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时间 : 2023-09-04 13:03:33 投稿人 : 凡波 点击 : 加入收藏

前言

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 淡水养殖

DB33/561-2005无公害泥鳅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561-2005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志明、张玉明、胡廷尖、黄小红。

引言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达21%,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tus)无公害养殖的环境要求、鳅苗培育、鳅种培育、食用鳅饲养和病害防治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泥鳅的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要求

3.1 场地选择

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养殖池环境和底质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3.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3 养殖池

应选择或建造条件良好的池塘,以水泥池或三合土池为好,水泥池底部要求铺有15cm~20cm的壤土为佳,土池底质不宜为沙质土,池塘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围造,池壁高80cm~100cm,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为0.15mm(20目)。

4 鳅苗培育

4.1 池塘清整消毒

鳅苗下池前10d~15d,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7cm~10cm时,每667M2用生石灰量75kg~150kg(加水溶化,趁热全池泼洒)。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20mg/L的漂白粉用量进行清塘(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遍洒全池)。清塘后一个星期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过滤。

4.2 饵料培养

4.2.1 豆浆培育法。

鳅苗下塘后,每天须泼洒2次豆浆(每100m2水面共需干黄豆0.5kg左右)。下塘5天后,每天的黄豆用量可增加至每100m2水面共需干黄豆0.75kg左右。泼浆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4时~5时各一次。

4.2.2 肥水培育法。

施经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最好是鸡鸭粪,用量为每667m2用100kg~200kg。水色以黄绿色为宜。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4.3 鳅苗放养

4.3.1 鳅苗来源

来源于国家级、省级良种场或专业性鱼类繁育场。外购鳅苗应检疫合格。

4.3.2 放养

鳅苗放养前,须先在同池网箱中内暂养半天,并喂1只~2只蛋黄浆。向网箱内放入鳅苗时,温差不超过3℃,并须在网箱的上风头轻轻放入。经过暂养的鳅苗方可放入池塘,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放养密度为750尾/m2~1000尾/m2。有半流水条件的(如孵化池、孵化槽等)可放养

1500尾/m2~2000尾/m2。

4.4 水质管理

鳅苗下塘时,池水以50cm为宜。鳅苗经过若干天饲养后,应适当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注水的数量和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隔1周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cm左右。保持透明度20cm~30cm.

4.5 日常管理

鳅苗培育期间,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第一次巡塘应在凌晨。如发现鳅苗群集在水池侧壁下部,并沿侧壁游到中上层(很少游到水面),这是池中缺氧的信号,应立即换水。午后的巡塘工作主要是查看鳅苗活动的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并作记录。此外还应注意随时消灭池中的有害昆虫和蛙,经常检查有无鱼病。

5 鳅种培育

5.1 培育池准备

5.1.1 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同4.1。

5.1.2 饵料培养

鳅种培育应采用肥水培育的方法。在饲养期间,可用麻袋或饲料袋装上有机肥,浸于池中作为追肥。有机肥的用量为0.5kg/m2左右。

5.2 鳅种放养

5.2.1 鳅种质量

放养的夏花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畸形,体长3cm以上。外购泥鳅夏花应检疫合格。

5.2.2 放养

基肥施放后7天即可放养。一般放养密度为200尾/m2~300尾/m2泥鳅夏花,还可少量放养滤食性鱼类,如鲢、鳙。有流水条件的,放养密度可加倍。

5.3 饲养管理

5.3.1 饲料

除用施肥的方法增加天然饵料外,还应投喂如鱼粉、鱼浆、动物内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饲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麸皮、蔬菜、豆腐渣、酱油粕等植物性饲料,以促进泥鳅生长。

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完全过度到适应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为30%,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人工配合饲料中动物性和植物性原料的比例为3:2,用豆饼、菜饼、鱼粉(或蚕蛹粉)和血粉配成。水温升高到25℃以上,饲料中动物性原料可提高到80%。

5.3.2 投饲量

水温25℃以下时,饲料的日投量为鱼体重的2%~5%;25℃~30℃为5%~10%;30℃以上,则不喂或少喂,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上午喂30%、下午喂70%。经常观察泥鳅

吃食情况,以1h~2h内吃完为好。另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水质条件酌情投喂。

5.3.3 投饲方法

将饵料搅拌成软块状,投放到离池底3cm~5cm处的食台上。切忌散投。

5.3.4 日常管理

经常清除池边杂草,检查防逃设施有无损坏,发现漏洞及时抢修。每日观察泥鳅吃食情况及活动情况,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定期测量池水透明度,通过加注新水或施追肥调节,保持透明度15cm~25cm。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水成5mg/L~lOmg/L的浓度。

6 食用鳅饲养

6.1 池塘养殖

6.1.1 养殖池准备

选择面积为667m2~2000m2的池塘,在食场上搭一个遮阴棚。清塘消毒、饵料培养同5.1。

6.1.2 鳅种放养

放养规格为5cm以上,要求大小整齐、行动活泼、体质强壮、无病无畸形。放养量为放0.75万尾/100m2~1.0万尾/100m2。放养前用4%~5%食盐水消毒,在水温10℃~15℃时,浸洗20min~30min。

6.1.3 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cm~25cm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mg/L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定期泼洒浓度为5mg/L~lOmg/L的生石灰,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6.1.4 饲养管理

6.1.4.1 饲料种类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泥鳅的饲料组成与水温有关,25℃以下以植物性饲料为主,25℃以上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养殖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应投喂鱼粉、动物肝脏、蚕蛹、猪血(粉)等动物性饵料及谷物、米糠、大豆粉、麸皮、蔬菜、豆腐渣等植物性饲料。

6.1.4.2 投饲量

泥鳅通常在水温15℃时开始摄食,摄食量为鱼体重的2%。当水温达到20℃~28℃时,投饵量增至鱼体重的10%~15%。一天分三次投喂。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减少。

6.1.4.3 投饲方法

饲料做成团状或块状的粘性饵,置于盘中沉到离池底3cm~5cm处的食台上

6.1.5 日常管理

做好巡塘工作。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密切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的活动情况;及时观察饵料投喂后的摄食状况;防止逃逸。

6.2 稻田养殖

6.2.1 稻田选择

选择弱酸性,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田埂高出稻田水面20cm—30cm,或设置高出水面20cm~30cm的围墙,或在田四周加插石板、木板等,以防泥鳅潜逃。进出口要设拦网。在田中开挖鱼沟、鱼溜和鱼坑,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

6.2.2 天然饵料培养

在沟、溜内施放鸡、牛、猪粪等肥料,让其大量繁殖天然浮游生物,以后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追肥。

6.2.3 放养

在放养时间上要求做到“早插秧,早放养”。一般在早、中稻插秧后10天左右,再放夏花或鳅种。规格为3cm米左右的夏花,5厘米左右的鳅种,放养量为2万尾/667m2~3万尾/667m2,放养量为2万尾/667m2。

6.2.4 投饲管理

养殖泥鳅不影响稻田正常施肥。饲料可以投喂鱼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米糠、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可将饲料加水捏成团投喂;鳅种放养第一周先不用投饵。一周后,每隔3d~4d喂一次。开始投喂时,饵料撤在鱼沟和田面上,以后逐渐缩小范围,集中在鱼沟内投喂;一个月后,泥鳅正常吃食时,每天喂2次:日投喂量占鱼总重量的3%~8%,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两小时内吃完为宜。超过两小时应减少投喂量。

当天然饵料不足时,要投喂鱼粉、动物肝脏、鱼类废弃物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蔬菜等植物性饵料。

6.2.5 日常管理

降雨量大时,将田内过量的水及时排出,以防泥鳅逃逸。经常整修加固田埂。注意检查进排水田拦鱼设施,有损坏要及时修补。当水温超过30℃时,要经常换清水,并增加水的深度,严防被农药污染的水入田。如泥鳅时常游到水面”换气”或在水面游动,表明要注入新水,停止施肥。

在养鳅

相关文章

  • 看好笋壳鱼市场现状与养殖前景
    看好笋壳鱼市场现状与养殖前景

    笋壳鱼,是尖塘鳢属,华南地区常见养殖的有泰国笋壳鱼、澳洲笋壳鱼、本地笋壳鱼。笋壳鱼是名副其实的名优水产,质优、价高、市场广阔。在澳洲、东南亚、港粤台、上海、江浙、广西、海南等地,笋壳鱼在食客心目中的排行一直都是淡水鱼类中数一数二的。在澳洲、泰国,笋壳鱼都被尊为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常常作为特别菜式推荐给旅游者。据酒楼厨师介...

    688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鱼类越冬温室抗雪减灾技术
    鱼类越冬温室抗雪减灾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是渔业生产抗雪减灾的重要环节。(二)技术简介1.及时扫除积雪防止温室、大棚倒塌,确保人员、养殖鱼类和养殖设施安全,确保养殖品种安全越冬。2.加固修复设施。对压塌的生产设施及时修复,对压弯的钢架大棚等要增加支撑,确保不再变形,对压通的棚膜,要尽快补换。3.对设施养殖鱼...

    29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杂交黄颡鱼小瓜虫病防治方法
    杂交黄颡鱼小瓜虫病防治方法

    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所以也叫“白点病”。近期,有客户反映,养的杂交黄颡鱼爆发了多起小瓜虫病疫情,杂交黄颡鱼对水温也是比较敏感。然而,在采取了治疗措施之后,治疗效果却因施药...

    469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无公害鲫鱼养殖常见病锚头鳋病症状是什么
    无公害鲫鱼养殖常见病锚头鳋病症状是什么

    肉眼可见针状虫体寄生于体表、鳍及眼上,寄生部位有充血红斑,病灶鳞片松动或脱落,黏液增多,有的形成明显溃疡。...

    897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户针对鱼病防治的“八宜八忌”
    水产养殖户针对鱼病防治的“八宜八忌”

    宜无病先防,忌病后寻药。鱼类发病初期症状不易观察到,待发现时病鱼常已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给用药带来困难。宜定期预防,忌人防我防。鱼类发病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如初春、晚秋低水温期鱼类易发水霉病,初夏、中秋易发草鱼及青鱼的老“三病”,夏季高水温期则是暴发性鱼病的高发季节。根据鱼病发生的这种规律性,可以超前预防。宜综合预防,忌...

    6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龟的最佳饲料配方
    龟的最佳饲料配方

    在养龟的生产过程中,有的用单一的动物性或植物性饲料进行饲喂,这样做是不科学的,时间长了龟会陆续出现问题。实践证明,龟类与其它畜禽一样,喂配合饲料才符合其机体正常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及繁殖的需要。目前大多数养龟者仍以甲鱼(鳖)饲料代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研制出了两个最佳饲料配方,现介...

    2932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养鱼塘改养大闸蟹的六个注意事项
    养鱼塘改养大闸蟹的六个注意事项

    近几年大闸蟹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养鱼,不少养鱼池塘被改作养蟹。养鱼池塘改养蟹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淤泥深浅原养鱼池塘淤泥都比较深而肥。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清淤改造,仅留10厘米左右栽种水草,以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水草又能生长茂盛。清除的淤泥不能像养鱼那样置留在池塘内坡上,要彻底运出...

    196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认清泥鳅肠炎病的种类:细菌性肠炎和物理性肠炎
    认清泥鳅肠炎病的种类:细菌性肠炎和物理性肠炎

    泥鳅物理性肠炎泥鳅物理性肠炎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胀气病。主要症状为:泥鳅肚子朝上漂浮于水面,腹部鼓胀,精神萎靡,游动能力差。检测病鱼可发现其腹壁很薄,呈淡红色半透明状,肉眼可见肠道内一节黑一节白。挤压腹部,能发现肝门处有气体或未完全消化的黏稠饲料碎末。解剖肠道,能发现白色的是气体,黑色的为残存饲料。物理性肠炎多发于夏季高...

    211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河蟹已转成蟹塘,四五壳冲击战已经打响!你可以更有优势
    河蟹已转成蟹塘,四五壳冲击战已经打响!你可以更有优势

    文|图天门海大钟自年周磊背景:汉川河蟹养殖模式介绍汉川河蟹养殖模式属于“转塘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的养殖,即暂养塘养殖和成蟹塘养殖,主要是为了提高蟹苗成活率和便于种植水草。其中暂养塘主要种植伊乐藻(俗称“吃不败”),集中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放养100-130只/斤的小蟹苗,等到第二次壳蜕完,达到25-30只/斤左右规格...

    80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草鱼病害防治的难点主要在于防治时机的把握上
    草鱼病害防治的难点主要在于防治时机的把握上

    1、草鱼患病的根本原因:抗病力低下。众所周知,草鱼较鲤鱼等“家鱼”对饲料蛋白含量的要求低,但长速很快,这就导致了草鱼犹如陆地上的速生杨(树),貌似强壮,却弱不禁风。不管您选择的饲料有多好,饲料营养水平相对于草鱼的长速却仍然不足。这是因为,配合饲料只是尽可能多地在有限的主要方面来满足草鱼的生长需求,却永远达不到完全满足。...

    1241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春季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春季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一、放养要科学池塘吃食鱼的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精养池塘一般每亩投放1200-1800尾,粗养池塘每亩投放300-800尾;同时搭配滤食性鱼类每亩200-300尾。(1)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池塘消毒选择晴天进行,在放鱼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加水化开后趁热全池泼洒,可以起到杀灭病原体预防鱼...

    22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扣蟹的培育管理技术
    扣蟹的培育管理技术

    目前多数河蟹养殖户因仍采用当年早繁苗当年养成的速成养蟹法,使成蟹上市规格小、品质差、售价低、市场力弱。鉴于此,笔者主张“育扣蟹、养大蟹”的思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培育扣蟹的技术关键是控制其生长速度。因河蟹生长过慢,规格在1000~1500只/公斤,就会推动扣蟹养成大蟹的优势;生长过快,规格达30~50只/公斤,则...

    166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之饲养管理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之饲养管理

    1、配合饲料投方法膨化颗粒饲料在投喂前宜用清水浸泡,待其吸水膨胀,软化后再投喂。泡水的颗粒饲料可减少饵料吸附池中池污水,减少病害;泡水后饲料外表软化,减少损伤肠道机率,减少肠炎病的发生;泡水后的饲料易吸收。2、“四定”、“四看”投饵和常规鱼类的饲养管理方法相同,黄鳝的投饵也要坚持“四定”、“四看”原则。四定的内容包括:...

    2803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香鱼池塘养殖技术
    香鱼池塘养殖技术

    香鱼又名鲇鱼、肥鱼,属鲑亚目香鱼科,主要产地是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部沿海。香鱼为一年生小型名贵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现将香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香鱼养殖面积以100平方米为宜。池底往中央排水的倾斜,保持1/10~1/15的倾斜度。底质以水泥底为宜,水深60...

    25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银杏鮰鱼丸的加工工艺
    银杏鮰鱼丸的加工工艺

    银杏(即白果)营养丰富,含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银杏在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功效显著。鮰鱼丸是近年来渐渐流行的一种速冻食品,尤其淡水鱼丸更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一、原料及设备。原料:鮰鱼、银杏、鸡蛋、淀粉、白糖、猪肥肉、盐、料酒、味精、葱、姜。设备:工...

    5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