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封山禁牧以来,不少养畜专业户还没有掌握好舍饲养畜中的技术环节,使牲畜尤其是羊只数量滑坡,蒙受损失,为此我们深入调查,总结出舍饲养畜的五个重要环节,希望对广大养畜户有所帮助。
一、选场建舍
舍饲养畜的圈舍应选择在水源下方,距村庄较近,交通方便,地势高,排水良好,夏季通风透光,冬季背风向阳的地方。舍饲养羊全天在圈舍中采食运动休息,一般成年羊2—3平方米,羔羊1—2平方米,要保证羊只有充分的活动范围。可分明圈与暗圈两部分,明圈供羊子采食运动,暗圈为羊子遮风避雨,休息。饲槽应设置在围栏外面,距地面30—50厘米,采食口高度20厘米,长度以贯通为主。饲槽内净宽20厘米,外缘高40厘米左右,内缘高15—20厘米。圈舍的建设应坚持造价合理,坚固耐用,特别注意大羊与小羊应分别建造圈舍。
二、良种引进
应选择适宜当地养畜气候条件的优良羊子品种,在外地引进良种牲畜时,首先要看对方是否为疫区,最好与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一同引进种畜,引进良种牲畜后要及时隔离观察不少于1个月,若无病态,方可进入圈舍。引进优良种畜,应充分调动其优势,可充分利用当地优良母畜与其杂交,实践证明产生的新一代家畜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养畜户应注意舍饲养畜的规模,以养羊为例,可分为三类:一般养畜户适繁母羊30—40只,配备种羊1只,各类牧草青贮玉米、豆类、紫花苜蓿等15—20亩;专业户适繁母羊60—80只,配备种公羊1—2只,种植各类牧草30—40亩;家庭羊场适繁母羊150—200只,配备种公羊3—4只,各类牧草75—100亩。在引进种公羊时,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当地家畜改良站的优势,来进行适繁母羊的改良,可节省对种公羊的投资。
三、饲养管理
1、喂料模式:日喂料、饮水、草粉、青贮饲料,每日喂草2次,饮水2次,饮水在夏季时3次,羔羊及育肥羊每日喂3次,鲜草则自由采食。喂料时间:每日喂两次,上午9—10时一次,下午1—4时一次,每日喂三次者,早7—8时第一次,中午1—2时喂第二次,下午5—6时喂第三次。投料原则:应遵循先投料后放羊,先喂料后饮水,先粗料后精料,先青草后干草的原则,羊子按大小强弱,公母分栏投料喂养。
2、对各类饲料的要求及饲喂量:草粉,干湿要合适,以手握有水珠但不滴水为准,现拌现喂。饲喂量,0.75公斤草粉+0.25公斤混合精料。青贮、微贮饲料,多在饲草青黄不接时饲喂(冬季与早春),现取现喂,合理搭配,饲喂量,2公斤青贮+0.25公斤干草+0.1公斤混合精料。氨化饲料,在饲喂前应晾开2—3小时,1.5公斤氨化饲料+0.25公斤混合精料。鲜草以当天饲喂为好,豆科牧草不能单独饲喂,以防膨胀病发生,鲜草与其它牧草、野草搭配饲喂,饲喂量3.5~4公斤。
四、防病
以预防为主,可在牧场种植防护林带,饲料存放远离圈舍,分发干草时动作要轻,禁止干扫地面,防止狗、猫、鼠等动物进入,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及时清理圈舍内的粪尿等杂物,定期消毒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圈舍防寒,搞好屋顶、天棚的保温隔热,墙壁的保温隔热,地面的保温、隔热,保持圈舍良好的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增设机械通风设备。传染病的预防,目前传染病的预防羊、牛有疫苗可进行预防,养畜户可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进行详细的咨询。羊的寄生虫病和普通病,要求养畜户在进行饲喂的过程中,多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五、销售
养畜户应准确及时把握好畜牧市场的动态,不断提高舍饲养羊的品种纯度。保持合适的数量,及时剔除病、老、弱、残羊,出售育肥羊杂交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直接深加工,可与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及时出售菜羊(商品羊),加快舍饲养羊的资金流转。
(来源:陕西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