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雏鹅脱水病的治疗与预防

时间 : 11-23 投稿人 : 酒窝 点击 : 加入收藏

水是鹅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而且水参与鹅机体生理活动的全过程,是体内物质转运和利用的媒介,是生命活动化学反应的场所,并对体温的调节起决定作用。水分占到雏鹅体重的60%-70%,体内水分损失10%即可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损失20%以上则可威胁生命。由于日粮含水率一般在10%左右,所以必需持续不断地给鹅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

雏鹅脱水病的治疗与预防 | 家禽养殖

日前,河间市养鹅户王某从外地进了3000只鹅苗,到场第一天就发现大部分的雏鹅烦躁不安,叫声低弱,整个鹅群伏于饮水器周围,饮水量增加,采食量下降,精神状况不太好,到晚上的时候,有的雏鹅很快出现步态不稳,两肢颤抖,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者倒地蹬踢,就地旋转,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分钟内死亡。第二天鹅群便出现了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40%,损失较大。笔者经仔细观察,初步诊断为雏鹅脱水病。

临床症状

脱水的雏鹅表现为鹅绒毛干燥、卷曲、失去光泽,胫部及脚趾干瘪,腿部、脚蹼皮肤干燥起皱,眼眶下陷,活动力下降,叫声低弱。如恢复饮水,不太严重的可以恢复,较严重的则持续衰弱,抗病力差,生长缓慢或死亡。有的雏鹅暴饮,在暴饮后半小时左右出现精神沉郁、腿脚无力、步态踉跄、口流黏液、张口仰头等症状,有的排出水样粪便,两脚齐步呈直线后退或原地转圈,数分钟后死亡。

病理变化

因脱水死亡的雏鹅,可见皮肤紧缩、肌肉干燥、色变暗,肾脏花斑、变白,有尿酸盐沉积,输尿管变粗,有大量白色黏稠的尿酸盐阻塞,血液暗黑,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仅有几只鹅肝脏颜色稍浅呈深黄色,有少量针尖状出血点,小肠有微出血。

治疗办法

根据鹅群的状况、剖检结果和室内湿度分析,雏鹅的死因主要是由于长途运输及育雏室内的湿度小、饮水位不够,从而造成雏鹅严重脱水,特采取了以下治疗措施。

1.保持室内温度不变,向地面墙壁、屋顶喷水,增加湿度。对已经发生脱水的雏鹅,可在饮水中加0.9%的生理盐水,同时严格控制饮水量,做到每次少量,间断供给。对病情较重的雏鹅滴服抗生素、维生素C、补液盐和多维糖的饮水,连服3天。注意通风,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及灰尘。

2.添加更多的饮水器,保障每只雏鹅都能饮到充足的饮水。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除脱水严重的雏鹅没有恢复外,其他的基本都恢复正常。

预防措施

1.缩短种蛋保存期,种蛋存放不宜超过1周,存放时间过长,种蛋水分蒸发多,胚盘活力降低,胚发育迟缓,出雏时间延长,雏鹅品质差。

2.种蛋在孵化器内相对湿度要保持50%-60%、出雏器65%-70%,出雏室也要求相对湿度65%-70%,可预防雏鹅脱水,能确保正常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3.种蛋孵化温度要适中,温度偏高或偏低会加速蛋内水分的蒸发,从而促使雏鹅出壳提前半天至1天。由于出壳不整齐,从第1只雏鹅出壳到全批基本出齐,约需要24-36小时,那些已出壳的雏鹅往往会因各种原因而不能及时在育雏舍饮水而导致雏鹅脱水。

4.适时出雏、接雏。一定要用合格鹅蛋进行孵化,尽量避免二次孵化出现“回炉”鹅,出雏后要根据出雏情况,适当调整放苗时间及时放雏,尽量缩短存雏时间、运输时间或减少鹅雏周转环节。作为养殖户,应当及早与销售单位联系,确定具体发雏接雏时间、数量、品种,以便按排人员、车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不能随意改变计划。

无论是种蛋或雏鹅,最好在48小时内能到达目的地。运输工具要有喷水设备,雏鹅盒、箱要有通风孔,箱内有隔板,装车时叠箱(盒)不超过6个,箱之间要留有适当空隙。路途近的,中途不应休息,直接到育雏舍;路途远的,中间可停车检查,上下调整雏箱并喷水。

5.保持合适的育雏间温度和湿度,在0-6周龄时保持温度25-32℃,湿度55%-60%。育雏室接雏后的前10天,湿度应为60%-65%,以后逐渐降到55%-60%。如果,湿度过小,雏鹅易脱水。要控制好育雏舍温度,不要温度忽高忽低,防止雏鹅扎堆,如果扎堆,外围的雏鹅向里面挤,往往在1-2小时内为了取暖而不愿走动,这样就会减少了饮水量而出现缺水现象,可以轻轻将其驱散,使雏鹅有更多机会接触饮水器。

6.接雏后,要尽早先喂水后开食。雏出壳后,由于呼吸、腹内卵黄的继续吸收等原因要消耗较多的水分,出雏后24小时消耗体内水分8%,48小时消耗水分15%,时间再长将会危及雏鹅健康,所以其水分必须在24-36小时内得到补充,甚至更早一点开水,及时饮水能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出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利于迅速恢复体力。不会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痪的现象。使雏鹅尽早熟悉饮水器的位置,弱雏要人工诱导饮水,将其嘴浸入水中,使其尝到水的滋味,初次饮水最好是25℃或26℃的温开水。

7.饮水器要摆放均匀,数量充足、位置要固定、高度要适中、不能有漏水,防止雏鹅为争夺饮水位置而互相挤压或践踏而致死。育雏室饮水器数量不够(50只一个饮水器)或结构不合理、过高等,都会使雏鹅不能及时开饮或得到充足清洁的饮水而脱水。

8.从外地购买雏鹅时更容易脱水。由于长途运输之前,未能给雏鹅充分饮水,长途运输或周转环节复杂,途中又未能补给水分,到达目的地之后,人为引起雏开水时间过迟,雏鹅由于搬动过程中受惊,或对场地不熟悉,或饮水器数量少,而且又不熟悉饮水器的位置等原因,往往在1-2天之内没有摄入水分,若是在炎热的夏季,缺水状况更为严重,比较常见。雏鹅如需长途运输时,必须在装运之前让其饮足水,或喂湿饲料,在途中选择一个避风的合适地点补给饮水,水中添加5%葡萄糖(或白糖水)和0.1%维生素C。

9.在疫苗接种时,雏鹅较长时间里受到强烈的骚扰之后,由于过分受惊,便挤压成堆,久久不敢离开大群,不敢走动去寻找饮水器饮水,这样就会使部分雏鹅在一段时间里无法摄入足够的水分,表现脱水。所以在疫苗接种前在水中添加0.1%维生素C,接种手法要轻。

总之,对于雏鹅脱水症,防重于治,只有加强饲养管理,对雏鹅饲养的各个环节细心,就能防止雏鹅因脱水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来源:河北农民报作者:沧州河间市畜牧水产局李永利程红利)

相关文章

  • 利用豆饼咋喂鸡?
    利用豆饼咋喂鸡?

    答:一忌水。豆饼被水浸湿后,极易酸败。用酸败的豆饼喂鸡,不但适口性降低,而且还会引起鸡腹泻,甚至中毒死亡。二忌生。生豆饼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和红细胞凝集素等有害物质,生喂不但营养成分难以被充分吸收利用,而且鸡体还会出现腹泻等症状,鸡食入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生长减慢,产蛋量下降。因此,用豆饼喂鸡在使用前必须高温处理,等熟化...

    27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育雏慎防鸡缺氧
    春季育雏慎防鸡缺氧

    春季是育雏的黄金季节,但由于春季温度低、气温多变,雏鸡易患病,特别是3月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得病而死,为此,这一时期育雏管理要精心。缺氧的鸡只开始时表现出精神沉郁,尖叫,张口呼吸,喘气,伸颈甩头,不愿采食,停止饮水,咀喙发绀变蓝,严重时全身皮肤发绀,脚变蓝,最后倒地死亡。为此:一要适时扩大育雏面积。冬春季育雏,应当在鸡舍...

    10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育雏室整修与消毒育雏室要求温暖、干燥、保温性能良好、空气流通、无贼风。进雏鹅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育雏室,整修门窗及育雏设备。进雏鹅前2天~3天,清扫育雏室并用消毒药液消毒,墙壁用20%石灰乳涂刷;地面用5%漂白粉悬混液喷洒消毒;密封条件好的育雏室可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密闭门窗熏蒸...

    22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育成鸡商品率的措施
    提高育成鸡商品率的措施

    提高育成鸡商品率的主要措施:育成鸡在林果等山地上散养80天,阉鸡130天后将体弱、采食量少、吃得慢的鸡挑出来单独喂养,首先进行驱虫健胃,加喂精料,加强管理。加快其生长速度,使其羽毛丰满、色泽光亮、肌肉结实、皮下脂肪沉积均匀,与同群鸡一样,肉质保持传统养鸡风味,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但必须做到适时出栏,岑溪三黄鸡项鸡饲养1...

    24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鸡消毒存在误区
    养鸡消毒存在误区

    一、饮水中长期加入消毒剂。有些养鸡户为了达到防病的目的,长期在饮水中加入消毒剂,这样做会影响消毒的效果,还会导致鸡肠道有益菌群的严重失调,使鸡消化不良,还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二、用干石灰代替鸡场门前的消毒池。鸡场门前应设有消毒池,然而有些养鸡户图省事,消毒池用干石灰代替。实际上干石灰没有消毒作用。只有遇到水,离解出氢...

    16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畜禽疫病防治
    春季畜禽疫病防治

    一、保持环境卫生,严格消毒制度春季到来,对饲养畜禽的场所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一次彻底净化,清理焚烧畜禽饲养场内及周边地域冬季沉淀下来的垃圾废物,对畜禽的粪便进行清理堆放发酵,对畜禽的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使其无可乘之机,从而控制疫病的流行。规模养殖场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其具体的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下。...

    18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养鸡抓好“三降”
    高温养鸡抓好“三降”

    降温: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时,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这种方法可使舍温降低5℃,保持降温时间6-8小时。当舍温超过30℃时,可用高低雾量旋转嘴喷雾器,向房顶或鸡体直接喷凉水,每2-3小时喷1次,可使鸡舍温度降低8℃。降能:试验证明,在...

    11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秋季观赏植物---火炬鸡冠
    夏秋季观赏植物---火炬鸡冠

    火炬鸡冠,又名“凤尾鸡冠”、“笔鸡冠”。形态特征:为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株高30至70厘米,茎直立,叶卵状披针形,穗状花序顶生,花色有大红、粉红、紫红、黄、白等。花期7月至9月。胞果卵形,果熟期9月至10月。生态特性:原产亚洲热带,性喜温暖、湿润环境,适生温度为15℃至25℃,宜于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生长、播种繁殖。5...

    12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鹅软骨病咋防治
    鹅软骨病咋防治

    该病属营养代谢性疾病。由于肉鹅生长发育快,当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即易发生。预防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保证钙磷正常需要。治疗:给予易消化、含矿物质及维生素较多的青草,并把病鹅赶出鹅栏,增加日光照射和适当运动。补喂骨粉或贝壳粉,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骨粉4千克或贝壳粉5千克左右。喂鱼肝油,每只...

    17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防治鹅的鸭瘟
    怎样防治鹅的鸭瘟

    鹅能感染鸭瘟,这在六十年代初已被确认,但很少大批发病死亡。但据我们调查观察,近十多年来,鸭瘟病毒的毒力发生了变异,即对鸭的致病性有所降低,而对鹅的致病力则大为增强,以至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鹅群大面积发生和流行鹅的鸭瘟,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应予重视。疫区发病的鹅群达95%以上,发病日龄数从7日龄至种鹅,其中以1...

    3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殖肉鸭什么品种好
    养殖肉鸭什么品种好

    在肉鸭养殖集中的地区,尤其是中小型规模的养殖场,养殖者看到养鸭的利润较高,盲目进苗鸭,只要价格低就行,结果与那些选择性能好的品种的鸭场相比,料肉比相差很大,鸭的品种很多,好的品种的肉鸭体重大、出肉多、肉质好大型肉鸭的上市体重一般在3千克以上。同时鸭苗的质量也有好有坏,如果鸭苗的品种纯正且鸭苗质量好,则鸭群的耗料少、生长...

    15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羽肉种鸡笼养管理技术要点
    黄羽肉种鸡笼养管理技术要点

    黄羽肉种鸡笼养常规管理技术和关键控制点直接影响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只有做好鸡群管理的每个细节,才能维持长的产蛋高峰期,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为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做好以下管理工作:进鸡前的栏舍准备工作1.在进鸡前2天把鸡舍和饲料存放间的屋顶、墙壁、内外地面打扫干净,并清理周围环境和水沟的杂物、积水。在...

    25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火鸡的疾病防治
    火鸡的疾病防治

    经常打扫鸡舍,搞好清洁卫生,栏舍、笼及食饮器具要经常进行消毒,并常喂饮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可起到预防火鸡白痢、消化不良等症,还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此外,还应钉好纱罩、纱窗、纱门,以防蚊防鼠。一、黑头病[病因]黑头病也叫盲肠肝炎,是由原虫性寄生虫黑头组织滴虫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感染所有周龄火鸡,也可感染鸡。火...

    296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公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蛋公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蛋公鸡(蛋公鸡就是蛋鸡孵化场出雏时挑拣出的公鸡雏)的饲养以其成本低,周转快,效益高,深受养殖户们的喜爱。现把蛋公鸡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给大家。一、加强饲养管理是蛋公鸡饲养成功的关键1、温度:育雏期对温度控制至关重要。第1周温度保持在33-35℃。第2周起每周下降2℃直至21℃左右。雏鸡适宜的温度除用温度计掌...

    19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蛋鸡产蛋的添加剂
    提高蛋鸡产蛋的添加剂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一种弱碱,有溶解粘液、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可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并可部分缓解饲料中赖氨酸不足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提高蛋鸡产蛋率10%左右,受精率4%-5%。硫酸钠。俗称芒硝、皮硝。硫是动物必需的元素,硫酸钠中硫的吸收率和生物学效价均高于其它硫酸盐。硫酸钠中的硫元素可作为饲料硫的...

    20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