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虾蟹秋季“贴膘”三个“合理”做法

时间 : 2023-07-25 22:35:39 投稿人 : 忆彤 点击 : 加入收藏

立秋后是水产养殖催肥提膘,提高水产品质量的关键季节。养殖户应采取以下三个措施,促使虾蟹质量提高,增产增效。

虾蟹秋季“贴膘”三个“合理”做法 | 淡水养殖

1、合理换水,增育肥水。

养好一池虾、蟹首先要培好一池水,池塘因从5月份开始,每隔一个月或20天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一次。池塘难免存在一些残留物质,到夏、秋季节过渡期更要勤换新水,预防池水变“老”,保持适合的肥水透明度。一般虾池透明度保持30~36cm,蟹池35cm以上。如果池水透明度小于20cm,亩泼洒生石灰10~15公斤调节水质,透明度大于40cm酌情施用有机肥。

2、合理喂食,促肥长膘。

虾、蟹催肥提膘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效的关键所在。立秋后投喂虾的新鲜动物饵料占饲料比例的60%,日投量是虾总量的7~8%;投喂蟹的动物饵料占饲料量的65%,日投量是蟹总量的10%。9月份以后气温、水温的逐渐下降,日投饵量下调为虾4%、蟹4~5%。

3、合理用药,防治病害。

立秋后对病虫害预防更要坚持不懈,预防到底,继续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每隔20天左右用二氧化氯虾、蟹专用药物每亩100g,全池泼洒一次,同时在饲料里添加“脱壳素”、“钙片”、“土霉素”等药物拌饵喂食,每月一次,每次用量占饵料比例为0、5‰左右。

相关文章

  • 春季养殖河蟹要把好三关
    春季养殖河蟹要把好三关

    清塘消毒关新开池塘要做好除碱和水草移栽工作,可用石灰清塘消毒或用药物直接消毒。老池塘除每亩投生石灰75公斤外,还需用药物消毒1-2次。蟹种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下池,杜绝苗种带病下池。消毒药物应同时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蜕壳安全关河蟹越冬后的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应将蜕壳死亡率控制在2%-3%。冬前或冬后放养的扣蟹,当水温上升...

    46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防治甲鱼鳃腺炎病
    防治甲鱼鳃腺炎病

    用大青叶20毫克/升、板蓝根40毫克/升水煎剂全池均匀泼洒,可有效防治甲鱼鳃腺炎病。病情严重的甲鱼注射复方大青叶和板蓝根注射液,剂量为2毫升/公斤甲鱼,每日2针,然后将其浸入60毫克/升的大青叶、板蓝根合剂,疗效显着。(来源:中国畜牧街)...

    23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1.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要求不高,面积2~10亩的零星小塘均可用来养殖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水深1.5米左右,按0.2千瓦∕亩配备增氧设备,以保证养殖全过程不发生缺氧现象。2.放养前的准备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一般保留10厘米厚...

    119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无公害养殖黄鳝常见病感冒病和萎瘪病的防治技术
    无公害养殖黄鳝常见病感冒病和萎瘪病的防治技术

    一、感冒病1.症状:水温的急剧变化,刺激黄鳝的神经末梢,引起鳝体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而发生感冒。当天气突然变化或在运输途中换水温差过大。或注入池塘新水时使池内水温变化过大,均能引起感冒。其主要症状是黄鳝皮肤失去原有光泽,并有大量黏液分泌。2.防治方法:每次换水量不超过全池的1/3;运输及养殖中换水温差不超过2℃;入冬前后...

    1159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鲍鱼育苗技术要点
    鲍鱼育苗技术要点

    鲍鱼育苗,饵料尤为重要,须提前准备,在幼虫采集前需将采集器预先附上底栖硅藻或置于扁薄培养池内浸泡数天,然后将这些带有附着性硅藻和单胞藻的采集器移入幼虫培养池中采集幼虫。鲍鱼育苗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藻类培养,除在幼虫培养池内加入适量的营养剂外,同时加强光照,以促进底栖硅藻的繁殖速度,使底栖硅藻的繁殖数量与幼虫或稚鲍的摄食量维...

    18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户治疗颤抖病时的注意事项
    河蟹养殖户治疗颤抖病时的注意事项

    (1)在治疗河蟹颤抖病时,必须先杀灭蟹体外寄生虫,否则鳃及蟹壳上的伤口就成为病原的侵袭门户,病情会更加严重;且一边治疗,一边又大量感染,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最后河蟹变得很虚弱,机体本身没有抵抗力而无法治疗。(2)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饲必须相结合,将水体中及蟹体内外的病原都杀灭。外泼消毒药的质量一定要好,用药量要...

    10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之暴发性传染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之暴发性传染病防治技术

    鳜鱼暴发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该病发病来势凶猛,传染快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或细菌及水环境突变而发病。(2)症状病鱼的鳃和肝脏苍白,内脏局部充血或伴腹水,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鳃可出现充血,粘液增多,局部组织肿大,甚至溃烂而死亡。(3)防治①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水环境恶化,池水过肥要消毒换水,...

    218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中华绒螯蟹养殖的水质调节技术
    中华绒螯蟹养殖的水质调节技术

    在河蟹养殖全过程中,要积极从生态环境角度来防止疾病的发生,促使河蟹健康生长。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抗病能力,才能促进河蟹的健康生长,获得高产高效。如根据养殖的需要和水源实际情况建设相应大小的蓄水池,在蓄水池中消毒、培育水质,放养的扣蟹要在3%~4%食盐溶液中浸泡消毒10分钟。在彻底清塘的基础上,放养前半个月使用有益菌...

    181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631”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河蟹“631”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为充分利用蟹池有效水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根据河蟹、鳜鱼、青虾等养殖品种的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态学原理,总结出了一套河蟹“631”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即以河蟹为主,搭配放养鳜鱼、翘嘴红鲌、青虾、鳙鱼、鲢鱼等,实现亩产河蟹60公斤、青虾30公斤、优质鱼100公斤、亩效益可达2000元。种植水草在池塘清整工作结束后,即可进...

    6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中华绒螯蟹的鱼蟹混养技术
    中华绒螯蟹的鱼蟹混养技术

    在放养前1个月左右用150~200千克/亩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并带水浸泡5天,然后换入适量新鲜水并种植水草或播种苦草籽,使苦草迅速生根和生长。蟹池内也可以种植别种水草,水草覆盖面积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水草对河蟹有保护作用,并有利于养殖鱼类的生活。投放应选择整齐适中,附肢健全,体质健壮,活力较强的幼蟹。投...

    274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病因此病由多种水生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病症多发生于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感染水霉菌的鱼卵,在其外部着生有菌丝,看上去像长有绒毛一样,严重时会造成受精卵大量死亡;苗种阶段主要是操作中损伤鱼体表而没及时消毒,以致霉菌侵入伤口,肉眼可见病鱼絮状物,严重时病鱼游动失常,摄食减少,最后瘦弱或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防治1)做好防寒抗冻准备...

    1268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鱼车轮虫诱发团头鲂呼吸困难
    鱼车轮虫诱发团头鲂呼吸困难

    症状车轮虫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车轮虫在团头鲂鱼的鳃及体表各处不断爬动,损失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及粘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最终上皮细胞坏死;病鱼沿池边狂游,呈“跑马”状;有时病鱼体表出血一层白翳,病鱼受虫体寄生的刺激,引起组织发炎,分泌大量粘液,鱼体消瘦、发黑、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

    3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三病病理分析及防治方案
    草鱼三病病理分析及防治方案

    一、流行规律1.流行时间:众所周知,草鱼“三病”的流行季节在4-10月份,但其中有两个发病高峰,5月下旬-6月下旬主要危害1-2龄草鱼,8月下旬-9月下旬危害当年草鱼鱼种。2.流行水温:草鱼“三病”一般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行高峰期。3.环境条件:引起草鱼“三病”的三种病原菌均为条件致病菌,...

    1522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厚壳贻人工贝育苗技术
    厚壳贻人工贝育苗技术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刘蓬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俊荣烟台市水产研究所陈伟张岚姜永新赵云红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俗称海虹或淡菜,别称“东海夫人”,是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内湾与岛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日本北海道、朝鲜的济州岛、我国的黄渤海及东南沿海均有分布,我国的浙江、台湾资源较多,尤以舟山出产的最为出...

    857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鲫鱼新品种---胭脂巨鲫
    鲫鱼新品种---胭脂巨鲫

    胭脂巨鲫又名胭脂鲫,是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吴琅虎研究员,经多年研究,采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人工培育而成的鲫鱼新品种,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它既遗传普遍鲫鱼的肉味鲜甜、食性广、易饲养的优点,又克服了普通鲫鱼生长缓慢、不易捕捞的缺点。其体型与普通鲫鱼十分相似,体高似鳊鱼,体两侧青灰色,腹部银白,鳍条稍带粉红色,背厚而腹小,可...

    16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