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鹅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

时间 : 11-16 投稿人 : 寄灵 点击 : 加入收藏

随着养鹅业的不断发展,鹅的疾病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传染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治疗也较困难,给养鹅业带来较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笔者就四川地区鹅常发的传染病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鹅常见传染病防治技术 | 家禽养殖

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通过消化道传染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壳后4-20日龄左右的雏鹅。病鹅的表现是精神萎顿,缩头松毛,步行艰难,离群独处,打瞌睡,继而食欲废绝,喜饮水,严重下痢,排灰白或淡黄绿色并混有气泡的稀粪。鼻孔流浆液性分泌物,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呼吸用力,喙端色泽变暗,嗉囊中有多量气体或液体。

防治措施:一、小鹅瘟主要是通过来自疫区的漂蛋和雏鹅而传播的,因此对漂蛋、雏鹅及所用的设备,都要严加清洗、消毒。严格控制引进来自疫区的漂蛋和雏鹅。最好从非疫区无疫情的鹅群中引进种蛋。

二、在孵化过程中必须做好消毒工作。不同地区种蛋和雏鹅不得混孵或混群,以避免感染发病。对当地收购的种蛋要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孵化育雏的工具、房舍应彻底消毒后才能使用。

三、出壳的雏鹅不要与新引进的种蛋或成鹅接触。

四、对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是防治小鹅瘟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出壳1-2日龄的雏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对病雏作紧急预防时,每只注射0.5-1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应放在冷暗处保存)。对产蛋种母鹅,进行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是预防小鹅瘟的又一关键措施。种母鹅在产蛋前1个月,肌肉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每只1-1.5毫升。

五、对已发生小鹅瘟的病鹅群,可注射抗小鹅瘟血清,每只0.5-1毫升,同时服用黄连解毒散0.5克/公斤体重和氧氟沙星10毫克/公斤体重,有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预防作用。

鹅副粘病毒病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通过消化道传染的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壳后20日龄左右的雏鹅。病鹅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渴欲增强,羽毛松乱,缩颈,看似比正常短些,用手触摸感觉发硬。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初期排出白色稀粪,中后期呈绿色或黑色。眼结膜潮红,部分病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甩头。个别出现扭颈、转圈或后仰等神经症状。

防治措施:一、把鸡新城疫L系作为鹅副粘疫毒病的免疫疫苗,一般在15-20日龄饮水免疫,每只雏鹅用2-3羽/份;在第1次免疫后的2个月内应进行第2次饮水免疫,适当加大剂量,每只鹅用3-4羽/份;种鹅在产蛋前l0天左右,再注射一次鹅副粘病毒灭活苗,每只鹅注射1毫升,以后每年免疫2次。

二、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的情况下,可用鹅副粘病毒血清每只2毫升+阿米卡星12毫克/公斤体重+黄芪多糖0.5毫升/公斤体重,混合注射,1次/天,连用2天,再过6-7天后,用鸡新城疫L系疫苗紧急饮水免疫,每只鹅用5-6羽/份;饮水中加入强力霉素以防继发感染,饲料或饮水中加电解多维,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时隔离病鹅,对场地圈舍用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1次/天,连续消毒5-7天。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因病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带有大量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导致健康鹅发病。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天气突变和阴雨潮湿等因素,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青年鹅、新培育母鹅最为敏感。病鹅的主要症状是,最急性型,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吃食时或吃食后突然倒地,迅速发生死亡。有时见母鹅死在产蛋窝内,有时夜间一切正常,次日晨即发现不少鹅死亡。急性型,1-3天死亡。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加,常伴有下痢,排出黄色、灰白色或淡绿色的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气味恶臭等。慢性型,多发生在本病流行的后期,病鹅消瘦贫血,腿关节肿胀、化脓、跛行,最后因消瘦衰竭而发生死亡。少数病鹅,即使是康复,也造成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成为僵鹅。

防治措施:一、必须建立和健全严格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由外地购入的雏鹅必须加强检疫,以防疫病传播;在本病常发地区,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疫苗”或“禽霍乱弱毒活菌苗”,每年2次。

二、对于发病的鹅,可用链霉素,成年鹅每只肌肉注射8-10万单位,2次/天,连用3-4天或用氟苯尼考20毫克/公斤体重注射;在治疗的同时要彻底更换、清洗、消毒用具、垫草等,用0.5%百毒杀消毒。

鹅浆膜炎

鹅浆膜炎(又称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近几年来在雏鹅群流行比较严重的细菌性疫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多发生于2-7周龄,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最急性型病例出现于鹅群刚开始发病时,通常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多见于2周龄的雏鹅,病程一般为1-3天。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离群、不愿走动和行动迟缓,甚至伏卧不起、垂翅、衰弱、昏睡、咳嗽、打喷嚏,眼鼻分泌物增多,眼有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使眼眶周围的羽毛粘连,甚至脱落,鼻内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分泌物凝结后堵塞鼻孔,使患鹅表现呼吸困难,少数病例可见鼻窦明显肿大。部分患鹅缩颈或以嘴抵地,濒死时神经症状明显,如头颈震颤、摇头或点头,呈角弓反张,尾部摇摆,抽搐而死。

防治措施:一、在无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发生的地区,鹅群必须与鸭群绝对分开饲养;有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发生的地区,雏鹅群之间、雏鹅群与青年鹅群、雏鹅群与成年鹅群之间应隔离分开饲养,可防止雏鹅被感染;再次,雏鹅群放牧或下水,应远离鸭群和其它鹅群,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二、在疫群使用本菌作紧急预防时,可同时应用敏感抗菌药物,以达到在未产生免疫前能较好控制流行发生和减少死亡率的目的。常用的敏感药物有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头孢噻呋等。

三、由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将雏鹅转舍、舍内迁至舍外以及下塘饲养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减少运输和驱赶等应激因素对鹅群的影响。平时,应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鹅群的饲养密度不能过高,注意鹅舍的通风及温湿度。

球虫病

球虫病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和血便,生长发育受阻,易于诊断。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病鹅的主要表现是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拉血便,严重脱水并因继发其他细菌感染而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一、作好饲养管理和鹅舍的环境卫生工作,注意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防止其污染饲料和饮水,避免鹅食入虫卵的有效途径。

二、在鹅雏易感日龄或流行季节,选用复方新诺明以0.02%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还可按每公斤饲料100-125毫克的克球多的比例,连用3-7天,进行预防。

三、治疗药方是,氯苯胍,按100毫克/公斤混入饲料饲喂,连用7-10天;氨丙啉,按150-200毫克/公斤饲料,均匀混料饲喂或80-120毫克/公斤水,饮服,连用7天(用药期间,应停止喂维生素B1);球痢灵,按50毫克/公斤饲料,均匀混料饲喂,连用3-5天;克球多,按250毫克/公斤饲料均匀混料饲喂,连用3-5天。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相关文章

  • 冬春养鸡高效益的七个要点
    冬春养鸡高效益的七个要点

    冬春天气寒冷,青绿饲料匮乏,因此,冬春养鸡要想获得高效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保暖冬春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通风冬春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

    11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育雏注意事项
    蛋鸡育雏注意事项

    避免初饮管理不当正确做法:在蛋雏鸡进入育雏舍前2小时将饮水器装1/3的水,放入笼内,使雏鸡进舍时饮水温度达到25℃。在水中加入维生素、电解质、抗生素和3%的葡萄糖,让蛋雏鸡饮水3天。蛋雏鸡饮水后1~2小时开食,每天换水3次,添料6次,6时、14时,加营养药水,晚10时加凉开水以减轻肾脏负担。避免第一周喂肉鸡料用肉鸡料喂...

    29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低产蛋鸡该如何辨别
    低产蛋鸡该如何辨别

    为了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一般在蛋鸡产蛋的高峰后期(300日龄以后)要淘汰低产蛋鸡,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益。那么,怎样辨认低产蛋鸡呢?1.从鸡冠上辨别。高产鸡的鸡冠红大、柔软、细腻有温度、倒向一侧、正常红色。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的鸡,鸡冠立起不倒、有白点或白霜、冠薄。如果患有马立克氏病,鸡冠萎缩、没有温度、冠凉;若有紫冠、黑冠...

    22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不喂鱼粉蛋鸡也高产
    不喂鱼粉蛋鸡也高产

    要想养好蛋鸡,使蛋鸡高产、稳产,除有好的蛋鸡品种和好的喂法,饲料品质的好坏是最为关键的。蛋鸡的日粮配合,一般在满足能量需要的情况下,再满足蛋白质的需要是最好不过的。实际上给鸡喂蛋白质饲料也是有讲究的。准确地说,鸡对蛋白质的营养需要就是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因此,在蛋鸡日粮中只添加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豆饼)不行,鸡不能多产蛋...

    2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鹅养殖饲养方法
    肉鹅养殖饲养方法

    垫料饲养选择适宜的垫料,可用切短的玉米秸、破碎的稻壳和麦秸等,要求松软干燥、吸水性强。垫料厚度一般在4-5em为好,压紧压实。高床平养床高70-80cm,可用竹片、木片竖排(可增加抗压强度),育雏期缝隙间隔1-1.5cm,中后期2—2.5cm。笼养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但清洗、消毒方便,长时间可以使用,可进行尝试。自...

    199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环境及管理对肉鸡生产极其重要
    环境及管理对肉鸡生产极其重要

    肉鸡生产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鸡只的遗传潜力,而内在潜力表现的程度如何,除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否适宜有密切关系外,还与饲喂管理是否恰当有很大关系。目前,许多饲养户对饲喂管理不太重视,影响了肉鸡生长发育,造成了饲料浪费,降低了饲养效果。养殖户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搞好饲喂管理,以提高肉仔鸡饲养效果:(一)把握开食时机雏鸡运达鸡...

    26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巧喂鸡减轻热应激
    夏季巧喂鸡减轻热应激

    减轻热应激是夏季养鸡的关键环节。生产上,除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并加强饲养管理外,适当使用一些能减轻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也是十分必要的。维生素维生素C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抗热应激添加剂,可以减少因热应激造成的死亡,并提高产蛋率;维生素E有保护细胞膜防止氧化作用和提高肌体免疫力的作用,对预防热应激有一定的效果;B族维生素对...

    20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肉鸭育肥技术
    冬季肉鸭育肥技术

    从秋末冬初开始培育雏鸭,经过60-70天的饲养,每只鸭的体重可达2-3公斤,肉料比为1:2.5-3。㈠精选雏鸭。要求雏鸭出壳正常,绒毛光亮且覆盖肚脐,腹部柔软有弹性,肛门清洁,腿粗、嘴大、眼有神,活泼健壮有力。㈡雏鸭饲养。雏鸭出壳后要及时喂饮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每隔1.5-2小时饮1次。同时将煮得半生半熟、不软...

    26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适合养鹅的牧草品种
    适合养鹅的牧草品种

    当前种草养鹅,如何解决鹅青饲料的供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鹅的食草习性以及周年供草的需要,可以选择杂交狼尾草、苦荬菜和多花黑麦草进行搭配种植。另外在有富余田地的情况下,还可以种一些多年生的白三叶、菊苣等多汁类牧草。一、杂交狼尾草。杂交狼尾草是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的杂交种。它较好地综合了父本象草高产、母本美洲狼尾草品质好的特...

    5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黄苏打成功治疗鸡痛风病
    大黄苏打成功治疗鸡痛风病

    近日,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南阳乡王某饲养的74日龄1200只蛋鸡,发生内脏性痛风,曾用敌菌净、磺胺二甲氧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不见好转,遂到我院诊治。一、发病原因:鸡痛风病的特征,是血液中蓄积大量的尿酸,内脏和骨关节出现尿酸盐沉积,引起消瘦、衰弱、运动障碍等症状。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⑴饲料配合不当,饲料内加入石粉过量,...

    28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驱蚊有妙招
    畜禽驱蚊有妙招

    晾晒牛羊粪灭除。利用夏季太阳光强烈的优势,将晚上牛羊拉在圈里的粪便,在强光下晒干杀毒,等到晚上牛羊入圈前的半小时,将干燥柴草用火点燃,然后再陆续将牛羊干燥的粪便均匀地撒到火焰上。粪便散发出来的怪味,不但可以熏死蚊蝇,还会将地底下的害虫熏跑。用此法熏时一定切记:牛圈要用牛粪,羊圈用羊粪。药物熏。在用药物熏时,最好选用低毒...

    6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妙用红糖治鸡病
    妙用红糖治鸡病

    当鸡发生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传染性疾病时,在正常用药的同时,饮用5%—10%红糖水,连饮3—5天,可使鸡肠道内形成保护膜,减少有毒物质对肠道的刺激,减少死亡。在鸡发生肾肿或肾炎时使用5%—10%的红糖水,同时使用辅助药物,能较好地消除肾肿。红糖还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可加强鸡体防御机能,配合抗生素药物作用更...

    6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母鸡醒窝妙招
    母鸡醒窝妙招

    一、给抱窝母鸡每天早上灌醋10毫升,三天后即可醒窝,十天后就能继续下蛋。二、让鸡吃上一片治疗肺结核病的异烟肼片,一天后即可醒窝。三、把抱窝鸡用筐子罩在一个大盆里,然后给盆里倒上水约一寸高左右,鸡不能蹲下,因而就无法抱窝了。四、在抱窝鸡的翅膀上绑上一红布条,鸡因害怕不停狂奔,两天后即可醒窝。(来源:甘肃科技报)...

    12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安全养鸭严防二病
    春季安全养鸭严防二病

    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周龄~6周龄的雏鸭。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舍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的。发病季节多在春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症状病理卵黄囊感染的雏鸭主要表现为脐炎(大肚脐),雏鸭精神不振,行动迟缓,拉稀,泄殖腔周围粪便污染等。育...

    25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降低肉雏鸡死亡率的措施
    降低肉雏鸡死亡率的措施

    1、免疫接种: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传染病流行,可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发生污染,只有有过这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2、药物预防: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

    16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