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蓝鳃太阳鱼高产养殖技术介绍

时间 : 2023-01-23 02:42:03 投稿人 : Dorian 点击 : 加入收藏

蓝鳃太阳鱼(LepomisMacroehius)英文名称为BluegillSunfish,属鲈形目。太阳鱼科的淡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作为食用、游钓、观赏的鱼类品种,是北美洲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我国的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早在1987年就引进鱼苗养殖,1999年。国内成功进行人工繁殖。为了进一步推广该品种的成鱼养殖技术,2000年开始,广东省顺德市勒流镇新明鱼苗场进行了该品种的成鱼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的养殖技术研究报道如下:

蓝鳃太阳鱼高产养殖技术介绍 | 淡水养殖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面积3.8亩,平均水深1.5m,呈长方形,环境开阔,光照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2000年7月4日起连续3天用药物进行彻底消毒,第一天用茶麸100kg,第二天用硫酸铜6kg,第三天用敌百虫3kg,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2000年7月5日每亩施放半干湿鸡烘200kg作基肥,培育蓝鳃太阳鱼鱼种适口的天然饵料,如水蚤(枝角类)、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2、鱼种放养:鱼种是来自于本场人工繁殖的苗种,2000年7月23日放养2-4cm的蓝鳃太阳鱼鱼种4万尾,另外放养规格为0.5kg/尾的鳙鱼200尾,以控制水质。

3.饲养管理

(1)投饲2000年7月23日放养鱼种后,7月26月-8月5日主要是从附近鱼塘捞取水蚤(枝角类)投喂,每天5-10kg(湿重);8月6日-9月20日投喂海水小冰鲜鱼1750kg,以每3kg小冰鲜鱼相当于1kg鱼粉计算,共折合干饲料(鱼粉)重580kg。9月20日开始投喂蓝鳃太阳鱼1号和蓝鳃太阳鱼2号人工配合饲料,每天1次,并驯养成其集群摄食的习性,日投喂量为蓝鳃太阳鱼体重的2-4%,具体依水温变化而定,以蓝鳃太阳鱼在1-2小时吃完为度,饲养期间每隔10天投喂浮萍50kg,让其自由摄食。

(2)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塘,及时调节水质和观察蓝鳃太阳鱼的活动情况。11月以前每月注水3次,每次加注新水约20cm;其后水温较低,注水次数少。饲养期间未发现浮头现象,亦无明显的鱼病发生。饲养期间每天坚持测量水温的变化。

二、试验结果

1.收获情况

2001年2月23日试验结束,历时7个月,共收获美国蓝鳃太阳鱼2079kg,亩产547kg。随机称取5kg美国蓝鳃太阳鱼,计得86尾,平均尾重589,依此计算共收获蓝鳃太阳鱼35800尾,成活率约为90%。

2.经济效益

试验养成的蓝鳃太阳鱼2079kg,未达食用规格(食用规格一般在100g以上),作为鱼种供给其他养殖业者放养,售价为60元/kg(与食用商品鱼售价相同),总收入124740元。支出情况主要有:鱼种费2万元;消耗饲料2110kg,饲料系数为1.02,总饲料费用为11800元;年塘租以1000元/亩计,使用期为8个月,3.8亩鱼塘使用期租金2528元;人工管理费以每月500元计,人工管理费开支为4000元;药物费用(包括清塘药物)为200元;总支出为39828元,总盈利84912元。

三、分析与讨论

1.从试验结果可知,目前养殖蓝鳃太阳鱼投入产出比为1:3.13,每千克鱼盈利40.84元,亩盈利22345元,经济效益较高。然而随着该品种的不断推广,市场价格逐渐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经济效益将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我们也看到,每养成1kg蓝鳃太阳鱼需鱼种成本9.26元,占总养殖成本高达50.22%,随着品种的不断推广,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日渐成熟,每千克蓝鳃太阳鱼的鱼种成本降到2元以下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应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在试验过程中,蓝鳃太阳鱼从2-4cm长到平均尾重58g时,饲料系数为1.02,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每养成1kg蓝鳃太阳鱼的饲料成本为5.68元,饲料价格偏高,主要是由于蓝鳃太阳鱼正处于开始推广阶段,缺乏准确的营养标准作为依据。因此,应该加强其营养水平的研究,配制营养全面、价格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果,降低养殖成本。

3.前曾报道,蓝鳃太阳鱼饲养6个月可达100g—150g的上市规格。本试验饲养期自2000年7月23日至2001年2月23日,历时7个月,蓝鳃太阳鱼平均尾重才长至58g,规格较小;但是在7个月的饲养期中,有4个月的平均水温低于20℃,其中11月、12月、l月、2月的平均水温分别为19.2℃、15.5℃、13.6℃、14.5℃,大大地影响了蓝鳃太阳鱼的生长速度。

4.本试验在3.8苗池塘中放养2-4cm的蓝鳃太阳鱼鱼种4万尾,规格小、密度大,但养殖成活率达到90%,并能大量吃食芜萍、浮萍、植物茎叶等各种植物性饲料,以及部分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小鱼虾等,但无发现互相残杀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蓝鳃太阳鱼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偏植物性的杂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还发现,必须通过驯食,使蓝鳃太阳鱼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性,有利于提高其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5.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大,注水次数少,而没有发现浮头现象,也没有发现鱼病,说明该品种耐低氧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强。但我们不能忽视改善水质对蓝鳃太阳鱼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鱼病防治的重要性。

(来源:中国水产网)

相关文章

  • 螃蟹中毒吃食少,我们应该怎么办?
    螃蟹中毒吃食少,我们应该怎么办?

    通过大量塘口跟踪对比研究,目前,我们发现很多蟹塘环沟中存在着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螃蟹慢性中毒,吃食少,肝胰腺白化萎缩坏死等症状,这是导致我们近年来螃蟹减产的核心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1、解水毒:针对外源水毒素,泡塘药物的不同,选择针对性强的解毒产品解毒,如生石灰水,大梳打,有机酸等,注意要选择高含量的产品,做有效...

    223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主养鲫鱼怎样才能当年出塘获得高产?
    池塘主养鲫鱼怎样才能当年出塘获得高产?

    近年来,鲫鱼以其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及肉味鲜美等特点,正成为当前淡水养殖热门品种之一。那么,池塘主养鲫鱼怎样才能当年出塘获得高产呢?密度适当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用池塘培育大规格鲫鱼种,每亩放养鲫鱼夏花0.8-1.2万尾,培育到50-60克后再转塘进行成鱼养殖。养殖密度以每亩投放50-60克的鱼种15...

    895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鱼虱病危害大冬春季易流行
    鱼虱病危害大冬春季易流行

    鱼虱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是由甲壳动物寄生引起的疾病,为鱼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在冬春低温季节极易流行,致使鱼体瘦弱,影响生长。有的鱼虱可在鱼体表自由爬行,给鱼造成很多伤口,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病原原是多种鱼虱。鱼虱是一种小型甲壳类水中害虫。外形似臭虫,俗称水臭虫。通体透明呈青白色,一般寄生在2厘米以上的鱼体各部位,腹...

    23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9月份以后,当年草鱼种出血病,您知道怎么防控吗?
    9月份以后,当年草鱼种出血病,您知道怎么防控吗?

    每年进入9月份以后水温下降到30℃以下是草鱼出血病的另一个发病高峰,渔民有谚语“洋姜开花,草鱼回家”,说明高峰出现在霜降以后的洋姜开花季节。这个草鱼出血病发病高峰主要以当年草鱼种发病为主,其它年龄的草鱼很少发病。发病症状也是以肠道发红为主,有时能见到肌肉出血发红的症状,但不多见。生长速度快、规格偏大的当年草鱼种明显发病...

    128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花鲢养殖发生鱼病现场观察和情况调查
    花鲢养殖发生鱼病现场观察和情况调查

    一、现场观察现场了解鱼类现状是正确诊断疾病的首要环节。鱼类发病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体色、摄食及活动状况等方面。因此,现场观察应从鱼类出现的异常现象入手。1.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疑似:饲料霉变;水质差;原虫类侵袭。2.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浮于水面。疑似:水中溶氧不足(不同种类的鱼均出现同一症状,不耐低氧的鱼虾先出现,且...

    723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剖析:黄鳝上草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剖析:黄鳝上草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什么是“黄鳝上草”黄鳝养殖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养殖模式养殖黄鳝,人们都必须在水面上移植一定面积的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以便黄鳝栖息。当黄鳝爬上草面,趴着不动,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体液缺失无光,严重者直接死亡。这中情况就成为“黄鳝上草”。长期以来,黄鳝上草一直是广大养殖户头疼的问题。黄鳝上草只是一种临...

    432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池塘如何精养观赏金鱼
    池塘如何精养观赏金鱼

    一、清淤整塘。秋冬起鱼后,就应清除淤泥,最多只保留20厘米厚的淤泥,并在池塘四周用塑料窗纱扎上1米高的围墙,防止蛙、鼠、蛇入塘。养殖池大小以0.067-0.134公顷、水深1米左右为宜,底土以保水性能好的土壤为佳,水源应采用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或库水。二、鱼苗投放。鱼苗下塘前1个月,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80公斤,加水溶...

    26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养殖户如何选购优质鳖苗如何做好入池前消毒工作
    甲鱼养殖户如何选购优质鳖苗如何做好入池前消毒工作

    浙江海宁甲鱼养殖户:如何选购优质的中华鳖苗?答复:1、选苗前应对种鳖场的亲鳖养殖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如亲鳖育龄、亲鳖来源、是否近亲等;2、应选择体型完好、个体均匀、体表光泽度好、活动力强的中华鳖苗;3、选苗时应认真抽检小苗是否带有病症:如白斑、白点、烂脚;4、运苗过程注意控温和保湿;5、苗下池前做好温度适应、消毒(药浴)...

    239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传染性疾病防治
    黄沙鳖养殖技术之传染性疾病防治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1)腐皮病【病原】该病由产气单胞菌、假单胞菌、无色杆菌三种细菌共同感染引起。【症状】病鳖的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皮肤糜烂坏死而形成溃疡,严重者颈部骨骼露出,四肢烂掉,爪脱落。鳖体缺乏维生素会加重病情。此病病程很长,如不发生继发性感染,多数病鳖能长期生存,也有少...

    237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河蟹塘纤毛虫开始肆虐,我们一起来对抗
    河蟹塘纤毛虫开始肆虐,我们一起来对抗

    10月底处理案例最多的莫非像瘟疫一样肆虐的-纤毛虫,随着家家水浑,塘子里还没怎么卖,存塘量大,纤毛虫越来越像病毒一样传播寄生,在葛店长近7年的后期经验来看,一旦寄生上去就很难杀,但必须杀掉,不杀掉,会有以下几点风险性。1、不上岸、只转塘,引起旋涡,时间长了,纤毛虫将体内营养吸收,导致蟹体质下降,加之天天转,消耗体力,会...

    94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隐鞭虫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隐鞭虫病防治技术

    1、症状:此虫寄生在鱼的鳃和皮肤上。发病初期鳃丝充血鲜红,体表多黏液。晚期严重时引起皮肤破损和呼吸困难,不吃食,离群独游水面或池边,最后鱼体消瘦而死。2、危害:隐鞭虫病主要危害鳜鱼苗种,流行季节为5月开始,以7~9月危害严重,在10月结束。3、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

    1013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丰产鲫鱼种培育技术介绍
    丰产鲫鱼种培育技术介绍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2个,位于东营区六户镇,单池面积1亩,水深1.5米,东西走向,水源为黄河水,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清池处理放苗前将池内所有鱼清理干净,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处理。3.培育基础饵料清塘后用发酵的废弃饲料肥水,培育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绿色。4.鱼苗运输与放养从育苗基地用塑料袋充氧...

    1647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常见病鳃腺炎防治技术
    甲鱼养殖常见病鳃腺炎防治技术

    一种与红脖子病极易混淆的传染性疾病。一、病原目前对该病的病原尚无定论。川崎义一(1983)、张幼敏(1993)在描述该病时,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李伟(1996)也从患病鳖中分离到此菌。台湾的余廷基(1985)认为它是由一种霉菌所引起。大陆的一些学者认为可能是鳃腺炎病毒所致。二、流行情况鳃腺炎在甲鱼病害中,是危害...

    152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冬季如何选留亲鱼
    冬季如何选留亲鱼

    选留亲鱼应把握最佳时间亲鱼最好在春节前(即大量捕捞成鱼时)选留。起捕成鱼时,水温以6℃~12℃为好,这时鱼的摄食量减少,活动缓慢,鳞片紧,不易受伤。如果水温过高,则鱼体活动力强,鳞片松动,容易受伤,耗氧量大,给运输带来不便。注意年龄、体质、体重如果从外地选购亲鱼,必须了解亲鱼的年龄。养殖鱼性成熟的年龄:鲢鱼3~4龄,鳙...

    189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从水色来判断鱼池水质的好坏
    怎样从水色来判断鱼池水质的好坏

    池水中浮游植物决定鱼池颜色的好坏,因为各类浮游植物细胞含有不同的色素。当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不同时,池水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浓度,结合鱼类的生活规律,由此可判断水质的好坏。1、蓝绿色(灰绿、浓绿)此种水质透明度低、混浊度大,天热时水面上有一层蓝绿浮膜,这表示水中微囊藻偏多,这些藻类鱼不易消化,而且这些藻类还会产生毒素...

    24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