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蛋用雏鸭的培育技术

时间 : 11-03 投稿人 : 安白 点击 : 加入收藏

蛋用雏鸭的培育技术

蛋用雏鸭的培育技术 | 家禽养殖

刚孵出的雏鸭十分娇嫩,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消化机能尚未健全,抗病机能尚未完善,加之生长发育又快,故应加强护理,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和育雏质量。雏鸭的培育是养鸭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它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成鸭的生产力、鸭群的更新和生产计划的完成。因此,必须重视雏鸭的培育。

1育雏舍的要求

育雏舍是饲养30日龄前雏鸭的地方。首先要没有消毒池,一切进出车辆和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后方可进出育雏舍。其次是每次进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用0.2%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消毒要触及各个角落,不得留有死角。

2雏鸭的选择

雏鸭品质好坏是雏鸭养育成败的先决条件。雏鸭出壳毛干后,它的初生重应为40~42g。健康的雏鸭,活泼好动,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宏亮,腹圆脐平,胫蹼油润,大小均匀,毛色一致。凡是头歪、瞎眼、脚拐、喙部畸形,大肚皮和脐部收缩不好的雏鸭都应该剔除。饲养商品蛋鸭,只需选择高产的母雏鸭,严防混入公雏鸭;饲养蛋用种鸭,应按公母比例选购雏鸭。除此之外,应该选购同时出雏的雏鸭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否则影响饲养效益。

3科学的饲养

3.1掌握合适的温度,切忌时高时低雏鸭的适宜温度是:1日龄日寸26~28℃,2~7日龄时22~26℃,第2周时18~22℃,第3周时16~18℃。育雏室的温度对雏鸭是否适合,可依鸭的表现来判断:如雏鸭散开,卧伏休息,安稳入睡,没有怪叫声,说明温度合适;如雏鸭缩颈耸翅,互相堆挤,不断往鸭堆里边钻或向上爬,并发出“吱吱”叫声,说明温度太低,需要保温或升温;如雏鸭喘气,饮水量增加,说明温度太高,需要调整温度。同时,要保持室温相对稳定,切忌时高时低,否则雏鸭容易受凉感冒,导致疾病的发生。到3~4周时,需适时脱温,而后过渡到完全放牧。

3.2试水开食,合理饲喂雏鸭的试水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雏鸭第一次饮水和取食时,先饮水,后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先饮水有利于排泄胎粪,引起食欲,提高雏鸭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雏鸭出壳后24小时,羽毛已干,脚能站稳,能在鸭篮内打转,状似觅食,用手试之,能伸颈张嘴发出叫声,这时就用饮水器或浅水盆,喂给0.02%抗生素或多维,可防肠道疾病并补充维生素。

雏鸭试水后,就可以开食了。一般可把熟的硬米饭或“鸭花料”(颗粒大小以1~2mm为宜)或全价混合粉料撒在或铺在地上的草席或深色塑料薄膜上,并作招呼声,使雏鸭自由采食。这样,边食边撒,经1~2天调教训练,雏鸭便会自行采食。雏鸭开食后,饲料不但数量要足,而且质量要好,要有能满足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雏鸭一般要求饲喂高蛋白质(20%~22%)、高能量(10~13MJ/kg),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混合的全价料。饲喂次数:头两周每3小时喂1次,昼夜饲喂,两周以后改为每4小时1次,20日龄以后每6小时1次,间隔时间均等,昼夜饲喂,每次喂料后都要饮水1次。

3.3及时分群,严防打堆同一批雏鸭,要按其大小、强弱等不同分为若干小群,以每群300~500只为宜。以后每隔1周调整一次,将那些最大、最强的和最小、最弱的雏鸭挑出,然后将各群的强大者合为一群,弱小者合为另一群。这样各种不同类型的鸭都能得到合适的饲养条件和环境,可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育雏期间,常因温度控制不当,雏鸭互相堆挤,被挤在中间或压在下面的鸭,轻则全身“湿身”,稍有不慎,便受凉致病,甚至窒息死亡。有的温度虽正常,但在食后休息或光线较暗时,雏鸭也有互相堆挤的现象。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尤其在雏鸭临睡前和睡着后,要多次检查,发现打堆,要及时分开。分堆与保温工作要结合起来。15日龄前,尤其是5日龄的小鸭,日夜都要精心照管。

3.4下水训练,搞好卫生,预防接种一般5日龄后就可训练雏鸭下水活动,但雏鸭全身的绒毛容易被水浸湿下沉,体弱者还会被溺死。因此,要有专人守望,加以调教,嬉水片刻要及时上岸休息。

每日清除栏内鸭粪,垫草要勤换勤晒,食槽要经常冲洗干净,禁止饲喂腐败变质饲料,并保持周围环境卫生。除此之外,还要防止惊群,预防兽害,夜间开灯加强值班巡视,经常清点鸭数,做好饲料消耗和死亡记录。注意防治鸭病,定期在水中加入抗菌药物,1日龄肌注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0.5ml/只;5~15日龄首免禽流感灭活疫苗(0.3~0.5ml/只);20日龄注射鸭瘟弱毒疫苗,严格按瓶签标明的剂量接种,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每只鸭肌注0.2ml。

3.5建立稳定的管理程序蛋鸭具有群居生活的习性,合群性很强,神经类型较敏感,它的各种行为要在雏鸭阶段开始培养。如饮水、吃料、下水游泳、上滩理毛、入圈歇息等,都要定时、定点。每天有固定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形成习惯后,不要轻易改变。如要改变,也要逐步进行。饲料品种和调制方法的改变也是如此,如频繁地改变饲料和生活秩序,不仅影响生长,而且会造成疾病,降低育雏率。灯加强值班巡视,经常清点鸭数,做好饲料消耗和死亡记录。注意防治鸭病,定期在水中加入抗菌药物,1日龄肌注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0.5ml/只;5~15日龄首免禽流感灭活疫苗(0.3~0.5ml/只);20日龄注射鸭瘟弱毒疫苗,严格按瓶签标明的剂量接种,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每只鸭肌注0.2ml。

3.6建立稳定的管理程序蛋鸭具有群居生活的习性,合群性很强,神经类型较敏感,它的各种行为要在雏鸭阶段开始培养。如饮水、吃料、下水游泳、上滩理毛、入圈歇息等,都要定时、定点。每天有固定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形成习惯后,不要轻易改变。如要改变,也要逐步进行。饲料品种和调制方法的改变也是如此,如频繁地改变饲料和生活秩序,不仅影响生长,而且会造成疾病,降低育雏率。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相关文章

  • 大棚养蛋鸡的管理
    大棚养蛋鸡的管理

    密度棚养蛋鸡适宜的饲养密度:散养每平方米5-6只,笼养每平方米14-15只。温度产蛋鸡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3℃-20℃,13℃-16℃时,产蛋率最高。因此,暖棚养鸡应加强温度调节,使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产蛋率。湿度产蛋鸡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一般以40%~70%为限。湿度过小...

    28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2-15周龄鸡,3-6周龄最易感,发病率为3%-35%,有时高达80%,而且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差异较大,有时仅为5%,有时可达70%。近年来,该病被认为是与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并列的三大传染病,一是鸡只死...

    8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接种疫苗前 这些措施需做好
    畜禽接种疫苗前 这些措施需做好

    1、患病猪应将疫苗免疫时间延后,防止剧烈过敏反应的发生;2、疫苗免疫前后饲料/饮水中添加点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以减少疫苗免疫的应激;3、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使用,并且疫苗要现配现用,保证疫苗的质量;4、在注射疫苗以后,特别是30分钟内,应该留意猪的反应,做到早发现、早救治。(综合)(来源:农业科技报)...

    18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育肥六招
    肉鸡育肥六招

    1、添喂盐酸氯丙嗪。此剂对肉鸡有镇静、促进增重作用。每只鸡每日添喂3毫克~5毫克,连喂15天,可提高增重15%~20%。2、添喂肥鸡粉配方。肉桂50%、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熟黄豆粉6%、硫酸亚铁8%,每只鸡每次喂此剂0.5克~1克,拌料喂给,两天投喂一次。半个月后每只鸡日平均增重可达25克~50克。3...

    27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咋预防雏鸡早期死亡
    咋预防雏鸡早期死亡

    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3周保持32℃~35℃,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湿度要适当出壳后10日龄内保持较高的湿度利于雏鸡羽毛生长及防止脱水,10日龄后湿度要较低一些,以免诱发球虫病。饮水要及时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一定要及时饮水,否则会造成脱水。采取自由饮水法,第一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

    11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小型兼用鸭种——微山鸭
    小型兼用鸭种——微山鸭

    微山鸭是体型较小的兼用型鸭品种。主产于山东省境内南四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及其以北的大运河沿岸,以微山县和济宁市为中心产区。微山鸭体型轻小紧凑,颈细长,前躯稍窄,后躯宽厚而丰满。母鸭按羽色分青麻和红麻两种类型,青麻基本羽色为暗褐色带黑斑,红麻为红褐色带黑斑。公鸭皆为绿头颈,主副翼羽、尾羽黑色。母鸭150-...

    2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饲料三高易致蛋鸡腹泻
    饲料三高易致蛋鸡腹泻

    食盐含量过高为增强食欲,防止啄羽、啄肛等现象发生,一些养鸡户在饲料中添加过多的食盐,这样会使鸡出现剧烈腹泻。鱼粉添加量大或鱼粉本身含盐多也容易致使饲料中的食盐含量过高,导致蛋鸡腹泻。石粉添加量过高日粮中的石粉添加量过多或增加过快,会导致蛋鸡的血钙过高,肾脏负担加重,引起肾肿,最终导致拉稀。蛋鸡日粮中的石粉一定要随着产蛋...

    10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散养模式下的鸡群管理技术
    散养模式下的鸡群管理技术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健康生态散养模式普遍受到了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然而,散养模式相比传统的笼养模式而言,鸡群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品种、圈舍、养殖技术等与传统笼养模式也有着更多的不同。1.品种的选择由于散养模式下,鸡只在室外活动时间较多,要求能适应外界各种条件的变...

    9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谨防青年母鸡病
    夏季谨防青年母鸡病

    青年母鸡病又叫笼养蛋鸡疲劳症、蛋鸡猝死症,是近年来笼养产蛋鸡夏季新出现的一种疾病。一、发病特点蛋鸡在初产到产蛋高峰期发病,产蛋上升快的鸡群多发,产蛋高峰过后逐渐消失。白天鸡群表现正常,采食、饮水、产蛋、精神都无异常,晚上关灯时也没有病鸡,而在早晨喂料时却发现有死鸡,或有病鸡瘫在笼子里。若发现早,将病鸡放在舍外地面上,待...

    2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精细养 夏季也高产
    蛋鸡精细养 夏季也高产

    一般来说,夏季的高温会影响蛋鸡的产量,若采取合理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蛋鸡夏季也能高产。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暑降温鸡的新陈代谢旺盛,羽毛厚,缺乏汗腺,主要靠呼吸蒸发和饮水排便来释放体内热量。如果舍内气温过高,则鸡的体内热量释放受阻,鸡呼吸加快,饮水量增加,食欲减少,时间久了,则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中午要防止强烈...

    21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好行情下怎样管理蛋鸡
    好行情下怎样管理蛋鸡

    最近两个月以来,鸡蛋价格较高,据有关部门预测,好行情有可能持续到春节,在如此好的行情下,建议养殖户如下管理蛋鸡群:确保鸡群健康要想让鸡多产蛋,鸡群必须健康。进入秋季后,蛋鸡容易发生的疾病有住白细胞原虫病、鸡痘、葡萄球菌病等,鸡痘可通过免疫解决,葡萄球菌病应仔细观察,防止外伤和鸡痘,住白细胞原虫病应定期用磺胺类或中药预防...

    2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母鸡为什么吃自己下的蛋
    母鸡为什么吃自己下的蛋

    矿物质营养不足母鸡饲料中矿物质不足,特别是钙、磷、食盐及其他微量元素缺乏,如年产200个蛋的母鸡,大约要排出400克钙,相当于母鸡体内钙的13~15倍。因此,必须补充钙。产蛋母鸡日粮里钙含量应占3%~4%,磷应占0.6%。日粮中缺少盐,钙的利用率就会降低,鸡就易出现抢食鸡蛋等异食癖。注意鸡饲料中盐应占0.37%~0.5...

    20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鸭养殖环境条件关键环节控制
    肉鸭养殖环境条件关键环节控制

    一)肉鸭舍建筑的要求1、场址选择要求安静、干净、偏僻、独立;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远离村庄、污水沟、厂矿企业。2、鸭舍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保温隔热性好,鸭舍的墙、顶要厚,舍内吊制顶棚,在夏季外墙与舍顶涂白,真正做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3、肉鸭不喜欢强光,舍内墙皮与地面要硬化。肉鸭舍不要留天窗,两侧窗户要低,便于通风。...

    3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肉鸡不宜喂高蛋白饲料
    夏季肉鸡不宜喂高蛋白饲料

    夏季天气炎热,肉鸡的食欲减退,采食量降低。所以一般人认为夏季肉鸡应饲喂高蛋白饲料,以保证肉鸡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其实不然,肉鸡迅速食入高蛋白饲料后,只能暂时满足其营养需要,随后肉鸡就不太乐意采食甚至拒食,反而造成能量饲料摄入量不足,不利于肉鸡的生长发育。如果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肉仔鸡为了满足蛋白质的需要量,不得...

    16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天热谨防家禽霉菌病
    天热谨防家禽霉菌病

    夏季高温高湿,家禽饲料易被霉菌毒素污染,霉菌孢子可通过家禽呼吸道进入机体,导致呼吸系统病变,甚至会穿过蛋壳感染胚胎,致使雏禽出壳即发病。临床以雏禽易感性最高,1~2周龄时最易感,常见急性暴发,死亡率可达50%~80%。一、治疗措施1.圈舍消毒。及时清除发霉垫料,冲洗地面,用过氧乙酸或百毒杀喷雾消毒;污染圈舍每立方米用甲...

    7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