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淡水鱼鱼病发生的因素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凡双 点击 :

一、鱼病发生的水体及其它因素

淡水鱼鱼病发生的因素 | 养殖病虫害防治

1.水温

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其体温是随着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鱼苗运输过程中和鱼苗下塘时,水温变化相差不要超过2℃,鱼种相差不超过3℃。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的大量死亡。鱼类在养殖生产中,水温变化也会给鱼带来影响。遇到寒潮,造成水温突变或长时间低温,对鱼的生长不利,有的还会造成幼苗死亡;长期高温对鱼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水温突然升到30℃以上,会造成很多鱼类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和抗病力减弱甚至死亡。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中,鲮鱼所需要的水温不能低于8℃,否则就会死亡。草鱼、鲢鱼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以上,当低于0.5℃以下就会大量死亡。埃及胡子鲇的耐寒临界温度为7℃,罗非鱼的最低临界温度为7-10℃,若罗非鱼长期生活在13℃左右的水里,则会因皮肤冻伤而产生水霉病,造成陆续死亡。

2.酸碱度

我国饲养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及团头鲂对池水酸碱度(pH)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适宜的pH值为7-8.5。若池水处于6-6.5之间,鱼类生长不良,体质变差,易感染嗜酸卵甲藻而患打粉病。若长期生活在pH值低于5的酸水质中或pH值高于9.5的碱性水体中,则会引起家鱼死亡。当pH值低于4.2或高于10,4时,青、草、鲢、鳙鱼在水中只能存活极短时间,而后大量死亡。

3.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与生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溶解氧较为缺乏的水中,鱼的生长减慢,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鱼的体质变差。溶氧量低到每升水接近1毫克时,家鱼就会发生“浮头”现象,如果溶氧量将至每升水0.2-0.6毫克,鱼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反之,溶氧量过多或饱和,又可能引起幼鱼患气泡病。

4.水中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

影响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主要因素有生物的活动、水源、底质以及其后的变化。如果鱼池长期不清整,以至鱼类的残饵等有机物堆积过多,在微生物的分解过程中,一方面消耗池水中大量溶氧,同时还会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集聚到一定数量后,影响到水质,不但不利于鱼的生长,还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危害鱼类。有些藻类,如微囊藻繁殖过多时,在夜间消耗氧气是水中溶氧降低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些藻类死后,能分解产生毒素导致鱼类生病。有些地方,像鱼池的土壤中铅、汞等重金属?盐类含量较高,当鱼苗、鱼种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容易引起弯体病。有些地方所用水源受到污染,或者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水库、湖泊之中,给水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废水中的各种有毒物质导致鱼肉变味,鱼类生病甚至死亡,并破坏了鱼类饵料的基础,直接威胁到渔业生产。

5.按质比与量比的关系确定放养密度

按质比与量比的关系确定放养密度是混养模式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放养过密,因而造成溶氧和饵料不足,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一、大小悬殊,瘦弱的鱼因争食力弱而更加瘦弱,可见放养密度是与疾病发生有很大关系的。同样,混养搭配比例不当,如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必然导致某些鱼类饵料过剩,造成浪费;而另一些鱼类饵料不足,以至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为鱼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6.饲养与管理

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以及腐烂的水草、死臭的螺蛳、带有寄生虫或病菌以及营养价值极差的饲料,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在人工投饵中,在鱼类的生长旺季不按照鱼的需要量随时调整投饵量,鱼类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或者饵料时有时无,造成时饱时饥,或摄食不均匀,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在高温季节,如不注意水质调节,鱼吃剩下的残饵草渣不及时捞除等,也易使鱼患病。在以施肥为主的养殖中,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处理方法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投放过多未经发酵的粪肥,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溶氧,造成水质恶化。鱼体内部积累物质消耗过度,到了春季,鱼体极度瘦弱、贫血,容易发病,严重则引起死亡。

7.人为因素

鱼类在人为环境中生长,若注水不当,可得白头白嘴病、跑马病(鱼苗)。拉网捕捞,转池、转箱以及运输时操作不当等容易使鱼感染细菌和水霉,引起发病,如投喂饲料营养缺乏萎瘪病等。

8.生物因素

某些生物侵入可使鱼得病,这些生物被称为病原体,鱼类的病原体分为微生物和寄生虫两大类。微生物病原体有病毒、细菌、霉菌等,由它们引起的鱼病则为传染性鱼病;寄生虫病原体有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及水蛭等,由它们引起的鱼病称为侵袭性鱼病或寄生虫性鱼病。其次,还有水鸟、水鼠、蛙类、水生昆虫以及清泥苔与水网藻等,有的直接吞食鱼类,有的传播病菌等直接或间接地危害鱼类,同时,也是鱼类的敌害和传播病菌的媒介。

二、鱼类发病的基因因素

各种鱼类的基因都有着相同与不同,其免疫功能也有强与弱之分。因此,各种鱼类对环境的变化和致病菌的侵袭都有着不同抵抗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只有外界因素的作用,或仅有病原体的作用,是不能使鱼生病的,还要看鱼体对外界因素或某种病原体的敏感性如何。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性差,或其自身免疫力强,鱼体就不会发病。相反,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那么病原体就可能在机体内得以繁殖而使鱼发病。

同样或不同种的鱼,因受到性别、年龄、内分泌、营养状况、机体差异等影响,其免疫力并不一致。例如,草鱼、青鱼患病时,同池鲤鱼、鲢、鳙并不发病;白头白嘴病一般发生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身上,因为草鱼有特别喜水的习性,在5厘米以下处表层容易受伤,受伤后易遭细菌感染。超过这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某流行病的发生,如出血病,在鱼体弱的时候容易患病,甚至严重而死亡;体质强壮,鱼体处且表层无损伤,水气泡真菌就不能感染,就不容易发病。

因此,鱼体的鳞片、黏液层、皮肤、黏膜和各器官的分泌物等都有防御和阻止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只有当病原体入侵,鱼体受到损伤或防御功能失调等内部因素适应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时候,鱼体才会生病。

由此可见,鱼类发生疾病的原因和条件,主要取决于病原体,鱼类机体对病原体的敏感性和外界环境因素。在分析判断:防治鱼病时,不应单独地考虑某一因素,而应把外部因素和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等联系起来全面考虑,才能正确知道各种鱼类生病的原因。

相关文章

  • 畜用中西药合剂——肠炎120
    畜用中西药合剂——肠炎120

    肠炎120是广东燕塘兽药有限公司(电话:020-87633374)研制生产的畜用中西药合剂,通用名为复方穿心莲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乙酰甲喹等。功能与主治:肠炎120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家畜肠炎、仔猪黄白痢、肺炎、湿热下痢、久泻不止等症,对家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顽固性重复感染,多种抗生素久治不...

    23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田鸡常见病有哪些治疗方案
    河田鸡常见病有哪些治疗方案

    河田鸡多以散养为主,再加上本身的优势所在,所以是很少生病的,但这并不代表它不会生病。下面介绍几种河田鸡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建议大家平时在饲养河田鸡过程中,注意做好防控。河田鸡常见病及其防治1、河田鸡白冠病症状:患鸡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腹泻,贫血,鸡冠和肉垂苍白。防治:采取鸡舍场地每天用0.005%溴氰菊酯或0.1%除虫...

    2730 养殖疾病大全 养殖教程 动物疾病治疗
  • 养殖池塘面积计算公式、渔药防治用药量的计算
    养殖池塘面积计算公式、渔药防治用药量的计算

    一、鱼池水体测量及用药量的计算(一)鱼池的水面积的测量与计算[均以米(m)和平方米(m2)为单位]1、长方形或正方形,只丈量鱼池水面的长和宽。面积计算公式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水面积(m2)=水面长(m)×水面宽(m)2、三角形面积池塘,丈量任一边作底长,用丈量和这一边的对角顶端的垂直高度。面积计算公式为:三角形面积(m2...

    66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少数派揭密水产行业怪圈:聪明的渔药厂商在说明书上下的套
    少数派揭密水产行业怪圈:聪明的渔药厂商在说明书上下的套

    平时很少看渔药的说明书,用药都是按自己的经验来,养殖户也普遍信任:你说怎么办就怎办呗。前几天,因为要处理石斑鱼身上的鱼蛭,我建议养殖户用了阿维菌素,200毫,建议使用一亩。不料这个养殖户也是新手,回去后突然打电话给我:老师,按这瓶药说明书,这瓶药使用的用量为5-7亩,你怎么没看说明书就给我这么大的分量,不怕鱼死吗?我雷...

    2435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鱼斜管虫病的防治
    鱼斜管虫病的防治

    鱼斜管虫病的病原体为鲤斜管虫。虫体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面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一般呈卵形,刚死去的个体呈圆形。背面除有横行刚毛外,其余部分无纤毛。在纤毛线上长着纤毛,腹面中部裸露。身体的腹面前中部有一胞口,胞口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成漏斗状的口管,并与身体纵轴向左成30度倾斜角,故名斜管虫。身体后部有一个大核,...

    199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白皮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白皮病的防治技术

    白皮病是淡水鱼夏季常见细菌病,也是这一季节严重危害水产养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常常带来较大损失,以下简要介绍这一疾病的基本情况。1、病原体:白皮假单胞菌、鱼害黏球菌。2、危害品种: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团头鲂、加州鲈鱼。3、流行季节:6~8月。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外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而损伤...

    76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治疗方法,鸭坦布苏病毒病用什么疫苗预防?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治疗方法,鸭坦布苏病毒病用什么疫苗预防?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应重于预防,治疗为辅。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方法,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平时养鸭过程中若能加强预防,可减少发撒。预防上必要时,可采用科学使用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免疫。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治疗方法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发病后可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如用0...

    2232 养殖疾病大全 养殖病害 养殖常见疾病
  • 养鱼户防洽鱼病时如何投喂药饵
    养鱼户防洽鱼病时如何投喂药饵

    1.选择鱼喜食的饵料。所选饵料鱼必须喜食,又能制成与鱼生活习性相似的沉、浮性药饵。草鱼、团头鲂喜吃浮性饵料,用米糠或麦麸与药物搅拌均匀。用手捏制成软硬适度的药条或药饼,用刀切成宽0.2~0.3厘米、长0.3~0.5厘米小块,晒干后备用。优质的草鱼药饵能在静止水面浮3~4小时,在鱼游动的水中维持原状2~3小时。青鱼药饵用...

    2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常用鱼体消毒药液的配制
    常用鱼体消毒药液的配制

    1、漂白粉药液按100公斤水用1克漂白粉的用药量配制,即浓度为10×10-6的漂白粉溶液。在10~15℃水温时,浸洗鱼体15~30分钟,可杀死鱼体上的致病菌,对预防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有较好的作用。2、高锰酸钾药液按每100公斤水溶入2克高锰酸钾配制,即浓度为2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在10~20℃水温时,浸洗鱼体...

    202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水产养殖户如何从鱼的异常活动初步判断鱼病
    水产养殖户如何从鱼的异常活动初步判断鱼病

    1、跳跃:春片鱼种及新定塘鱼种,在上午及傍晚,个别鱼经常在水面蹦跳,打得水面啪啪响。这是鱼皮肤上及鳃上生有鱼鲺、锚头蚤等寄生虫所致,应及时对症施药。2、溜边:鱼不在池中央水下游动,而成群结队在池边朝一个方向游跑,尤其鲤鱼、草鱼表现突出,把池水搅动混浊。这是寄生虫、细菌性烂鳃病或水质开始变坏的一种表现。3、趴边:鱼头部和...

    109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白鲢长期浮头、死亡处理案例
    白鲢长期浮头、死亡处理案例

    1、池塘底质恶化就容易爆发虫、菌,虫菌寄生,鱼体就喜欢闹;2、池塘底质恶化败坏水质,水环境差了,鱼体就喜欢闹;3、池塘底质恶化,水体营养失衡,容易爆发有害藻类或者水体难肥,水体循环受阻,鱼体就喜欢闹。基础信息技术员:邓明铭地点:公安填表时间:6月3日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7水深:1.7主养品种:2-3斤草...

    50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夏季用药防畜病
    夏季用药防畜病

    夏季是病菌、病虫危害家畜的猖獗时期。适时防病,可保证家畜平安,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下面介绍两种夏季药物防病方法:一是灌服“消黄散”。本药方内由知母、浙贝、黄芩、黄药子、白药子、大黄、郁金、甘草等8种药物等量混合粉碎而成。黄芩、大黄有提高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的作用,并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甘草有...

    15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效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高效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1、健胃散。小苏打、苍术各50克,干姜10克,龙胆草、陈皮各30克,研为细末,饲料中添加0.4%,经常喂服,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2、猪长精。苍术、制首乌各50克,白芍、焦神曲、焦山楂各30克,陈皮、大黄、青蒿各20克,研为细末,按0.3%加入饲料中长期饲喂。可健脾开胃、促长强身。3、肥猪散。苍术、...

    16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青鱼草鱼白鲢花鲢黄鳝毛细线虫病防治参考处方
    青鱼草鱼白鲢花鲢黄鳝毛细线虫病防治参考处方

    病名毛细线虫病病原毛细线虫症状毛细线虫以其头部钻入鱼的肠壁粘膜层,破坏组织,引起肠壁发炎,生长受到影响。病鱼离群分散于池边,极度消瘦,继之死亡。镜检可见肠道中线状虫体。危害对象寄生青鱼、草鱼、白鲢、花鲢、鲮鱼及黄鳝等肠中,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内服药物肠得治或渔肠宁外用药物阿维菌素粉...

    63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肝胆综合症发病原因及防治注意事项
    肝胆综合症发病原因及防治注意事项

    一、症状: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暴发流行水生动物的肝胆综合症病,该病症状为:发病初期鱼体外观比较正常,仔细观察可见尾鳍边缘透明,俗称“镶边”。鳃丝发炎、颜色变浅、草鱼种眼球下部有一小红点;鱼在池中游动不正常,解剖可见胆囊偏大、胆汁较浓、肝脏肿大、红白相间、呈花斑状、或变白,容易误诊为因营养障碍引起的脂肪肝。该病若不采用有...

    176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