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池塘鱼儿吃食不好的原因你知道吗?

时间 : 08-27 投稿人 : 寄风 点击 :

一、外因:是指鱼生活的水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鱼摄食异常。如水温高低,溶氧的多少,水中氨氮的含量,亚销酸盐含量,藻类的种类与藻类多少,池中的酸碱性等等。

二、内因:是指鱼自身产生了病变。如遭遇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肝肾发生病变等疾病。

三、人为因素:是指养殖者投饵无规律,不按正常投喂量投喂,将鱼投喂过饱而导致鱼摄食异常,或投喂霉变、氧化的饲料而使鱼得病,鱼吃食异常。

池塘鱼儿吃食不好的原因你知道吗?

四、导致鱼摄食异常的几种主要现象及原因

(一)、鱼连续3-5日甚至半月不摄食或摄食很少。解剖观察,绝大多数鱼肠道内没有食物。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水质过瘦,水的透明度高,一般在40cm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cm以上,水中的浮游植物极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少,因而导致水里的溶氧不足。高密度养殖环境中,鱼的呼吸困难,鱼是不会摄食的,或摄食很少,采取的措施是尽快培育肥水质,晴天时,每亩水面泼洒2-3kg尿素,1-2kg磷肥或氨基酸肥水液,如果水体氨氮含量过高,可以只泼洒磷肥,适当补充碳源(糖蜜、红糖等)。

2、水质过肥变成老水,池底淤泥较深的老塘易出现这种情况。水质过肥的水,透明度非常低,一般在10-20cm,表层水藻很密集,将阳光遮挡住,导致表层水面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弱,或者没有光合作用,这样导致整个池塘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较少,所以鱼生活在水质过肥的池塘中,摄食也会很少。当水质过肥超过一定限度时,水中的氧气、营养盐不足以满足这些藻类的生长需要时,就会导致水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导致水中的浮游植物含量极少,水中缺氧。而且这些大量死亡浮游植物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再加上池底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的有害气体,鱼生活在这种水质环境中不仅缺氧,还会中毒死亡,所以鱼不会摄食。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应立即大换水,将池水换去2/1或2/3,换水后若池水偏瘦,可适当撒一些尿素、磷肥,以培养藻类。

3、池中含有大量的蓝藻、微囊藻。蓝藻、微囊藻成为优势种后,鱼池的白鲢会出现光吃不长的现象,鲤、鲫不好上台吃食,生长缓慢。同时蓝藻死亡后还会产生蓝藻毒素污染水质,所以这种情况应立即换水,或泼洒硫酸铜溶液杀死蓝藻、微囊藻,然后接种硅藻、绿藻把水重新培好。盐碱地池塘易发生小三毛金藻中毒影响鱼的採食,严重时会导致鱼中毒死亡。

4、池水酸性或碱性过高都不适合养殖鱼生活。当水质呈酸性,会造成鱼体酸中毒,造成蛋白质变性使组织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鱼死亡。酸性水体对于鱼有较强的刺激性,因而鱼的鳃部粘液增加,过多粘液和沉淀的蛋白质覆盖于鱼鳃使鱼窒息死亡,而有些难离解的弱酸可透过鱼体组织,影响血液的PH值。当水体呈碱性,对鱼有强烈的腐蚀性,使鱼体及鱼鳃损伤严重,同时由于刺激性使鳃粘液大量分泌并凝结于鳃部,使鱼呼吸困难窒息,鱼体表面粘膜被溶解,使鱼失去控制水分渗透压的能力而死,另外水体PH值过高,水体氨氮含量过高的情况下,易于发生氨氮中毒,影响鱼类採食。

5、鱼没有经过驯化或者刚下池不久对新环境暂时还不适应,摄食不好,这种现象会出现在放鱼初期,应对鱼进行常规驯化,不经过驯化就大量投喂饲料会造成浪费。

6、投喂饲料不适应:若饲料颗粒太大,鱼口径小吃不住饲料,结果饲料都沉入池底。这种情况需要把料换成适合鱼口径大小的颗粒。若中途突然改换饲料,鱼对新换的饲料不适应,所以拒食。建议养殖户无特殊原因中途不要随意改换新品牌料,若非改不可,应当先将两品牌料按比例掺在一起喂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减少原喂料的比例,直到彻底换成所要的料。

7、鱼吃食过饱:很多养殖户反映,头一天鱼摄食非常好,过一夜就不吃了,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即减少投喂量与投喂次数,每天喂1-2次,减少三分之二投喂量,并同时换水,每次换水三分之一,连续换2-3次,给鱼创造一个清新的水环境以利消化,这样过3-4天,鱼就开始正常摄食,恢复正常投喂次数与投喂量。

(二)、鱼摄食时常受惊吓,鱼正在食场水面争抢饵料时,突然受惊,瞬间所有鱼同时争先恐后窜跃着逃离食场,过片刻时间,鱼重新回到食场争抢饵料,受惊后再次逃窜,每喂一顿料反复多次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鱼池内混入大规格凶猛鱼类或特大规格鱼。凶猛鱼类不仅争夺饲料,而且还追咬池鱼,甚至把追上的鱼吃掉;特大规格鱼抢食凶猛,一般鱼不敢与之争抢饵料,所以这两种鱼一到食场,其它鱼只有逃避,应当设法将这两种清除掉。

2、鱼体表、鳃、肠道有寄生虫。常见的寄生虫有锚头蚤、三代虫、绦虫等,针对不同的寄生虫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将其杀死。

3、连续阴天后迎来暴晴天气,水面温度很高,底部温度较低,鱼会因强烈应激在食场吃食不稳,呼呼啦啦,有的浓绿过肥水体,晴天氧气过饱和,鱼严重的尾部沾满气泡,吃食不稳。

4、投饲台底部附近有浪费饲料,鱼搅动后,臭味影响鱼吃食不稳。

(三)、鱼只在水底摄食,不上浮水面争抢食物,这种情况,养殖户特别担心投喂下去的饲料是否被鱼摄食。

主要原因主要有:

1、池水过浅,在高温季节,池水过浅的鱼池,鱼大都不上浮水面摄食。由于池水太浅,甚至有的鱼池高温季节还不至1m,表层水温一直很高,达到33-34℃,这种水温鱼不适应,因此鱼不上浮水面来摄食。若水浅到一定程度,上下层水温都很高,鱼就会停食,严重者会引起缺氧浮头,应尽快加水,把池水加至1.5m,最好能达1.8m。

2、池水位正常时,鱼也在水底部摄食,而且长势也不差,这是由于驯化时没有使鱼在水面养成吃食习惯,因而鱼处于长期在水下吃食习惯。

(四)、鱼摄食不积极,一部分鱼集群在食场附近转悠。

1、这种现象在鱼苗和鱼种阶段较长见,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鱼是由于鳃上寄生有车轮虫或三代虫引起,杀死车轮虫或三代虫,这种现象会消失。

2.饲料不适口,或发霉变质,也会出现此种现象,调整饲料,这种现象就会好转。

3、池塘水质差,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导致鱼慢性中毒,摄食减弱。

4、池塘泼洒敌百虫过量引起的鱼类厌食现象(注意:敌百虫过量会损伤鱼的嗅神经)

作者:新希望六和山东经营特区王加义

相关文章

  • 鸽子毛滴虫病的防治方法
    鸽子毛滴虫病的防治方法

    1 .病原为一种可寄生于鸽上消化道的原虫― 毛滴虫。2 .传播途径本病主要是接触性感染。在一些成鸽中,在消化道可见到针头大小的病灶,这些便是毛滴虫的聚积物,而对成鸽的健康不会产生严重的损害。不过带仔的产鸽很容易通过哺喂传给乳鸽。此外,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带来感染。3 .病状及病变成鸽多为带虫者,无明显的临诊症状。乳鸽...

    538 动物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技术 动物科普知识
  • 供给不足与猪价上涨分析
    供给不足与猪价上涨分析

    在国内猪肉消费量稳定增长,国内猪肉生产大幅度减少,进口猪肉数量难以弥合国内供需缺口的情况下,国内猪肉价格必然迎来大幅度上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2014年,中国猪肉产量5671万吨,全球猪肉产量11047.6万吨,中国占全球的51.33%;中国猪 肉国内消费量5716.9万吨,全球猪肉消费量10995.4...

    2191 致富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资料 动物养殖方法
  • 饲养高产奶牛的要点
    饲养高产奶牛的要点

    饲养高产奶牛,对于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建立优秀基础核心奶牛群要从以下三个技术层面入手:1、提高奶牛质量:加强高产奶牛的选育和提高奶牛质量是建立优秀高效益型奶牛群的基础。购买的奶牛群中,有好的个体,也有坏的个体。首先要摸清牛群的产奶量和奶成分。留下每日产奶量在25kg...

    597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动物饲养方法 动物养殖技巧
  • 养牛场的建设要求
    养牛场的建设要求

    农村养牛一般都有修建小型牛栏,如果要养殖肯定会有一定规模,所以修建牛舍很重要。一定要修建正规的牛舍,方便管理。所以一般养牛场内建设都有一定的要求和具体标准。对牛的生长也比较好。具体的要求,现在就分类介绍一下。1、选择地方在远离村子的丘陵山坡建设,要求有干净食用水源,要求建设的不污染水源,排泄物要有能利用的种植地,所以,...

    1398 养殖动物技术 致富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教程
  • 为什么鱼虾混养模式对防控病害没有多大帮助
    为什么鱼虾混养模式对防控病害没有多大帮助

    一家之言:看了《来自虾农的怒吼:“专家”你可以滚粗了!》里面有句话说的很好:这种模式(生物防控)不能提高成功率,也没有预防ems的作用。有感:——真的反对鱼虾混养(生物防控)!鱼虾混养确实有一些成功案例,但纵观这几年混养失败多于成功。混养理由:1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根据鱼虾生活在不同水层、食性不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

    2243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驴的繁殖技术
    驴的繁殖技术

    1、发情鉴定驴的发情期长,因此,为确保适时配种时机和减少配种次数,提高母驴的受胎率,必须进行发情、排卵的检查。 发情鉴定的方法是:外部观察、试情、阴道检查及直肠检查。通常是在外部观察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直肠检查。2、同期发情对母驴发情周期进行同期化处理的方法称为同期发情或同步发情。同期发情技术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改变自然发...

    1070 动物养殖指南 动物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技术
  • 重庆长毛兔带富贫困村
    重庆长毛兔带富贫困村

    石柱县双坝村支部书记邓和才带领村民饲养长毛兔,种辣椒、花椒、养花卉等,如今,双坝村成了全县第一大长毛兔村。上世纪90年代,石柱县双坝村是出名的贫困村。村民土里刨食,靠天吃饭。为此,邓和才决定带领村民养长毛兔,当时很多村民不接受,邓和才挨家挨户上门作思想工作。现在,当年不愿养长毛兔的秦定荣成了全县长毛兔第一大户,他家仅长...

    676 动物养殖科普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农业养殖科普
  • 七彩鸽子的养殖方法
    七彩鸽子的养殖方法

    七彩神仙鱼以圆满独特的形体、丰富烂漫的花纹而在观赏鱼市场上大受欢迎,鱼友们更是冠以“热带观赏鱼之帝”之名。其中比较适合新手饲养的就有七彩鸽子这一品类,从最初的脏鸽子、血鸽子、白鸽子到后期的棋盘鸽子、赤瞳鸽子等等,是值得收藏的好品种。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七彩鸽子的养殖方法吧。1、鱼缸鱼缸一定要保持安静的环境,缸大水多,且...

    2328 养殖动物技术 致富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教学
  • 母猪自身对人工授精的影响
    母猪自身对人工授精的影响

    (一)母猪营养不足可降低激素分泌量因饲料单一、营养不足、哺乳期失重造成母猪断奶时过瘦,可抑制下丘脑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降低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推迟经产母猪的再发情。(二)母猪营养过剩,体况过肥母猪过肥,脂肪包围卵泡及其他生殖器官,母猪排卵少或不排卵,出现母猪屡配不孕或不发情。母猪膘情判断膘情等级一:脊柱 明显...

    563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动物养殖技巧 动物养殖知识
  • 鹅中新贵―――朗德鹅
    鹅中新贵―――朗德鹅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地区,是由大型的托罗士鹅和体型较小的玛瑟布鹅经长期连续杂交后选育而成,因其含有天鹅的血液成分,貌似天鹅而被人们称为鹅雁。该鹅种经我国最大的养鹅企业―――吉林正方公司首家引进后,经多年选育,已培育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方饲养的品种。两年前此鹅种进入广东,作为短平快的致富项目,曾掀起一股养殖热潮,而...

    1849 致富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教学 农业养殖技术
  • 秋季养鸡秘诀:鱼腥草加金荞麦去除鸡病的方法
    秋季养鸡秘诀:鱼腥草加金荞麦去除鸡病的方法

    鱼腥草也叫做折耳根,很多人都有自己挖过吃过。而金荞麦也是农村常见的草,以前人们常用它来喂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两种草是可以搭配一起使用的,对鸡病有很多的好处,具体可以治疗哪些鸡病?一起来了解下。1、清热解毒最近温差变大,早晚变凉,进入病毒病、呼吸道病的高发期。鱼腥草和金荞麦,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此时,给鸡...

    1426 动物养殖指南 致富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知识
  • 鸽子血液原虫病防治
    鸽子血液原虫病防治

    由于鸽子受染红细胞破裂,血变原虫裂殖子和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释入血流,而引起鸽子全身不适的反应。但大多经数日可自行恢复。少数幼鸽多次反复发作,病鸽红细胞大量被破坏,以及血红蛋白被转变为一种特殊色素,所以导致病鸽贫血,肌体日渐消瘦。由于血变原虫代谢产物的刺激,常引发病鸽高热,使鸽脾肝肿大。这时,病鸽食欲不旺,个别严重者几...

    1036 动物养殖前景 动物养殖技巧 农业养殖科普
  • 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危害分析以及降解方法介绍
    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危害分析以及降解方法介绍

    □武汉百汇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红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形成过程主要由于残存在池底的饵料、粪便、死藻等物质分解成有毒性的氨氮,然后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水产养殖中是诱发各种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ppm后,亚硝酸盐将对水体中的养殖动物产生危害。当水中亚硝酸盐达到0....

    1039 淡水养殖 水质调节技术 养殖水质 养殖水质调节 养殖水质调节方法
  • 发展草食动物推进养鹅产业化
    发展草食动物推进养鹅产业化

    近年来。邵武市大养特养其鹅,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并逐步向产业化发展,成效喜人。其做法如下:一、建立以畜禽开发中心为龙头的养鹅产业化经营模式由邵武市农业局科教站、牧医站和水北镇牧医站以股份制形式投资160万元,联含组建f 邵武市畜禽开发中心。配备6名专业技术骨干。 租用了20亩养殖场作为种鹅和鹅苗养殖...

    1085 动物养殖前景 动物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教程
  • 暴雨水灾过后水产养殖塘口修复几点措施
    暴雨水灾过后水产养殖塘口修复几点措施

    进入7月份以来,尤其是湖北地区,遭遇连续暴雨天气,致使河水水位上涨,大面积内涝,大批池塘淹没,养殖鱼类及虾蟹等严重逃逸或死亡,给养殖上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尽快恢复灾后的养殖生产,防止暴雨后养殖中各种病害的爆发,降低损失,在养殖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做好水体的消毒及水质调节工作:为了防止水体中各种细菌病毒的肆意...

    977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