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光照对乌龟的生长与产量的重要性

时间 : 2023-03-17 06:06:23 投稿人 : 如容 点击 : 加入收藏

光照对乌龟的生长与产量的重要性

现在迫于环境限制,很多人选择室内或是人工补光进行龟类的饲养,但殊不知光照并不是越强越好,控制合理的光照强度能更好地加大龟类的活动欲望从而帮助养殖户增加效益,帮助玩家更健康的养殖龟宠。本文就是以最著名的三线闭壳龟(金钱龟)作为实验对象,并得出的响应结论。(三线闭壳龟不仅对环境温度具有较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光照的强度亦极为敏感。与其他龟类的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

实验龟种

广东汕尾市老建办试验场种龟66只,全部经过考证为纯正三线闭壳龟.种龟来源中的60%为广东、广西地区收集并经过至少两年驯养的野生龟种,40%为收集的野生幼龟后经人工养殖长大的种龟,无伤残、畸型.年龄均在7周岁以上。种龟最大只重2.24kg,最小只重0.6kg,平均只重1.23kg。实验用龟均已适应龟池环境并能主动到饵台摄食。

实验场地与养殖条件

三线闭壳龟实验池建于广东省海丰县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暖、空气湿润、完全适合三线闭壳龟的生长。实验池整体为圆环状,中心直径10m,周围由8口砖砌扇形水泥池连成一外环圈.每口池面积为12m,池底为坡形,其中最低处约1/3面积有水,水最深处为60cm;另一端为由水泥砌成的为l。2m、宽40cm、高60cm的供龟蛰息藏身的暗洞和1㎡产卵砂场,龟饵料均为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和适量果蔬。每天下午投饵一次,每天检查,清洗食台。视水质变化情况,定期清洗龟池并换池水,以保证龟池水质新。

试验方法

实验主要在6--9月份进行,因为这个季节的气温、水温最适宜三线闭壳龟的生长。将环境、大小相同的6口池分作两组实验,其中3口池(简称实验池)在距池底上方2m上空处用双层黑色塑料遮阳网(园林、苗圃通用)完全遮盖,以减弱阳光的照射强度;另外相邻的3口池(简称对照池)上方不加任何遮盖物,为正常室外光照。每口池随机投放11只种龟,饵料的投喂和管理完全相同。实验过程中,每天早、中、晚定时观察记录实验池和对照池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及各池龟的活动和摄食等情况。用精确到0.1°C的温度计测温度,测光照强度。

实验结果

从资料和实践中证明三线闭壳龟的活动温度范围为18-32°C,低于18°C或超过33°C时,三线闭壳龟便蛰居洞穴“冬眠”或“伏夏”,而23--30°C为三线闭壳龟的最佳生长温度。通过6-9月连续3个月的实验观察发现,在适宜于三线闭壳龟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不同强度的光照对三线闭壳龟的活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自然光照强度在200Ix以下包括完全无光照时(LX为流明单位,白炽灯每W的亮度是15流明左右、节能灯每W的亮度是60–80流明,夏季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万~10万lx,没有太阳的室外0.1万~1万lx,夏天明朗的室内100~5501x)无论实验池还是对照池的三线闭壳龟均能非常活跃地进行摄食、游泳、交配等洞外活动。

当光照超过400Ix时,这些洞外活动逐渐减少;光照越强,活动越弱;当光照超过5000Ix时,无论实验池或对照池中的三线闭壳龟均停止洞外活动,躲进暗黑的洞穴中,极少数未入洞者亦将身体埋于砂土中不动。入洞穴的龟争先爬向最暗的位置,甚至不顾拥挤,互相重叠成堆进入蛰居状态,尽管此时的水温和气温均为其生长的最佳范围.当自然光照降弱在1000Ix以下时,洞穴内的龟开始转身、散堆,并在洞穴中爬行,出洞活动很少。当光照低500Ix时,开始爬出洞穴进行洞外活动,当光照在400Ix以下时,洞内所有的龟均爬出洞穴到洞外进行游泳、摄食、交配等活动。实验观察到雌雄种龟交配行为均在光照为200lx以下进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观察不到龟种交配的情况)

但也有例外,当冬季晴天中午,气温超过20℃时,尽管光照强度超过5000Ix,它们也会偶尔出洞,进行饮水等洞外活动。这也说明对温度与光照强度两个控制因素来讲,温度对其的影响相对要大于光照强度。

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的效果及对实验龟的作用  

根据实验池6--9月份使用遮阳网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池光照强度明显低于对照池,在夏季晴天光照强度平均要减弱2/3,阴天遮光效果更好。

光照对乌龟的生长与产量的重要性

由于实验池与对照池的池水互通井经常换水,实验池与对照池的气温和水温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实验池的三线闭壳龟由于遮阳网的作用洞外活动的时间相对要长于对照池的三线闭壳龟的洞外活动的时间,主要是傍晚出洞时间提早和早晨入洞时间推迟。在夏季晴天更为明显,傍晚尽管池水温度还高达32℃,但由于遮阳网下光照低于400Ix,三线闭壳龟均爬出洞穴,在池水中游泳。而对照池的自然光照仍然在1000Ix左右,龟迟迟不愿出洞;相应对照,实验池早上由于有遮阳网降低了自然光照,龟入洞蛰居的时间也比对照池的晚。由于遮阳网的作用,实验池的三线闭壳龟比对照池的洞外活动时间每天要多1h左右,由于延长了摄食等活动时间,增强了龟的代谢作用.6--9月份称重检查,实验池的三线闭壳龟比对照池的三线闭壳龟平均增重45.4g(表2)。产卵率与受精率也有提高,有关详细资料另文报导。

光照对乌龟的生长与产量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别人口中的经验远不如实验报告来的实惠,因为经验跟祖传秘方一样很少有人能把它掰碎了完全解释清楚。就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文章都是有关龟类活动主要受温度因素的控制,但涉及光类的却少之又少。由此可证长期暴晒或者全天候的龟池不见得就是最科学最合理的。

相关文章

  • EM在四大家鱼中的运用
    EM在四大家鱼中的运用

    EM是有益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是高效能的生物工程技术,目前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种植、畜禽及水产养殖、环境保护、人体保健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一、EM在四大家鱼中的作用将EM拌入饲料饲喂鱼类能直接增强鱼体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健康成长。EM中的光合菌群能去除水中的亚硝酸而净化、改善水质,减少或避...

    2104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罗非鱼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的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部肿大,肛门红肿,肠道充血,肠道内有水样物积聚,生殖腺出血。水温较高时易发该病。防治方法①每立方米水用25-30克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保持8小时以上,或用二氧化氯(5%)2-3克,每天1次,连续2-3天。②每千克饵料拌喂土霉素(或四环素)2克,每天喂1次,...

    1448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集约化养殖暗纹东方鲀(河豚)常见疾病之白嘴病防治技术
    集约化养殖暗纹东方鲀(河豚)常见疾病之白嘴病防治技术

    (1)症状严重时患病的河豚鱼游泳缓慢,在水面散游。鱼体发黑,体表部分充血,口部皮肤溃烂,出血,直至整个头部,肠道无食物,有黄色液体。鱼体瘦。在温室冬季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生,传播性极强。(2)防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养的鱼苗或者鱼种要消毒,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换水排污,定期消毒。定期投喂大蒜素、多维等增强体质。一旦发现...

    2655 淡水养殖 河豚鱼 河豚鱼养殖 河豚鱼养殖技术 河豚鱼养殖方法
  • 甲鱼白斑病的预防与治疗
    甲鱼白斑病的预防与治疗

    1、保持水池形成一定的肥度。2、运输和捕捉过程中,不要使甲鱼受损,以免引起感染。3、百分之一孔雀石涂抹患处,每日一次,连续3-5次。4、甲鱼康复灵2号,浓度1-2ppm,连续3-5天,整池泼撒。...

    2825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黄鳝常见病-棘头虫病的防治
    黄鳝常见病-棘头虫病的防治

    病因由于棘头虫寄生于鳝肠道(以前肠为主)引起。症状外表症状不明显,解剖前肠能看到许多白色柱状的虫体寄生。棘头虫吸取营养,阻塞肠道,引起肠炎,有时甚至钻穿肠道,病鳝体质消瘦而死亡。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或于放鳝种前将池水排干,经太阳长时间曝晒,杀死中间寄主。②患病黄鳝每公斤体重用90%的晶体敌百虫0.1克与河蚌肉或新...

    1611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三四月份河蟹养殖中枝角类过多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三四月份河蟹养殖中枝角类过多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作者:北京水世纪游龙图中的虫子就是我们河蟹养殖前、中期常见的一类虫子。在江苏省兴化市当地很多养殖户都叫它小白虫,轮虫,黑虫子。有时见到的虫子成绿色,主要是其摄食了大量的藻类导致的,有时也叫绿虫子。其学名叫做枝角类,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据资料显示:枝角类内部由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

    169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生物制剂方法治疗泥鳅病一例
    生物制剂方法治疗泥鳅病一例

    病鳅症状如下:泥鳅鳃盖两侧有明显的白色突起,有的已破损,部分病鳅眼睛有一层不透明的白色障碍,鳃丝有部分溃烂。检测池塘水质,蓝藻较多、水质浓厚。综合分析如下:由于塘内的水质过于浓厚,而且蓝藻较多,底部硫化氢气体超标。泥鳅因水环境太差,向塘底的淤泥内钻去,但由于塘底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又从塘底串到水面上,来回反复磨擦,引起泥...

    182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月鳢养殖常见病肠炎病防治技术
    月鳢养殖常见病肠炎病防治技术

    病鱼鱼体色素沉着,腹部膨大,腹腔积水,肠道充血,肠内无食物,肝脏出现淤血。病鱼离群独游,不吃食,几天后死亡。防治方法:(1)不投喂发霉饲料,鲜活饵料必须洗净后投喂。(2)0.4~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全池泼洒,每千克饲料加大蒜素4克,连续投喂6天。...

    2438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成鳗养殖的准备工作
    成鳗养殖的准备工作

    1.鳗池清整、干塘、晒塘:土池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堆积许多由残渣污物、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粪便、泥土杂质组成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潜伏着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在气候、水温适宜的时候,腐殖质发生分解,产生和释放大量有机酸、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同时病菌寄生虫也大量繁殖,在这种水环境下,鳗鱼往往会得病。因此,投放鳗...

    1201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养鱼追施化肥有要点
    养鱼追施化肥有要点

    给鱼塘适当追施化肥,可使浮游生物生长良好。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铵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既能增加天然饵料,又可改善水质,是促进养鱼增产的有效方法,追施化肥要做到以下六点:施肥时间一般追施化肥在下午5~6时为好。施肥数量水深1米左右的鱼塘,每亩施尿素1.5~2公斤,磷肥2.5~3公斤,单施氨肥或磷肥效果都不好,对水深在2...

    7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梅雨季节河蟹塘管理技术要点
    梅雨季节河蟹塘管理技术要点

    6月5日已进入芒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将进入梅雨季节,此时正值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河蟹的生长旺季,如果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全年的养殖生产,因此梅雨季节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一、入梅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如果梅雨季节有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蟹池各类病菌繁殖加快,病菌的种类、数量随之增加,造成河蟹抵抗力下降,易引发疾病。因此...

    175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中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鳜鱼养殖中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鳜养殖过程中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一、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近3、4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的鳜鱼发生并流行一种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又被称为桂花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暴发性流行病、出血病、暴发性病毒性疾病。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属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为严重;苗种期少发,中成鱼多发。该...

    1562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鱼池加水有学问
    鱼池加水有学问

    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而给鱼池加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加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酌情加水。加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10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

    17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鳜鱼的几种苗种培育技术
    鳜鱼的几种苗种培育技术

    最近十年来,鳜鱼的苗种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其中现在认为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1.孵化环道(桶)育苗。环道是一个特殊水体,它是模拟天然生态条件...

    2605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亲鱼选择好关键抓七条
    亲鱼选择好关键抓七条

    生产实践证明,选留好亲鱼是人工繁殖鱼苗的关键。亲鱼随着繁殖次数的增加,生殖能力逐年下降,所以每年都应补充新的,淘汰老的。选好亲鱼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7项工作。1、时间。亲鱼最好在春节前(即大量捕捞成鱼时)选留。起捕成鱼时,水温以在6-12℃之间为好,这时鱼的摄食量减少,活动缓慢,鳞片紧,不易受伤。如果水温过高,则鱼体活动...

    12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