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鸡胚啄壳前死亡的预防措施

时间 : 05-03 投稿人 : 觅云 点击 : 加入收藏

在孵化生产中经常出现鸡胚啄壳前死亡的现象,死亡率高达12%。现将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鸡胚啄壳前死亡的预防措施 | 家禽养殖

(一)鸡胚死亡的原因

1、鸡胚嘴尖离壳较远,发育好的鸡胚头部都弯曲于翅膀下,且蛋壳内大部分空间被胚体所占有,导致种胚头部活动极为有限,只能作横向短距离运动。此外,胚胎由尿囊呼吸过渡到肺呼吸,需氧量增多,致使蛋内严重缺氧。因此,嘴尖离壳远的和一些活动力差的鸡胚就不可能啄破蛋壳得到氧气,致使发育正常的鸡胚啄壳前被闷死。

2、鸡胚头部弯向腹部,能啄到的不是壳而是鸡胚的肚皮,这样也会被闷死。

3、鸡胚上部受挤,头部无活动余地而被闷死。

4、蛋壳过硬或虽啄壳但壳膜不破,这往往使鸡胚较难啄穿壳而被闷死。

(二)预防措施

1、翻蛋。孵化的前10天是胚盘定位的关键时期,为使胚胎眼点(头部)沿种蛋大头壳边发育而利于出壳时嘴尖啄壳顺利,翻蛋操作时应注意保持大头向上,翻蛋角度以45°--55°为宜,即始终保持种蛋大头向上。

2、孵化10天后照蛋,如发现种胚不见眼点(头部),只在气室周围可见清晰血管,这些种胚到出壳时一般是头部位于气室中央或头部弯向腹部,出壳率极低。对于这些种胚要注意在蛋壳上做好记号,便于出壳时及时抢救。

3、一般发育正常、胚位较正的鸡胚出壳较为集中,有明显的出雏高峰期。孵化至第19天有啄壳,第20天普遍同时啄壳出雏,一般到第21天的14--18小时内大量出雏,出雏高峰明显,第21天后基本出齐。助产适宜时间是在出雏高峰期的1--2小时,即快满21天整的前5--6小时。助产过早,会影响正常出雏以及因大量出血造成死胎、弱雏,或因破壳过早水分蒸发太大形成幼雏粘壳而难产;助产过迟,会使大批胎位不正的鸡胚闷死在壳中。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2003年第16期)

相关文章

  • 种鹅的人工授精技术
    种鹅的人工授精技术

    随着农村养鹅业的兴起,采用种鹅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饲养种公鹅的成本,扩大公母配比(由自然配种的1:4-7提高到1:15-20),减少性器官疾病的传染,还使优良种鹅的遗传性能得到更快、更广泛的应用,提高异型间杂交种鹅的受精率,促进了品种改良,使规模鹅场效益大幅度提高。一、人工授精前的准备。种鹅在性成熟前公母分开饲养...

    24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严寒如何增强雏鸡抗病力
    严寒如何增强雏鸡抗病力

    注意保温和通风建立封闭式鸡舍,不留漏风口和贼风口,留好通风排气孔,搞好暖炉、火炉、保温灯、保温床等供暖设备的准备与安装。冬季要把门窗用草帘或塑料布进行遮围,夜间要注意在窗口与门口挂上厚草帘,以利于保温。对于冬季雏鸡的饲养管理,保温与通风同等重要,可以在舍内适当放置一些木炭,用来吸附有害气体。保持光照适度合理的光照不仅可...

    8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给鸡群“搬家”
    怎样给鸡群“搬家”

    雏鸡在育雏舍生活6周后就应该转育成舍。转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刚刚转入育成舍的雏鸡往往对温度的突然下降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还不适应,因此,转群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在转群前,应对育成舍及舍内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空置3天-5天,然后再转群。转群前6小时应停止给料。2、转群后可慢慢增加光照,一般转群后应第一昼夜光照24...

    6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最佳牧草的选择技术
    畜禽最佳牧草的选择技术

    1.种草喂牛:可选用墨西哥类玉米、紫花苜蓿、苇状羊茅、狼尾草、苏丹草等,不应种植粗纤维含量高的多汁叶类牧草。墨西哥类玉米适宜在年降雨量超过800毫米、无霜期180天以上地区种植,当株高1.5米时即可每月刈割1次,饲草干物质含粗蛋白9.5%,粗脂肪2.6%,粗纤维27.3%。茎叶脆嫩多汁,味甜,适口性好,也适宜青贮或调制...

    26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咋让鸭子多产蛋?
    咋让鸭子多产蛋?

    答:搞好春晒。春季风和日丽,气候温暖,饲料充足,鸭群活跃,放鸭时间要逐渐延长,力争做到早出晚归,让鸭多觅食多晒太阳。放鸭要“空腹快赶,饱腹慢赶,上午多赶,下午少赶”。(来源:农业科技报)...

    13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山上养鸡四注意
    山上养鸡四注意

    把养鸡地点转到山上(或果园),远离村庄,疾病少,节省饲料,生长加快,但要注意以下四点:①选址。鸡场宜选在背风向阳的山凹处,有草有树,树可遮阴乘凉,草可采食。在干燥处建成冬暖夏凉的简易鸡舍。②饲养。在家养30天--45天,再移到山上饲养,成活率更高。白天放鸡活动,晒太阳,觅食。早、中餐可喂半饱,发挥鸡觅食的积极性,晚餐喂...

    6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鸭啄羽的原因与对策
    肉鸭啄羽的原因与对策

    一、啄羽原因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1.环境条件差。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过热、过湿,圈舍通风不良,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鸭群耐受程度,光照过强,光线明暗分布不均或光色不适宜等。2.营养缺乏。饲料单一或日粮营养配比不合理,造成蛋白质含量不足或含硫氨基酸缺乏,无机盐、维生素不足或因长期不补盐,饲喂时间不固定,时饱时...

    2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土鸡如何快速育肥
    土鸡如何快速育肥

    土鸡肉质好,市场价格高,但饲养周期长。那么,如何快速育肥?育雏时要注意控制好温度第一天以33℃~35℃为宜,以后每周下降2℃,至20℃左右,并保持到饲养期结束。温度过低会造成雏鸡互相挤压,导致死亡。合理配制饲料饲喂小土鸡,如果按肉鸡的饲养标准配制饲料,则营养过高,会造成浪费,生产中可采用蛋鸡1~6周龄的营养标准配制饲料...

    2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鸭产蛋期各阶段的喂料量
    种鸭产蛋期各阶段的喂料量

    产蛋初期种鸭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在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克的幅度增加供料量,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饲养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有的种鸭在135日龄左右就开始产蛋)、初产期的蛋重和产蛋高峰的提前等,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

    3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提高鸡种蛋孵化率
    怎样提高鸡种蛋孵化率

    一、控制孵化条件1.控制温度立体孵化器孵化种蛋的适宜温度为37℃~37.8℃。在孵化时应先定好温度,使之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在孵化过程中每隔1小时要检查1次,尽力保持温度平稳。如温度忽高忽低就要调整孵化器的恒温调节器,使温度平稳在适宜温度范围之内。2.控制湿度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以保证胚胎受温均匀,有利...

    14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春勤管理谨防鸭软腿
    冬春勤管理谨防鸭软腿

    冬春季节,产蛋母鸭极易发生软腿病,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蛋鸭患了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造成死亡。笔者提醒,鸭软腿病也叫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春的产蛋鸭最为严重,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发病原因及症状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等都是诱发鸭软腿病的条件。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

    18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育雏期温度管理
    鸭育雏期温度管理

    温度控制是育雏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雏鸭各生理系统发育不健全,易产生体温调节能力差,既怕冷又怕热。因此,育雏室要求保温良好、环境安静。接雏前应提前对鸭舍进行预温,防止鸭雏到来前温度不达标情况的出现(夏季可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接雏首日控制在33℃-35℃,以后可按照每天降0.5℃调节,也可3天-5天调温一...

    5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用鸡粪造生态有机肥的技术
    用鸡粪造生态有机肥的技术

    绿色生态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多维复合酶菌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优质、抗病的作...

    13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冬季养鸡注意防寒和通风
    秋冬季养鸡注意防寒和通风

    注意防寒保暖秋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养鸡。因此,要采取措施防寒保温,使室内温度不低于3℃。适当增加饲养密度;煤炉管道送温;修缮鸡舍门窗和屋顶,墙壁要粉刷和堵缝,防止漏雨和贼风入舍;大风和降温天气关好门窗。保持通风干燥秋冬季节因为要给鸡舍保温,很多养殖户就忽略了通风,这是不正确的。鸡舍内过度潮湿,细菌和寄生虫会加快繁殖。冬...

    18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如何过冬
    畜禽如何过冬

    入冬后气温低,畜禽体内热量和营养消耗增加。因此,必须加喂一些玉米、谷物、麦类等含能量高、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能使畜禽壮体增膘,增强抗病力。饮水应饮用清洁温水或井水,保证畜禽吃饱饮好,避免夜间饥饿。牛羊应抓住无雨雪冰冻时机,到背风向阳较温暖的草坡上进行游动放牧,中午不休息,放牧迟出早归。畜禽圈舍要常消毒,可用生石灰加一份...

    14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