目前广大养殖户清塘多会选用漂白粉、生石灰等传统清塘消毒剂进行清塘,使用效果可以,但往往副作...

    1245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规药物安全使用规则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规药物安全使用规则

    1.甲苯咪唑溶液: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鱼慎用。2.菊酯类杀虫药: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对鲢、鳙、鲫毒性大;如沿池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虾蟹禁用。3.含氯、溴消毒剂: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

    32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蚂蟥—柳叶蚂蟥可以做药吗
    蚂蟥—柳叶蚂蟥可以做药吗

    柳叶蚂蟥:体狭长而扁(有的拉成线状),长5~12cm,宽1~5mm。体两端较细,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体节明显或不明显,体表凹凸不平。背腹两面呈黑棕色,两端加工后穿有小孔。因此,吸盘难以辨认。质脆,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有土腥气。柳叶蚂蟥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干粉中氨基酸的含量高达62%,是肌肉蛋白质含量23.3%的...

    805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一例常见鱼类多发病-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一例常见鱼类多发病-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细菌性肠炎病是危害养殖鱼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遍布范围较广,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利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病情严重时,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成为明显的“蛀鳍”;肛门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或将病鱼的头部提起,有黄色粘液和血脓从肛门流出。剖开腹部,可见...

    251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与流行情况: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小瓜虫为寄生虫病中发病率最高、最难控制、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在适宜环境下,感染和繁殖力极强,传播迅速,有可能达到100%死亡,如苗种的暴发性死亡。最适宜繁殖的水温为15~25℃,初冬至春末流行。2、症状:小瓜虫侵袭鱼的皮肤、鳃和鳍条,被寄生的部位遍布白色小点状的囊泡。严重时体表覆盖...

    2436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羊瓣胃阻塞的症状有哪些及治疗药物介绍
    羊瓣胃阻塞的症状有哪些及治疗药物介绍

    羊瓣胃阻塞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羊瓣胃积增大、坚硬、不排粪便、腹部胀满,多是由于饲喂不当而引起的。治疗羊瓣胃阻塞重点在于软化瓣胃内容物,促进这些内容物排出。针对羊瓣胃阻塞的症状及治疗措施,本文详细介绍如下:羊瓣胃阻塞的症状有哪些?病羊初期症状与前胃弛缓相似,瘤胃蠕动力量减弱,瓣胃蠕动消失,并可继发瘤胃臌气和瘤胃积食。触压病...

    1002 养殖饲料 养殖教程 动物疾病治疗
  • 正确用药治疗淡水鱼养殖的锚头蚤病
    正确用药治疗淡水鱼养殖的锚头蚤病

    进入5、6月份以来,南京市溧水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接诊多起锚头蚤寄生病例。症状主要,病鱼体出现红斑,发炎红肿等。通过镜检后,确诊为锚头蚤寄生病。锚头蚤属于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鱼蚤科,锚头蚤属。这是流行性寄生虫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流行时间较长,在水温12~33℃都可以繁殖。5、6月是出现锚头蚤寄生病的一个高发...

    44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蛋鸡顽固性腹泻病因及治疗方案
    蛋鸡顽固性腹泻病因及治疗方案

    近年来,我国蛋鸡养殖业已走向规模化养殖,经济效益也乐观。但在此同时,腹泻疾病依然是鸡场的“”“常客”,普通腹泻控制起来并不难,但顽固性腹泻就存在一定难度,对鸡场的经济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那么,面对产蛋鸡发生顽固性腹泻怎么治疗?如何快速控制病情,将损失降到最小?笔者建议,最...

    1114 养殖技术 养殖病害 养殖常见疾病
  • 淡水鱼伪指环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伪指环虫病的防治技术

    伪指环虫病是由伪指环虫寄生引起的疾病。(一)病原伪指环虫属单殖吸虫。虫体中等大小。后固着器与虫体分界明显,7对边缘小钩雏形;1对中央大钩的内突很发达,常弯曲,无任何针状结构;1根连接片。虫体前部有3对头腺,2对眼点。肠支简单,在虫体后相连成环。睾丸大于卵巢,位于卵巢之后,有1个前列腺贮囊,输精管不围绕肠支。阴道开口于体...

    74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防治鱼类疖疮病的四个金处方
    防治鱼类疖疮病的四个金处方

    (一)预防用方【处方1】聚维酮碘、高聚碘或一元二氧化氯,一次量,每666m3水体,100ml~166.7ml、100ml或100g,全池泼洒,1天1次,发病季节15天使用一次。(二)治疗用方【处方2】鱼病康、康宝和电解多维,一次量,每1kg饲料,4g、2g和3g,混匀后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处方3】高聚碘...

    140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草鱼鲫鱼等鲤科鱼类养殖要注意防止扁弯口吸虫病
    草鱼鲫鱼等鲤科鱼类养殖要注意防止扁弯口吸虫病

    扁弯口吸虫病是由寄生于鱼类鳃部、鳃盖内侧及肌肉里的吸虫的囊蚴引起的疾病,可感染草鱼、鲫鱼等鲤科鱼类,对于鱼苗及鱼种有一定的危害,一旦感染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主要感染季节在秋季,笔者将2014年治愈的一例扁弯口吸虫病病例总结如下。一、发病池塘发病池塘面积30亩,水深1.8米,主养鲫鱼,套养团头鲂,花白鲢,亩放养100克鲫鱼...

    148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常见鱼鳃病之霉菌性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
    常见鱼鳃病之霉菌性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二、霉菌性鳃病症状:鳃丝发连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病原:鳃霉病。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病鱼须销毁,孔雀石绿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

    32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寄生虫性烂鳃和细菌性烂鳃的防治方法
    寄生虫性烂鳃和细菌性烂鳃的防治方法

    烂鳃病是晚春和夏季高发的水产类病害,主要危害二龄草鱼、青鱼和鲢鳙鱼。烂鳃病从感染源来分可分为寄生虫性烂鳃和细菌性烂鳃,有很多养殖户由于没弄清病源而盲目用药,效果甚微,损失极大,因此,烂鳃病防治重在对症下药。笔者根据烂鳃病的发病原因,现总结出防治方法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一、两种鳃病的相同点发病部位均在鱼类的鳃丝上,且鳃丝...

    283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