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海水养殖鱼集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 03-26 投稿人 : Thaddeus 点击 :

青岛市黄岛区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西岸,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养殖至今已突破6000网箱,养鱼300多万尾,养殖品种有鲈鱼、黑?、大黄鱼、真鲷、黑鲷、红鱼、牙鲆等十多个。但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鱼病也相应加重,给养殖单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此,1999年我们承担了青岛市有关部门安排的海水鱼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经过一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海水养殖鱼集中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 养殖病虫害防治

一、鱼病的种类和防治

(一)细菌性肠炎:鲈鱼、真鲷、黑鲷鱼苗、成鱼均有发生。

症状:病鱼不摄食,腹部膨胀,轻挤腹部有白浊物流出。解剖发现肠里无食物,肠道脓肿,腹腔有积水。主要发生在8-9月高温期,可引起鱼大批死亡。

防治措施:(1)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每公斤饲料添加1.5克,连喂5-7天;(2)投喂新鲜的小鱼虾;(3)网箱周围挂漂白粉药袋,3天以后死亡数量减少,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

2.细菌性突眼病:发生于真鲷。

症状:病鱼一侧或两侧眼部向外突出,严重的眼内出现气泡,眼睛脱落。镜检眼睛发现大量孤菌。

防治措施:(1)10ppm的白霉素浸泡30分钟,连用3次。(2)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土霉素3克,连喂5-7天。

(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车轮虫寄生:发生于越冬鲈鱼。

症状:鳃粘液增多,鳃丝颜色变淡、不完整,病鱼体发暗,游动缓慢或失去平衡。镜检鳃丝发现有小型车轮虫。此病可导致鲈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用1ppmcuso4浸泡病鱼30分钟,水温降至1℃时,浓度增加至8ppm。浸泡时同时加白霉素10ppm或氯霉素5ppm。浸泡后症状较轻的陆续恢复正常。

2.隐核虫寄生:发生于鲈鱼、黑?。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变暗,鳃部粘液增多,鳃丝颜色变淡,有小白点。镜检发现有隐核虫寄生。

防治措施:用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或用淡水浸泡20分钟,浸泡时加上5-10ppm的氯霉素。浸泡后绝大部分恢复正常。

3.双阴道吸虫寄生:发生于鲈鱼、真鲷、黑?。

症状:病鱼离群,鱼体色泽暗淡,有的失去平衡,鳃部粘液增多,鳃丝变淡,有褐色斑点。镜检发现有双阴道吸虫。

防治措施:用淡水或8%的盐水或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均可使虫体脱落。

4.锚头虫寄生:发生于黑?。

症状:病鱼离群,鱼的吻部,鳍膜及鳃部,寄生体长1-2mm的寄生虫。寄生数量多时,呈绒毛状。这些寄生虫破坏鳃的上皮,引起鱼的继发感染,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用1ppm的敌百虫浸泡10分钟,或用100ppm的福尔马林浸泡10分钟,都可使虫体脱落。浸泡3天后,病症较轻的鱼即可恢复正常。

5.淀粉卵甲藻寄生:发生于河豚、真鲷鱼。

症状: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离群游动,吻部出血,鳃部粘液增多,颜色变淡并有白色斑点。镜检可发现鳃部、鳍及皮肤表面生有大量黑色的淀粉卵甲藻营养体。此病可引起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每天用硫酸铜、硫酸亚铁0.7ppm浸泡30分钟,连用3天,或用淡水浸泡30分钟,隔天洗一次。

(三)营养性疾病

黄脂症:发生于鲈鱼、真鲷和河豚。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体色暗淡。解剖发现肝部块状黄变,胆管黄绿色膨大,腹部脂肪块状黄变。

防治措施:投喂鲜饲料,并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b。可缓解病状,但痊愈困难。

(四)病毒性疾病

1.淋巴性白血病:真鲷患此病。

症状:病鱼失去食欲,多在水面游动,死后沉底。极度贫血,体色白化,呈灰至灰白色,鳃的颜色由浅红到白色,肝脏多呈绿肝,或由暗红色变成粉红色、褐色斑纹。多在低水温期流行。

防治措施:初步认定由病毒引起,受弧菌继发感染,出现溃疡症。可用抗菌素预防,投喂复合维生素。

2.淋巴囊肿病:真鲷、鲈鱼发现此病。

症状:病鱼头部、躯干皮肤、鳍及尾部附生单个或成群的小珍珠状或水疱状肿胀物。病鱼的淋巴囊肿不成集团,而成分散状,周围有发达的黑色素细胞,外呈小黑点状,感染率可达30%。此病易受细菌继发感染,高水温期流行,不致死,病毒自囊肿破裂处散出或感染其他鱼。

防治措施:可用防治细菌病方法处理,目前尚无其他好的治疗方法。

二、讨论与建议

目前,网箱养鱼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海洋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大多限于内湾养殖,局部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物过多,造成水流不畅,海水交换差;陆岸各种污水、废油排入海中造成污染,加上养殖单位对鱼病预防认识不足,及鱼排上的生活垃圾、死鱼没有及时送到岸上掩埋,过量投喂小杂鱼,残饵沉积,使海区各种病原大量繁殖,一到高温季节,导致鱼病蔓延。为使海水网箱养鱼健康发展,建议开拓新的海水鱼网箱养殖海区,积极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加强宏观管理,控制养殖密度,合理布局,促进海域水流通畅,改变投喂量,加强残饵及死鱼、病鱼的管理,减少鱼病发生;加强废水、垃圾管理和陆域污染物的控制管理,改善海域水质环境。

相关文章

  • 饲料加药三注意
    饲料加药三注意

    为达到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的预期效果,提高养殖效益,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选药饲料中添加药物应根据畜禽种类、年龄及生长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幼、老龄和体质较弱的畜禽及母畜应选择毒性低、用量少的药物。配合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选用易被胃肠道吸收的抗菌、驱虫药。易被消化液破坏的青霉素等药不宜加入饲料中。不能随意混用抗...

    4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蚂蝗七与蚂蝗的药用价值
    蚂蝗七与蚂蝗的药用价值

    水蛭俗名叫蚂蝗,属环节动物蛭纲类,世界上有400-500种,我国约有100种,已发现89种。蚂蝗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咸水之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它们中有以吸取血液或体液为生的种类,也有捕食小动物的肉食种类。人们在稻田里常见的蚂蝗叫日本医蛭,是以吸食人、畜、青蛙的血为生。海南岛和台湾山林里生活着一些山蚂蝗,常潜...

    261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鲤鱼恶性烂鳃病的防治
    鲤鱼恶性烂鳃病的防治

    东北鲤鱼恶性烂鳃病的危害和特点我们已经在以前的有关专题里给予过关注,这次我们约访了沈阳附近鱼病防治的技术性的代表人物李成勇,他在此病的防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是他对此病的相关见解,供大家参考。症状:病鱼鱼体发黑、食量减少、出现烂鳃症状,鳃丝暗红严重的眼睛凹陷。个别时候出现镶金边,腮一半黑、一半浅...

    88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水产动物窒息的防治技术
    水产动物窒息的防治技术

    (一)病因和症状窒息又称泛池。水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氧气,且不同种类、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对氧的需求都各不相同。当水中含氧量较低时,会引起水产动物到水面呼吸,这称浮头。注意虾浮头时没有鱼明显,应特别注意观察。当含氧量低于其最低限度时,就会引起窒息死亡。草鱼、青鱼、鲢、鳙等鱼,通常在水中含氧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

    214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淡水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淡水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1、病因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2、病症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

    34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淡水鱼狭腹鳋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狭腹鳋病的防治技术

    狭腹鳋病是由狭腹鳋寄生引起的疾病。(一)病原狭腹鳋属桡足类。雌性成虫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无节幼体营自由生活,桡足幼体营暂时性寄生生活。我国常见的有2种:1.鲫狭腹鳋寄生在鲫鳃上。虫体短而粗,长1.3-2.15毫米,分头、胸、腹三部分;腹部约为全长的1/4,腹宽约为腹长的l/2。头部有2对触肢、2对小颚、1对大颚和1对颚足...

    290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详解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蟹塘常见的清塘药物选择
    详解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蟹塘常见的清塘药物选择

    蟹塘常见清塘药物的选择河蟹塘常见的清塘:菊酯类、有机磷类、生石灰、漂白粉、茶皂素一类菊酯类:常见的有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作用机理:作用于神经突触,引起过度兴奋,痉挛,最后麻痹而死。使用量:三两/亩·米地即可起到很好的杀灭效果。一般第一次滩面先上水40cm,用量大约在2-3两/亩,在上到最高水位,用量也是在3两...

    935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给爱龟施药应避免的误区(外用篇)
    给爱龟施药应避免的误区(外用篇)

    在用药方面,乌龟有些地方和人一样,有些和人又不一样,部分不能用在人身上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并不禁止用在爬行动物身上,但如果你想让它足够长命或足够健康,在施药上还是尽量避免副作用大的药物。一、器物消毒含氯的消毒液(严禁)。含氯消毒液最大的好处就是杀菌效果明显。然而杀菌的同时,含氯消毒液会残留在空气中不挥发,而且污染水源...

    975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淡水鱼爆发性出血病(出血性败血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淡水鱼爆发性出血病(出血性败血病)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暑期高温,天气阴晴不定,鱼应激反应严重,池塘大量投饵产生的粪便造成的水质变差,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超标、寄生虫孳生等不利条件诱发淡水鱼类的爆发性出血病开始在淡水主养区流行,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就爆发性出血病预防防治给大家做个交流。一、暴发性出血病又叫做出血性败血病,易感鱼类为:白鲢、花鲢、鲫鱼、鲂鱼,鲤鱼、草鱼也有...

    103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越冬期间常见鱼病怎么防治
    越冬期间常见鱼病怎么防治

    气温逐渐变低,水产养殖户的管理工作需要更加细心,一般来说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养殖鱼类因在越冬期间发生常见鱼病而导致经济损失,就需要采用对养殖鱼类的越冬技术,那么越冬期间常见鱼病怎么防治?1 养殖水体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在越冬期间对养殖鱼类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养殖水体环境因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缺氧。因为在越冬期间养殖水域被冰层...

    1605 养殖教学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知识
  •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肤孢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肤孢虫病的防治技术

    肤孢虫病是由肤孢虫寄生引起的疾病。(一)病原肤孢虫属孢子虫类。构造较简单,没有极囊和极丝。孢子一般呈圆球形,直径4-14微米;外面包1层透明的胞膜;细胞质里有1个圆形、大的折光体,位于孢子的偏中心位置;在折光体和胞膜之间最宽处有1个圆形胞核;有时还有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寄生在我国淡水鱼类上,现已报道的有3种。野鲤肤孢虫的...

    127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草鱼“新三病”的防治
    草鱼“新三病”的防治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1、细菌...

    65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鸡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鸡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鸡是现在是很多农村地区的致富项目,对于养鸡户来说,养鸡最怕的就是鸡群大量死亡,那会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造成鸡群大量死亡的原因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鸡群大量死亡的原因有哪些?1、应激在养鸡场,常见的应激因素有热应激、冷应激。比如夏天停电了,风机停了,鸡群大批被热死;冬天某个地方漏风了,鸡群...

    2072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教程 养殖疾病
  • 早春时期养鱼户请谨慎杀虫,避免人为损失
    早春时期养鱼户请谨慎杀虫,避免人为损失

    今年的春天的脚步来得早,全球变暖的节奏也在加快!天气的快速升温对人类来说不是好事,但对鱼儿来说却是福利,水温的持继升高让鱼儿的活动能力加强了,需求增加了,又可以大量吃到美味的饲料了!但问题来了,沉寂于水底一冬的有害物质也提前上升到水体中,若没有及时处理,则极易导致水体变坏,从而进一步导致寄生虫的出现。近一个月里三两天的...

    194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简析鳃霉病和菌霉净治疗鳃霉病案例分享
    简析鳃霉病和菌霉净治疗鳃霉病案例分享

    1、鳃霉病的发生:鳃霉病是由鳃霉菌侵入鳃部而引起的。鳃霉寄生在鳃丝或者鳃小片中,鳃霉菌菌丝较发达,常在鳃丝组织中蔓延贯穿。鱼类鳃霉从菌丝形态和寄生情况表现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菌丝较粗直,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组织生长;另一种菌丝较细,弯曲成网状,分枝较多,鳃丝沿鳃丝血管或穿入软骨生长。该病流行时间较水...

    276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